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docx
传染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为了防治传染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开学前一周,幼儿园每天要对所有区域(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厕所)无死角进行消杀工作,并在开学前一天对所有区域进行清洁,教室开窗通风。保证开学时幼儿园一个干静、卫生的环境。二、开学后的消毒杀菌及通风工作(一)消毒工作1、定期对所有区域进行消毒,安排专人负责,消毒人员每次做好消毒登记,并有值周领导全程监督。2、消毒范围及时间。教室内、阅览室、图书室、操场、厕所、楼道应每天下自习后进行消杀。教师办公室在下班后消杀。幼儿食堂应每餐后进行消毒,包括餐具及地面、桌椅、门窗。幼儿寝室应于每天早上8:OO进行消毒。对进出车辆应每次进行消毒。所有消毒的区域室内包括桌椅、床、门窗、地面及用具。室外包括垃圾池、操场、下水道、楼梯扶手及手能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消杀。每次消毒后应于5小时后进行清洁。(二)通风工作室内应定时通风,安排专人负责开窗,并做好登记工作,并值周领导监督。1、教室内、教师办公室、应于每节课后进行开窗通风,上课期间可以半窗户打开通风,遇天气寒冷也应每天开窗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2、食堂应每天开启窗户或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3、厕所应长时间打开窗户及通风设备。三、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教研组长为各教研组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四、每天上午7:308:00,中午14:1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教研组长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晨检、午检。五、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腋下体温三37.5°C)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校长,将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六、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七、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对出现发热(腋下体温三37.5°C)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要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及各教研组组长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报告学校负责人。八、实行零报告制度:晨检、午检报告结束后,学校负责人及时将全校情况汇总,筛查,每天向教科体局指挥中心报告学生发热信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按照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