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总数检查(精).ppt

    • 资源ID:180127       资源大小:661.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总数检查(精).ppt

    微生物总数检查微生物总数检查提纲提纲一、试验前准备一、试验前准备二、操作过程二、操作过程三、结果判断三、结果判断四、相关要求四、相关要求1.取样一、试验前准备取样量检验量3-5倍的检验量10g或10ml或100cm2;2个以上独立包装2.无菌室的清洁与消毒消毒剂:0.2%苯扎溴铵、75%乙醇等消毒流程:自上而下、先里后外;开启紫外灯与空气过滤装置30分钟以上3.试验物品的准备(1)设备(2)器材(3)培养基(4)稀释液 微生物总数检查采用的方法:包括微生物计数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和最可能数法,操作过程包含: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供试品的检查二、操作过程1.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30-3518-24h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20-252-3d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20-255-7d新 鲜 培 养 物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 分别接种上述不大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管和无菌平皿中,平皿中立即倾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置3035培养不超过3天,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别置3035与2025培养不超过5天,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均平行制备2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 0.52 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2.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检查目的:确认所采用方法适合产品微生物计数(产品的抑菌性)适用范围:新产品或生产工艺变更的旧产品检查方法:微生物回收试验法检查操作包括:供试液的制备、阳性对照菌液制备、回收试验。3.供试品检查(1)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菌数测定,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培养和计数:除另有规定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 2025培养箱中培养57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计数并报告。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 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菌数报告规则:需氧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300cfu的稀释级、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100cfu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取最髙的平均菌落数,计算lg、lml或10cm2供试品中所含的微生物数,取4位有效数字报告。如各稀释级的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的平板有菌落生长,但平均菌落数小于1时,以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2)薄膜过滤法 除另有规定外,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取相当于lg、lml或10cm2供试品的供试液,若供试品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取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照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加至适量稀释液 中,立即过滤,冲洗,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 培养和计数:培养条件和计数方法同平皿法,每张滤膜上的菌落数应不超过100cfu。 菌数报告规则:以相当于lg、lml或10cm2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1 报告菌数(每张滤膜过滤lg、lml或10cm2供试品),或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3)MPN法 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供试品接种,所有试验管在3035培养35天,如果需要确认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记录每一稀释级微生物生长的管数,从“微生物最可能数检索表”查每1g或每1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的最可能数。三、结果判断 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标准的解释如下: 101 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 102 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 103 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依此类推。 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检査结果均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 不符合规定。四、相关要求1药物在检验前,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不得开启原包装,防止微生物污染,影响检验结果。2供试品检验全过程必须符合无菌技术要求,使用灭菌用具时,不能接触可能污染的任何器物,灭菌吸管不能用口吹吸。3供试品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否则可能导致微生物繁殖或死亡而影响计数结果。4供试品稀释及注皿时应取均匀的供试液,以免造成实验误差。

    注意事项

    本文(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总数检查(精).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