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障碍和帕金森病精神行为障碍的诊疗规范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1376037
资源大小:16.0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血管性认知障碍和帕金森病精神行为障碍的诊疗规范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血管性认知障碍和帕金森病精神行为障碍的诊疗规范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常见病因?()A.大动脉粥样硬化B.心源性栓塞C.遗传性脑小血管病D.脑肿瘤2 .血管性痴呆在卒中后1年内发病率约为()A.10%B.33%C.50%D.70%3 .局灶性高级皮层功能障碍不包括以下哪种表现?()A.运动性失语B.失读症C.命名性失语D.遗忘症4 .脑小血管病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不包括()A.多无卒中病史或短暂卒中后康复B.认知损害逐渐起病,缓慢进展C.早期出现步态变化D.认知功能呈阶梯样下降5 .对于怀疑存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下列哪项检查不是必需的?()A.体格检查B.精神状况检查C.PET检查D.实验室检查6 .下列哪项不是脑血管病相关人格行为异常的表现?()A.情绪低落B.兴趣减退C.焦虑D.肌肉痉挛7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要点中,不包括()A.认知功能评估显示存在认知损伤B.脑血管病与认知损害之间存在关联C.脑影像学检查存在与脑血管病和认知损害模式一致的证据D.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8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药物不包括()A.盐酸多奈哌齐B.卡巴拉汀C.美金刚D.地西泮9 .帕金森病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是()A.幻觉B.妄想C.抑郁D.焦虑10 .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与普通人群相比()A.低B.相同C.高D.无法比较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基础主要包括大血管缺血性、小血管缺血性、低灌注性、出血性、混合或联合性个类型。2 .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知损害发病突然,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在多次卒中或一次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后很快出现,或在经历数次小的脑梗死后痴呆逐渐发生。3 .脑小血管病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可出现步态变化,如步态不稳、拖曳步态或碎步,查体可见运动迟缓、肌张力轻度增高等表现。4 .脑血管病相关的人格行为异常中,卒中后抑郁可发生在从脑血管病发病到康复全过程中的O5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中,若影像学未见异常,则不能诊断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应进行脑血管病病因诊断。6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管理是针对脑血管病、认知功能和情感行为的O7 .血管性痴呆可给予改善认知药物治疗和认知训练等非药物治疗,其中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盐酸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还有美金刚等药物可用于治疗。8 .帕金森病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等。9 .帕金森病伴焦虑的发病率为,抑郁与焦虑障碍经常共存。10 .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包括帕金森病病情较重、高龄、出现幻视等,其中与年龄呈正相关。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包括()A.局灶性高级皮层功能障碍B.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C.脑小血管病性血管性认知障碍D.脑血管病相关的人格行为异常E.进行性痴呆2 .脑血管病与认知损害之间存在关联的表现有()A.突然起病,认知损害发生的时间通常与1次脑血管事件有关B.在多次脑血管事件下呈波动样或阶梯样病程C.逐渐起病,缓慢进展病程,存在信息处理速度、复杂注意力和(或)额叶-执行功能突出损害的证据D.存在早期步态异常E.存在早期尿频、尿急等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尿路症状3 .认知功能评估可采用的方法有()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C.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D.数字符号转换E.老年抑郁量表(GDS)4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原则包括()A.改善认知药物治疗B.认知训练等非药物治疗C.精神科常规治疗措施用于人格行为异常的对症治疗D.治疗和管理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E.手术治疗5 .帕金森病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中,精神病性症状的危险因素有()A.痴呆B.认知障碍C.高龄D.疾病持续时间延长E.睡眠障碍6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像学检查可发现()A.多发性脑梗死B.单个关键部位梗死C.脑实质出血D.蛛网膜下腔出血E.脑萎缩7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基础中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有()A.脑室周围和大脑深部组织的弥漫性缺血性白质改变8 .