公园水体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docx
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工程项目概述本项目为心湖公园水体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设计面积约为19288平方米。本工程类别为水生态及其附属工程,包括设计范围内水生态治理工程、水环境工程,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植物提质升级工程、照明工程等。根据排水设计,本工程在丫广丫2顶管井产生深基坑,其最大深度约8.0m。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本工程顶管井属于深基坑,须进行支护方案作专项论证。基坑边坡工程设计参数表基坑名称基坑位置使用年限基坑性质安全等级重要性系数基坑类型基坑高度破坏后果1#深基坑Y-I顶管接收井2年临时基坑二级1.0土质基坑H8.0m严重2#深基坑Y-2顶管工作井2年临时基坑二级1.0土质基坑H7.0m泮重2采用或参考的设计规范及设计依H2.1 设计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宸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U-2010)(2016年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CB50223-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50330-20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2 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现状管线勘测资料;(2)业主提供I:500地形图:(3)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提供心湖公园水体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4)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2.3 程地属条件3.1.地形及周边环境3.1.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地势整体呈处于低洼处,现状地貌绝大部分己人为改造。场地整体地形宏观坡角约027,钻孔最大高程为345.38m(GDl),最小高程为333.44Ill(ZKI8),相对高差为11.94m。3.L2周边环境拟建场地位于心湖公园内,拟建场地本身处于公园的心湖位置,南侧存在一处保护文物单位、一处废弃喷泉景观,西北方向存在一条既有排水管道。3.2地层岩土特性经地面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出藤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层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各地层岩性特征依新老顺序简述如下:3. 2.1第四系全新统(Ql)(1)素填土(Q4ml)素填土:杂色,主要由砂岩、泥岩碎块石及粘性土组成。碎块石粒径约20mm-230mn,最大粒径超过600mm,骨架颗粒含量25%45%,结构松散-稍密,自然抛填,形成时间5年以上。钻探已揭露厚度4.6m(ZK29)-17.5m(ZK26),全场均有分布。间无充填或局部附泥膜,结合差,裂隙面为硬性结构面。J2:产状160°Z70o,该组裂隙总体上较发育不发育,裂隙间距是O.5m2m,延伸长度2m4m,裂隙结合状况主要为分离状,裂隙面平面光滑,结构面张开度小于3mm,裂隙间无充填或局部附泥膜,结合差,裂隙面为硬性结构面。3.5水文地质条件3. 5.1地下水分布(1)松散层孔隙水根据调查,场地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与填土层中,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与场地南侧爱与山小区管道破裂流出的化粪池污水。大气降水受季节影响显著,属季节性潜水,水量校小:化粪池污水流量较大,常年不停歇。根据地区经验,若遇补给充沛或排泄不畅等情况,心湖水位及本场地地下水水位将明显升高。由于场地周围市政管网发育,可人为抽水排水,心湖水位处于可控范围。(2)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带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构造裂隙水分布于中下部的中厚厚层块状基岩裂隙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水量大小与裂隙发育程度和裂隙贯通性密切相关。其补给源一般较远,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渗漏,一般呈滴状或脉状,动态不稳定。场地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洼的心湖公园下渗、汇集,排泄入心湖,勘察期间,心湖水位为334.55m。总体上,工程场地地形低洼,不利于自然排水,场地周围市政管网发育,可人为抽水排水,心湖水位处于可控范围:地下水有一定的补给水源(生活污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4. 5.2地下水渗透性为查明场地内上层的透水性,本次勘察选取填上厚度较大的钻孔ZK26、ZK31钻孔做抽水试验。本次采用简易抽水试验,试验钻孔孔径IlOmm,1次降深,故试验所得K值可供设计参考,抽水试验结果见图3.2.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J2S-Sm):红褐色,灰褐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由粘土矿物组成。强风化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岩芯较破碎多呈块状:中风化,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中长柱状。局部夹薄层砂岩,见少量裂隙。岩芯一般节长1035cm,最长岩芯60CmI)3.3岩体特征及质量等级3.3.1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场地内地形坡角约027°,拟建工程项目场地范围内基岩埋深4.6m17.5m,基岩面高程333.44345.38m,基岩面倾角3°为主,岩土界面总体起伏较小。场地内基岩强风化带岩灰软,厚度一般L52.0m.