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BC电池片发展状况.docx
钧达BC电池片发展状况财务表现2024年年报显示,钧达股份经营面临挑战。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下降46.7%;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72.5%;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1.2亿元,降幅达300.0%o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54亿元,下降66.9%,每股收益(EPS)为-2.5796元。第四季度营收17.5亿元,同比降59.1%,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均有所减少。截至四季度末,总资产164.59亿元,较上年度末降10.5%;归母净资产38.87亿元,下降17.5%。产能进展钧达股份在光伏电池领域布局积极。2022年底率先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截至2024年底,拥有44GW全N型电池产能。其BC电池片方面,已建立实验线,处于技术验证和中试生产阶段,初期产能为百兆瓦级别,后续计划推进GW级量产,但具体规划和时间表尚未公布。与自身超40GW的TOPCon产能相比,BC电池产能尚处起步阶段,不过可借助ToPCOn产线基础,加速产能释放。技术研发与关键指标情况良率水平BC电池工艺复杂(需激光开槽、钝化层叠加工艺等),当前行业平均良率低于TOPCOn。钧达BC电池良率处于爬坡阶段,推测中试阶段良率可达85%90%(参考行业初期水平),需进一步优化至95%+以具备量产经济性。栅线隐藏技术(如电镀铜工艺)对设备精度要求高,良率提升依赖工艺稳定性和设备适配性优化。转换效率钧达BC电池实验室效率接近27%,达到行业第一梯队水平(隆基HPBe量产效率26.5%);中试线目标量产效率26%-26.5%,较当前ToPCOn量产效率(25.5%-26%)提升显著。采用TBC(TOPCon+BC)技术路线,利用ToPCon钝化接触技术提升电池钝化效果,叠加BC结构减少光学损失,理论效率上限超28%。碎片率控制BC电池因工艺流程复杂(如背面激光开槽、多道掩膜工艺),碎片率普遍高于TOPCon。钧达通过优化激光设备精度和工艺参数,推测碎片率可控制在1.5%-2%(行业初期水平约2%-3%)o传统TOPCon碎片率普遍低于1%,Be电池因工艺步骤多(增加30%+),碎片率控制难度更大,需持续改进设备和工艺稳定性。综合评估维度钧达BC现状行业标杆对比(如隆基HPB。关键挑战实验线一中试阶段隆基HPBCFg15GW+(2024)量产投资大,设备兼容性要求高良率85%-90%(中试目标)行业量产良率95%+电镀铜/激光工艺稳定性效率实验室27%,目标量产26.5%隆基HPBC量产26.5%成本与效率的平衡碎片率1.5%-2%TOPCon碎片率<0.8%多工艺步骤导致良率损失未来两年的光伏突破口,光伏绿氢,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