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版测试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1376035
资源大小:18.9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版测试题及答案.docx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版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CLABSI是留置血管内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在ICU或院内获得性感染中的占比情况为?A,是ICU或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占比specifics未提及B.占比低于10%C.占比约50%D.占比超过80%2 .我国ICU中CLABSI的平均发生率为?A. 1.5/千导管日B. 5/千导管日C. 10/千导管日D. 15/千导管日3 .导管尖端定位于中心静脉的导管类型不包括以下哪项?A.经颈内静脉置入的CVCB.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C.经股静脉置入的CVCD.动脉导管4.以下哪项不是CLABSI的常见病原菌?A.葡萄球菌属B.肠杆菌目细菌C.念珠菌属D.厌氧菌5.关于CLABSI的诊断标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置入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出现的细菌或真菌血症可作为诊断依据B.除血管内导管外,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外周静脉血培养显示细菌或真菌阳性可作为诊断依据D.从导管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可作为诊断依据6.锁骨下静脉是留置CVC的首选部位,其主要优势不包括?A.皮下隧道长,易于固定B.导管留置部位活动度低,不易因敷料移位而受到污染C.皮肤菌群密度最低D.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部位7 .血液净化治疗留置导管首选右侧颈内静脉,其原因不包括?A.感染发生率低8 .不损伤胸导管C.方便患者下床康复活动D.距离右心房近,适合长期留置8.带抗菌涂层的CVC留置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导管的生物相容性B.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C.提高导管的耐用性D.降低导管的摩擦刺激9.以下哪种情况建议常规经中心血管内导管采集血标本?A.患者病情危重,外周静脉穿刺困难B.急需大量血液样本进行多项检测C.导管功能良好且无感染迹象,需常规采集血标本D.怀疑CLABSI时,需进行血培养10.关于密闭输液袋相对开放输液瓶在重症患者CLABSI预防中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输液袋能显著降低CLABSI风险,推荐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B.密闭输液袋与开放输液瓶在CLABSI发生率上无差异C.密闭输液袋会增加CLABSI风险D.相关研究证据不足,无法确定其效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CLABSI的预防措施包括穿刺部位选择和穿刺方法、导管选择、导管的管理以及等方面。2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3 .血培养是诊断CLABSI的“”。4 .当临床疑似CLABSI时,需规范采集血标本,一套血培养至少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各。5 .导管尖端送检进行Maki半定量法培养时,若拔除导管,应避免与患者皮肤接触,在条件下剪下导管尖端约5cm置于干燥的无菌容器中送检。6 .留置PICC时,贵要静脉是首选部位,原因是该静脉粗直、静脉瓣较少、位置固定,离上腔静脉距离最短。7 .在选择导管材质时,聚氨酯、硅橡胶和聚四氟乙烯这三种材质导管在感染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考虑到感染以外的因素,推荐选用和材质作为留置导管的首选材料。8 .为了预防CLABSI,留置导管的患者应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除不必要的血管内导管。9 .对于CLABSI高危患者,建议每日采用%-%氯己定擦浴。10 .经导丝原位更换CVC时,若原穿刺部位存在可疑感染(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CLABSI等)或者导管留置部位存在定植菌或致病菌,则可能在更换过程中导致细菌入血,增加CLABSI发生风险。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哪些因素是CLABSI的高危因素?A.置管部位B.导管腔数C.导管留置时间D.患者年龄E.患者性别2 .关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革兰阳性菌是导致CLABSI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属最为常见B.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呈增加趋势,以肠杆菌目细菌最为常见C.真菌感染不容忽视,主要为念珠菌属D.耐药菌感染风险随广谱抗菌药物应用增加而增加3 .以下关于CLABSI诊断的描述,正确的有?A.临床诊断时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B.微生物诊断方面,血培养是“金标准”,但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C.诊断标准包括置入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出现的细菌或真菌血症,且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感染源D.当出现发热、导管置入部位红肿、疼痛或脓性分泌物等征象时,应及时启动诊断流程4 .在选择CVC留置部位时,以下情况应避免选择股静脉的有?A.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B.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C.会阴部存在感染灶的患者D.腹股沟区皮肤不洁或有较多分泌物的患者5.关于血液净化治疗时导管留置部位的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血液净化治疗留置导管首选右侧颈内静脉B.右侧颈内静脉导管留置不影响患者下床康复活动C.股静脉留置导管毗邻会阴部,受排泄物污染可能性大,感染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D.股静脉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6 .以下关于导管材质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管的物理化学、机械及表面特性影响其性能及细胞黏附性和微生物的定植B.硅橡胶和聚氨酯作为留置导管的首选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C.