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编码校验系统.docx
病案编码校验系统编码这一行永远存在错误:第一个原因,专家意见不合是判罚的主要,例如有十本病历存在编码错误的情况,个人认为其中有五本就是专家意见不合导致的,这个就是因为每一次的医保检查都是组织其他医院的编码员进行检查,只要作为检查方就有绝对的话语权了,即使业内认定的编码规则(即使业内大拿说可以),只要他不这样认为,那么不好意思,就是错了。第二个原因,编码工作力度大,有些规则不小心混淆。规则的混淆第一个是规则之间的冲突,第二个是工作导致记忆混乱。第三个原因,不会编码规则。第四个原因,局端本身存在的问题,不过多赘述,懂的都懂。那以后这些困难只会越来越多,而编码员能做的就是不断精进知识的学识,可就算资深的编码员,有些编码规则也都会遗忘,因此有一个校验系统作为工具尤为重要了。这一年中,我制作了近一两千条编码规则,主要来源有:医保清单规则,ICD工具书规则,日常编码总结,疑难问题总结等。由于个人的时间和眼界有限,也知道存在很多规则缺漏等等,因此“病案编码校验系统”还可以自己增加规则。规则主要涉及四个板块内容:编码注释,合并编码,另编码,多余编码。编码注释编码注释疾病编码(手术编码)提示作用例如:白细胞减少最常使用的编码是D70,但是根据医保清单规则,实际真正的编码是R72,因为D70需要骨髓等特殊检查的支持才可以。根据这个白细胞减少的例子,我们将D70作为规则植入系统中,导入的数据中存在这一条内容,则提示错误,我们就根据错误的提示进行修改。合并编码疾病编码(手术编码)提示作用例如:肝硬化失代偿期K74.607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86.800*014是要合并编码为K74.6125+198.3*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根据这个例子,因为需要合并编码,但是有时候诊断太多,或者眼花忽略了合并编码,这个就属于编码员操作导致的。这些类型的规则,只要跑一轮校验系统就可以知道哪些合并了那些没有合并。另编码疾病编码(手术编码)提示作用另编码主要使用在手术编码中,例如:支架的植入需要另编码支架数量,血管数量等等,设置的校验逻辑是,如果没有支架数量另编码或者血管数量另编码,就触发规则,提示修改。多余编码疾病编码(手术编码)提示作用例如:椎弓根钉植入作为第一次融合术的步骤省略编码很多脊柱融合术的病人几乎都是第一次融合术,但是在实际编码中,很多编码员忽略这个问题,因为收到脊髓骨折符合椎弓根固定这些病历的影响。这个校验板块的逻辑就是,将一些不能一起编码的进行提示,只要存在同时编码的情况就提示错误。使用流程1 .下载我准备好的导入模板2 .看一下导入模板的格式3 .将自己要的数据导出4 .数据处理为我要求的导入模板格式5 .导入数据6 .等待校验7 .校验成功,出现错误的病案号还有编码8 .导出为excel9 .根据提示的错误进行编码修改。注意:这些工作都是在医保数据上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