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华东线导游》课程标准.docx
下江南华东线导游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108学分:6适用专业: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先修课程:地方景点讲解、导游服务技能后续课程:旅游美学、线路设计、乙、,一、刖三1 .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在学习旅游学、导游服务技能、导游基础知识、现场讲解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深入跟踪和了解华东线导游讲解过程的项目性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华东线著名景点的知识;对点景点能够进行导游讲解;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提高导游服务质量。2 .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导游讲解与服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分析方法,概括出本课程的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华东线的旅游资源,掌握华东线著名景点的名称和概况、掌握华东线各城市的概况。2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主要旅游地和主要旅游线路,学会阅读相关旅游地图,能够提供华东线导游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3 .素质目标:树立辩证观点,理解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卫士。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在旅游美中陶冶情操、完善修养、提高素质。从祖国锦绣山川的壮美中更加饱满爱国热情,从祖国灿烂的古今文化中更加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为祖国的昌盛、旅游业的发展勤学、敬业、奉献。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素质、知识与能力。序号课程模块(或单元、或章节)课程内容及要求活动与建议参考课时1华东线概况项目1:华东线地理概况的导游讲解模拟导游讲解1项目2:华东线历史概况的导游讲解1项目3:华东线旅游特色与魅力的导游讲解12华东线旅游城市的导游讲解与服务项目1:南京导游模拟导游讲解,各地结合考证景点重点练习,争取实地踩点15项目2:镇江导游8项目3:扬州导游9项目4:苏州导游15项目5:无锡导游15项目6:常州导游8项目7:上海导游8项目8:杭州导游8项目9:黄山导游4项目10:千岛湖导游2项目H:江南水乡导游83华东主要旅游购物导游项目1:茶叶的导游讲解实物讲解1项目2:丝绸的导游讲解1项目3:紫砂壶的导游讲解1项目4:太湖珍珠的导游讲解1项目5:杭白菊的导游讲解1共计108四、实施建议要根据本专业课程实施的实际要求,提出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等。(一)教学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导游带团经验,能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导游技巧。教师需要从旅行社中搜集相关资料,按照团队流程进行教学,让学生能亲临其境,并通过实训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真正了解带团的操作流程及问题处理。(二)教学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要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考核、管理办法,体现本课程在评价上的特殊性。(三)教学基本条件校内旅行社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的各类旅行社;各项目课程中所涉及的材料、用品用具等;基本电教设备:包括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摄影、录相、放像等设备;行业师资:行业专家配备等。(四)教材选用与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要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可参考下江南:华东线导游一书。(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六、其它说明本课程建议分两学期进行,在排课时,建议能集中排课,以便学生能在集中时间段内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第一学期可结合考证,重点突出地方的导游讲解,提高导游考试的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