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质.ppt

    • 资源ID:176883       资源大小:1.41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质.ppt

    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相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互作用 1、定义与联系、定义与联系2、细菌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细菌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3、放线菌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放线菌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4、真菌对、真菌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5、微生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定义与联系定义与联系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soil microorganismsoil microorganism) 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 。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肥力和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是和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土壤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通过分解动物残体获得自身通过分解动物残体获得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同时,为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元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循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循环的重要环节。土壤有机质环的重要环节。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没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没有它就不会有土壤中所有的有它就不会有土壤中所有的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微生物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活性随有机的种群,数量和活性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具有极质含量增加而增加,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有机质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率低,可以持久稳的矿质化率低,可以持久稳定地向微生物提供能源。定地向微生物提供能源。 相辅相成相辅相成1、细菌:土壤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细菌:土壤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数量极其庞大。,数量极其庞大。 (1) 节杆菌属:能利用各种有机物碳节杆菌属:能利用各种有机物碳源和能源,并降解土壤中难分解的源和能源,并降解土壤中难分解的物质和多种化学农药;物质和多种化学农药;(2 2)芽孢杆菌属:大多为对动植物无)芽孢杆菌属:大多为对动植物无害的腐生菌,一般具有很强的分解害的腐生菌,一般具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和复杂多糖的能力,对土壤蛋白质和复杂多糖的能力,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有机质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3 3)假单胞菌属:有益的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有益的假单胞菌属因其具有代谢多种化合物能力,在因其具有代谢多种化合物能力,在降解土壤中的有机农药和除草剂等降解土壤中的有机农药和除草剂等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是制造多种产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是制造多种产品的经济微生物;品的经济微生物;(4 4)其他各种细菌生理群:有分解糖、)其他各种细菌生理群:有分解糖、淀粉、纤维素等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淀粉、纤维素等的碳水化合物分解细菌,有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细菌,有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素转化成氨的氨化细菌。素转化成氨的氨化细菌。2、放线菌:最适宜生长在中性、偏碱性、通气良、放线菌:最适宜生长在中性、偏碱性、通气良好的土壤中,能转化土壤有机质,产生抗生素,对好的土壤中,能转化土壤有机质,产生抗生素,对其他有害菌起拮抗作用。其他有害菌起拮抗作用。 3、真菌、真菌 真菌的数量小,但生物量真菌的数量小,但生物量大,在森林土壤和酸性的大,在森林土壤和酸性的环境中,真菌是分解土壤环境中,真菌是分解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有机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其腐生真菌主要分解动植其腐生真菌主要分解动植物残体。真菌对酸度的适物残体。真菌对酸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应范围较宽,在pH4时,时,细菌和放线菌不能生长的细菌和放线菌不能生长的情况下,真菌却能生长。情况下,真菌却能生长。土壤真菌的多少与土壤有土壤真菌的多少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机质含量密切相关。4、藻类:土壤藻类是土壤生物的先行者,可通过光能自养、藻类:土壤藻类是土壤生物的先行者,可通过光能自养的能力,成为土壤上最先有机物质制造者之一,荒地和干燥的能力,成为土壤上最先有机物质制造者之一,荒地和干燥的沙漠土壤中的腐殖质多来自土壤藻类。的沙漠土壤中的腐殖质多来自土壤藻类。 微生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1)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土壤中土壤中80%-90%的微生物是黏附在各种矿物、有机质的微生物是黏附在各种矿物、有机质或矿物或矿物有机物复合体表面,形成单个的微生物群落有机物复合体表面,形成单个的微生物群落或生物膜。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之间的相或生物膜。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由分子间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力、氢键互作用也是由分子间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力、氢键和空间位阻效应等多种作用力或作用因素共同决定或和空间位阻效应等多种作用力或作用因素共同决定或影响的物理化学过程。微生物吸附于矿物、有机质、影响的物理化学过程。微生物吸附于矿物、有机质、表面后,其细胞代谢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影响表面后,其细胞代谢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土壤中与生物相关的一系列土壤环境过程,如矿物到土壤中与生物相关的一系列土壤环境过程,如矿物风化与形成、土壤结构稳定性土壤养分有效性等。风化与形成、土壤结构稳定性土壤养分有效性等。 2)有机质通过刺激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酶活性)有机质通过刺激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酶活性 活体微生物对土壤酶的影响相当大,特定的土壤活体微生物对土壤酶的影响相当大,特定的土壤酶活性与细菌和真菌类群密切相关。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细菌和真菌类群密切相关。土壤微生物数量,尤其是土壤细菌的丰富度与土壤磷酸单酯数量,尤其是土壤细菌的丰富度与土壤磷酸单酯酶、酶、-葡聚糖酶、脱氢酶和水解酶等酶活性呈显葡聚糖酶、脱氢酶和水解酶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来源于著正相关土壤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及动植物残体分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及动植物残体分解释放的酶,包括氧化还原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释放的酶,包括氧化还原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和转移酶类等。合酶类和转移酶类等。 3)通过微生物的活动不断累积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通过微生物的活动不断累积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土壤母质逐步累积了有机质和氮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土壤母质逐步累积了有机质和氮素,为低等植物的生长准备了条件,同时阻止了风化过程的为低等植物的生长准备了条件,同时阻止了风化过程的养分淋溶作用使营养元素得以保存,这种养分元素不断养分淋溶作用使营养元素得以保存,这种养分元素不断累积的过程乃是土壤形成过程的本质。成土过程必须以累积的过程乃是土壤形成过程的本质。成土过程必须以岩石的风化过程为基础,由于有机物质的不断累积,促岩石的风化过程为基础,由于有机物质的不断累积,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发展。进了土壤肥力的发展。参考文献1臧逸飞.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生物肥力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2黄金喜.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6,(04):35.3林兴生,林占熺,林冬梅,林辉,罗海凌,胡应平,林春梅,朱朝枝.荒坡地种植巨菌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15):4304-4312.4王芳,张金水,高鹏程,同延安.不同有机物料培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03):702-709.5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刘建军,冯波,张宾.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05):1961-1964.6李娟.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其季节变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7李娟,赵秉强,李秀英,HwatBingSo.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01):144-152.8薛菁芳,高艳梅,汪景宽,付时丰,祝凤春.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作为土壤肥力指标的探讨J.土壤通报,2007,(02):247-250.9王鹏.有机生物活性肥料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4-115.10张海燕,肖延华,张旭东,李军,席联敏.土壤微生物量作为土壤肥力指标的探讨J.土壤通报,2006,(03):422-425.

    注意事项

    本文(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质.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