尾状核、苍白球、丘脑等深部灰质核团的多发腔隙性梗死C.内囊、放射冠、额叶白质的多发腔隙性梗死D.皮质微梗死E.大脑皮质萎缩8 .脑血管病相关的人格行为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A.抑郁焦虑表现B.意志活动缺失表现C.人格改变D.社会退缩E.治疗依从性差9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管理需要多渠道合作,包括()A.医疗B.照护C.社会服务D.家庭支持E.财政补贴10 .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包括()A帕金森病病情较重B.高龄C.出现幻视D.女性E.早发性帕金森病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血管性认知障碍仅发生于老年人。()2 .血管性痴呆是不可治愈的。()3 .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可出现部分好转而呈波动性病程。()4 .脑小血管病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尿路症状。()5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不需要考虑脑影像学检查结果。()6 .VaMCI的药物治疗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7 .卒中后抑郁仅由卒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引起。()8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管理重点是针对认知功能的恢复。()9 .帕金森病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中,幻觉最常见的是幻听。()10 .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与年龄无关。()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基础。2 .请列出脑血管病相关人格行为异常的常见表现。3 .简要说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要点。4 .针对帕金森病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有哪些?*参考答案:*单选题1. D2. B3. D4. D5. C6. D7. D8. D9. C10. C填空题1 .52 .痴呆3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4 .任何时期5 .综合管理6 .颈动脉超声、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等7 .非药物治疗8 .睡眠障碍9 .36%40.0%10 .正相关多选题1. ABCD2. ABCDE3. ABCD4. ABCD5. ABCDE6. ABCD7. ABCDE8. ABCDE9. ABC10. ABC1. ×2. ×374. 5. ×6. ×7. ×8. ×9. ×10. ×简答题1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基础主要包括大血管缺血性、小血管缺血性、低灌注性、出血性、混合或联合性5个类型。大血管缺血性病变如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栓塞等导致的血栓栓塞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为多发性梗死或单个重要部位梗死;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由穿支动脉和小动脉硬化、遗传性脑小血管病、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原因引起,影像学表现为脑室周围和大脑深部组织的弥漫性缺血性白质改变,多发腔隙性梗死等;低灌注性病变由多种原因综合导致脑组织低灌注,影像学表现为分水岭区梗死伴白质脱失等组织学改变;出血性病变如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原因导致的脑出血,影像学表现为脑实质深部出血或多发微出血等;此外还有各种血管性病损的混合或合并神经退行性样病理生理基础的情况。2 .脑血管病相关的人格行为异常表现多样,包括情绪低落、缺乏愉快感、兴趣减退、不安、情绪不稳、易激惹等抑郁焦虑表现;淡漠、无主动性、犹豫不决等意志活动缺失表现;激越、强哭强笑、重复、冲动等人格改变。老年患者还可能出现社会退缩、活动少、反应迟钝、易动感情、对康复训练缺乏兴趣、对疾病消极观念多、治疗依从性差甚至拒绝治疗等情况。3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通过认知功能评估明确存在认知损伤;脑血管病与认知损害之间存在关联,如突然起病,认知损害与脑血管事件有关,在多次事件下呈波动样或阶梯样病程,或逐渐起病,缓慢进展病程,存在信息处理速度、复杂注意力和(或)额叶-执行功能突出损害的证据,且具备早期步态异常、早期尿频、尿急等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尿路症状、人格和性格改变等皮质下损害表现之一;脑影像学检查存在与脑血管病和认知损害模式一致的脑影像学证据。同时满足2或3可诊断很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满足2但未行影像学检查,或影像学改变不足以完全解释认知损害,则诊断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若影像学未见异常,则不能诊断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之后,还应进行脑血管病病因诊断。4 .帕金森病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中,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和妄想。其中幻觉较为常见,幻视的发生率为22%38%,幻听为0%22%;妄想的发生率约为5%o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患者的痴呆、认知障碍、高龄、疾病持续时间延长、睡眠障碍、抑郁、视觉障碍以及使用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等危险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