基岩强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局部含风化带裂隙水,岩芯破碎,岩芯主要呈碎块状。场地内基岩中风化带岩质较硬,岩芯局部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其余呈中长柱状,岩体较完整完整,以较完整为主,岩芯节长一般1035cm.3.3.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场地内基岩强风化带岩质较软,厚度一般1.52.0nu基岩强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局部含风化带裂隙水,岩芯破碎,岩芯主要呈碎块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场地内中等风化砂质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小值为2.37MPa,最大值为6.90MPa,平均值为4.88MPa,标准值为4.45NPa,较完整,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74-2014场地内砂质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3.4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金鳌寺向斜西翼(场地构造纲耍图见图3.4T),无活动断裂构造通过,岩层产状860Z3o左右,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体结构面结合一般,未见断层。层面结合状况分离,层面光滑局部略有起伏,张开度小于3mm,层面间大部分无充填,仅局部偶见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结合很差,层面为软弱结构面。根据地面调查,区内岩体有两组构造裂隙存在,为共聊“X”裂隙;其特征如下:J1:产状275°/75:该组裂隙总体上较发育不发育,裂隙间距是0.5m2m,延伸长度3m5m,裂隙结合状况主要为分离状,裂隙面平面光滑,结构面张开度小于3mm,裂隙通过本次勘察场地范围未发现断层;无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侦作用。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也未发现采空区、地裂缝、地面沉降、有害气体及埋藏的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7 特殊性岩土评价工程场地存在的特殊性岩土为素填土、强风化基岩。素填.上:杂色,主要由砂岩、泥岩碎块石及粘性上组成。碎块石粒径约20mm-230,最大粒径超过60Omm,骨架颗粒含量25%-45%,结构松散-稍密,自然抛填,形成时间5年以上。钻探已揭露厚度4.6m(ZK29)17.5m(ZK26),全场均有分布。级配及厚度差异较大,基本完成固结,承载力低,不存在湿陷性,土性不均匀,整体均匀性差。强风化基岩:灰褐色,红褐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由粘上矿物组成。强风化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岩芯较破碎多呈块状。厚度较均匀,承载能力一般,整体均匀性一般。3.8 拟建场地岩土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值ZK36N水道*Q6历时模图抽水试验示意图钻孔抽水成果汇总表钻孔编号土层名称含水层厚度(m)下伏基岩静止水位(m)水位降深S(m)稳定流量Q(md)渗透系数,(md)ZK26素填土15.5砂质泥岩2.02.0279.85910.480ZK3】揄水诚验5$历时曲线图抽水试验示意图钻孔抽水成果汇总表钻孔编号土层名称含水层厚度(m)下伏基岩静止水位(m)水位降深£(m)稳定流量0(m*/d)渗透系数(md)ZK31素填土10.3砂质泥岩1.53.0187.6666.564根据抽水试验成果及周边临近工程勘察资料结合重庆地区经验综合分析,场地素填土为中强透水层,渗透系数取6.56410.480md,根据地区经验,场地砂质泥岩为微透水层,渗透系数取0.004-0.008mdo3.6不良地质及地下障碍物建议但是根据试验结果按烧范要求、分岩性统计而泡.而岩土体不是均质的存在变异性.其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值与上述成果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在施工时.可能会出现岩石强度或低或高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峋整,特提请设由、施工注意,4主要材料4.1 混凝土C30防水混凝土:顶管工作井,抗渗等级P8,水灰比不大于0.50,不得掺入粉煤灰或其他替代材料。混凝土中含碱量应符合混凝土碱含量限制标准CECS53的规定:气泡轻质混凝土:原涵洞填充,强度等级为CFL5,容重等级町0;C25素混凝土:混凝土封堵墙;C20素混凝土:垫层。4.2 钢筋及钢材钢筋:采用的钢筋应符合GB/T1499.1-2017和GB/T1499.2-2018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直径N12mm者采用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直径V12mm者采用HPB300热轧光圆钢筋。钢材:钢架、钢板采用Q235B钢材,其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应符合(GB/T700-2006)标准中有关的规定。5设计荷载工作井洞边施工超载按Im覆土考虑,顶板覆土厚度按1.5In考虑,为预留地块使用条件,考虑预留上部活荷载按城市-A考虑,结构自重按实际截面考虑。6岩土工程设计6.1 深基坑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及执行情况6.1.1 评估结论拟建项目位于大渡口区,顶管接收井基坑开挖后将形成&Om土质基坑边坡,属于渝建发2010166号文规定的超限边坡,对其方案设计进行安全专项论证是必要的。基坑边拟建场地岩土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值一览表岩土设计参数素填土强风化基岩中风化砂那居岩裂隙面岩层面岩土界面天然岩土界面饱和天然近度Ye(KN3>20.825.8饱和重度y(KNm3)21.g25.9内鬃力C(kPa)无然;5*643.55035*27*21饱和:3*内摩擦角6G)天然I28*31.5的15米!8*他和:23*岩体破裂角C)62.5岩质地基极限承战力标准依uk(kPa)5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