聚氨酯材质导管相对较硬,长期留置导管对穿刺局部的摩擦刺激可能增加局部感染率D.硅橡胶材质更有韧性,能降低导管引起的血管损伤风险7 .以下关于抗菌涂层导管的描述,正确的有?A.抗菌涂层导管通过涂层的药物固定到导管表面,可预防CLABSI8 .米诺环素/利福平涂层的导管是预防CLABSI最有效的方法之一c使用抗菌涂层导管与CLABSI发生率降低有关D.目前对使用抗菌涂层导管预防CLABSI存在一些争议,仍需进一步研究8 .关于导管的管腔数与CLABSI风险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腔导管会导致细菌等微生物接触导管的机会增多,从而增加感染风险B.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少管腔数的导管,以降低CLABSI风险C.单腔导管的感染风险一定低于双腔和三腔导管D.相关研究表明,多腔导管的CLABSI风险高于单腔导管9 .关于血管内导管置入时的无菌屏障要求,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操作者需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手卫生并戴无菌手套B.穿无菌手术衣或无菌隔离衣C.铺覆盖患者全身的大无菌单D.若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立即更换10.以下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正确的有?A.临床疑诊CLABSI时,应尽早拔除血管内导管B.对于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LABSl患者,保留导管可显著增加病死率C.临床疑诊CLABSI且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革兰阳性球菌D.当CLABSI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时,治疗方案应包括针对该类菌的抗菌药物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CLABSI占院内感染比例较大,但不同地域和医院等级之间CLABSI发生率差异不大。()2 .动脉导管属于血管内导管,其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可参考CLABSI的相关指南。()3 .在CLABSI的诊断中,若导管尖端培养阳性,即可确诊为CLABSIo()4 .锁骨下静脉穿刺发生气胸的风险较高,这是其作为CVC置管部位的一个主要缺点。()5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0天。()6 .硅橡胶材质的导管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适用于长期留置的情况。()7使用含醇氯己定进行皮肤消毒可有效降低CLABSI的发生风险。()8 .贵要静脉是留置PICC的首选部位,因为其感染发生率最低。()9 .无菌透明敷料相较于无菌纱布敷料,能更好地预防CLABSI的发生。()10 .每72小时更换一次输液接头与更频繁地更换相比,对CLABSI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CLABSI的诊断流程。2 .请列举出3条以上预防CLABSI的关键措施。3 .如何对疑似CLABSI的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4 .简述在导管管理过程中,如何降低CLABSI的发生风险?参考答案、单选题1. A2. A3. D4. D5. B6. D7. D8. B9. D10. A二、填空题1 .预防、诊断和治疗2 .皮肤定植菌从插入部位迁移到导管并沿导管表面迁移至导管尖端定植3 .金标准4 .1套5 .无菌6 .贵要静脉7 .聚氨酯、硅橡胶8 .尽早拔除不必要的血管内导管9 .2%-4%10 .原位更换CVC三、多选题1. ABCDE2. ABCD3. ABCD4. ABCD5. ABCD6. ABCD7. ABCD8. ABD9. ABCD10. ABCD四、判断题1. ×2. 3. X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1 .CLABSI的诊断流程包括:当患者出现发热、寒颤或低血压等表现,且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感染源时,应考虑CLABSI的可能。需要规范采集血标本,一套血培养至少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各1套,一套经皮穿刺采集静脉血,另一套经导管接头采集静脉血。若需拔除导管,则按要求送检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2 .预防CLABSI的关键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锁骨下静脉是留置CVC的首选部位;严格无菌操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要求;合理选择导管材质,推荐选用聚氨酯或硅橡胶材质导管;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除不必要的血管内导管;对高危患者,可采取氯己定全身擦浴等措施。3 .对疑似CLABSI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流行病学资料和耐药情况综合考虑。对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能性大的患者,可经验性覆盖革兰阳性球菌,如选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药物;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能性大的患者,应结合当地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经验性覆盖革兰阴性杆菌,可选择第四代头抱菌素、B-内酰胺类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于存在念珠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考虑经验性覆盖念珠菌治疗,如选择棘白菌素等药物。4 .在导管管理过程中,为降低CLABSI的发生风险,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敷料覆盖导管,推荐使用无菌透明敷料,若穿刺部位渗液明显、患者大量出汗或存在敷料过敏时,可选择无菌纱布;合理确定敷料更换频率,无菌纱布敷料每2d更换1次,无菌透明敷料每7d更换1次,敷料松动、潮湿、被污染或可疑被污染、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局部使用抗菌敷料,建议使用氯己定抗菌敷料;选择合适的附加接头,推荐使用无针接头和消毒导管帽,使用无针接头时优先选择分隔膜接头;规范进行无针输液接头的消毒,建议使用70%-75%乙醇或含醇氯己定棉片对导管端口及无针接头进行全方位、充分擦拭消毒,自然待干;确定输液接头、输液装置的更换周期,持续输液时,输液接头与输注装置每7d更换一次,可见残留物、可疑污染时立即更换;规范导管的使用与维护,不建议常规经中心血管内导管采集血标本;若无菌操作不能保证,建议尽快拔除或更换血管内导管;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除不必要的血管内导管;不建议ICU患者定期更换CVC以预防CLAB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