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室)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及预案.docx
-
资源ID:1376034
资源大小:15.3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血液透析中心(室)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及预案.docx
血液透析中心(室)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及预案注:每个医疗机构均有自己的标准流程,本文仅供参考。血液透析中心作为高风险医疗环境,医护人员时刻面临针刺伤、锐器伤、血液/体液喷溅等职业暴露风险。建立并严格执行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流程及预案,是保障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预防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核心防线。Ol职业暴露定义与风险定义: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lV)等血源性病原体污染的锐器(针头、穿刺针、手术器械等)刺伤或割伤皮肤,或接触了破损皮肤、粘膜(眼、口、鼻等),或被含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喷溅至粘膜或破损皮肤。主要风险:HBV.HCV、HIV感染。02应急处置核心原则(R.I.S.E.)R-立即处理(RaPidReSPOnSe):暴露后第一时间进行局部处理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I-及时报告(ImmediateRePorting):确保信息畅通,启动评估与干预流程。S-专业评估与处置(SPeCiaIiZedAssessment&Care):由专业部门(如医院感控科、预防保健科)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后续方案。E-完整追踪与保密(EXtendedFollow-up&Confidentiality):严格执行暴露后血清学监测,保护暴露者隐私。03应急处置详细流程步骤一:暴露后即时局部处理(至关重要!)1 .皮肤刺伤/割伤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伤口周围,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避免用力挤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用生理盐水再次冲洗。用75%乙醇或0.5%碘伏(或安尔碘等)进行伤口消毒。覆盖无菌敷料。2 .粘膜暴露暴艮、口、鼻)眼睛: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最好使用洗眼装置)冲洗眼结膜囊至少15分钟,冲洗时转动眼球。禁止揉眼。口腔/鼻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漱口至少15分钟。禁止吸吮。3 .皮肤被血液/体液污染(无破损)立即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洗污染部位。4 .被污染的衣物立即脱掉,放入专用医疗废物袋或防渗漏容器,按感染性废物处理。污染面积大时,可考虑淋浴。步骤二:立即报告1 .报告对象:暴露者本人必须立即报告给当班负责人(护士长、组长、主管医生)及科室负责人。2 .报告内容:清晰说明暴露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暴露源(病人)信息(如已知)、暴露部位及已采取的局部处理措施。3 .科室负责人: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预防保健科)及医务科/护理部(按医院规定)。步骤三:暴露源评估与暴露者基线检测1 .评估暴露源尽快确定暴露源患者(如已知)。立即(越快越好)抽取暴露源患者的血液标本(需知情同意),检测HBSAg、抗-HCV、抗-HIV(必要时加测HIVRNA或P24抗原)。如暴露源不明或拒绝检测,按最高风险处理。2 .暴露者基线检测尽快(最好在暴露后24小时内)抽取暴露者血液标本。检测项目: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TCV、抗-HIV、肝功能(ALT/AST)。保存血清样本。目的:确定暴露者暴露前的免疫状态和感染状况,作为后续追踪的基线。步骤四:专业风险评估与处置决策由医院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专业人员根据以下信息进行综合风险评估暴露源患者的检测结果(HBV、HCV、HIV状态及病毒载量/抗原水平)。暴露者的基线检测结果(特别是HBV表面抗体水平)。暴露的类型(针刺伤深度、是否空心针、粘膜暴露量、暴露时间长短等)。暴露源患者和暴露者的其他相关临床信息。制定并启动预防处置方案HBV暴露:暴露者HBSAg(+)或抗-HBs(+)(滴度三10mIUmL):无需特殊处理。暴露者HBsAg(一)且抗TBs或抗-HBs滴度10mIU/mL:暴露源HBSAg(+)或状态不明:尽快(最好24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1个月和6个月后完成全程接种。暴露源HBsAg(一):如暴露者未完成免疫或免疫应答不佳,建议接种或加强乙肝疫苗。HCV暴露:目前无推荐用于HCV暴露后的预防用药。关键:对暴露者进行严格的暴露后血清学追踪(0、6周、12周、24周检测抗TCV、ALT,有条件可加测HCVRNA)o一旦发现HCV感染,及早转诊至专科进行抗病毒治疗评估(治愈率高)。HIV暴露:评估为存在HIV感染风险时(暴露源HIV(+)或状态不明且暴露风险较高),应尽快(最好在2小时内,不超过72小时)启动暴露后预防用药(PEP),并连续服药28天。由感染科或艾滋病定点医院专家进行评估并开具PEP方案。进行HIV暴露后血清学追踪(0、4周、8周、12周、24周检测抗-HIV,有条件在暴露后6周、12周、24周检测HIVRNA)o向暴露者详细解释评估结果、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具体方案、潜在副作用及严格依从的重要性,签署知情同意书(尤其对于PEP)。步骤五:登记、上报与追踪随访1 .详细登记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控科需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上详细记录暴露事件的全部信息、评估过程、处置措施及后续随访安排。2 .按规定上报按医院及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进行上报。3 .严格随访确保暴露者按时接受所有必要的血清学检测和临床随访。对接受PEP者,提供药物依从性支持、副作用监测和处理。建立规范的随访档案。4 .心理支持暴露事件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科室和医院应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服务。04预防措施:构筑安全防线1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汗液除外)、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具有潜在传染性,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手卫生、手套、隔离衣/防护服、口罩、护目镜/面罩)。2 .锐器安全使用与管理禁止双手回套针帽!使用单手回套技术或使用防回套装置。禁止徒手分离针头或弯曲、折断针头。操作后立即将使用过的锐器(针头、穿刺针、刀片等)丢弃到符合规范的、防刺穿的锐器盒中。锐器盒需就近放置,达3/4满时及时更换并密封。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锐器(如安全型留置针、安全型采血针、安全型手术器械等)。3 .安全操作规范操作中保持高度专注,避免分心。确保充足光线和宽敞的操作空间。规范传递锐器(使用容器传递,避免手对手传递)。为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寻求协助。正确处理透析管路和穿刺针,避免分离管路时血液飞溅。4 .个人防护装备(PPE)的正确使用根据操作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的PPE(如深静脉置管、处理出血或喷溅风险高的操作时必须戴护目镜/面罩和隔离衣)。掌握PPE穿脱顺序和地点。5 .环境清洁消毒严格执行透析单元、设备表面、地面的清洁消毒规程,尤其是被血液体液污染时。6 .疫苗接种所有在血透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并确保抗-HBs10mIUmLo对无应答者复种,仍无应答者视为易感者,需在暴露后及时注射HBIG。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等。7 .持续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新员工、实习生、保洁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标准预防、锐器伤预防、应急处置流程的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确保流程熟悉、操作熟练。8 5预案管理与更新1 .预案制定与发布由医院感控科牵头,医务科、护理部、血透中心共同制定本预案,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发布实施。2 .预案宣贯确保血透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熟知预案内容,特别是应急处置流程。3 .定期评审与更新至少每年评审一次预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发生重大职业暴露事件、国家规范更新、或医院实际情况变化后,应及时评估并修订预案。4 .物资保障确保血透中心(特别是治疗区、处置室)和医院药房(如HBIG、PEP药物)配备充足、有效的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冲洗装置、消毒剂、锐器盒、防护用品、预防用药等),并定期检查有效期。血液透析中心的职业安全防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一套清晰、快速、高效的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辅以全面、严格的预防措施,是保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维护医疗团队稳定、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石。每位工作人员都应牢固树立安全防护意识,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管理层则需持续投入资源,加强培训、完善设施、优化流程,将“零暴露”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