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镇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docx
2025年镇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试行)要求,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目标:建档率:实现全镇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N90%,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260%。档案质量:电子档案合格率295%,动态更新使用率260%,重点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专项档案完整率达100%。服务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强化医务人员健康档案应用能力,推动”以档案为核心”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二、实施范围与对象范围:辖区范围内所有行政村及社区,覆盖所有常住人口。重点对象: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等。三、项目实施内容(一)健康档案规范化建设档案内容与标准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及医疗服务记录,严格执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试行)。新增“个人健康标识”模块,自动标注重点人群状态(如慢性病管理对象),实现动态追踪。建档方式门诊建档:就诊时同步录入电子档案,补充诊疗信息。入户建档:家庭医生团队结合签约服务,为行动不便居民上门采集信息。体检建档:在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慢性病筛查等活动中集中建档。数据整合:对接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自动归集医院诊疗、公共卫生服务等数据。信息化管理启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电子化存储、查询和统计分析。推广“居民健康档案APP”,支持居民自主查询档案、预约体检、接收健康提醒。(二)重点人群专项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每年提供1次免费体检,结果实时更新至档案。每季度开展1次健康随访,记录慢性病管理情况。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季度随访1次,规范填写随访记录。对控制不佳患者,通过档案系统自动预警,启动分级诊疗转诊流程。孕产妇与儿童管理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整合孕期检查、产后访视、儿童疫苗接种等信息。0-6岁儿童定期录入生长发育评估数据,关联至电子档案。(三)档案质量控制与更新动态维护医务人员在诊疗、随访时同步更新档案,确保“一次服务,一次记录”。每季度开展档案核查,清理空项、逻辑错误等问题,合格率纳入绩效考核。数据安全实行分级授权访问,敏感信息加密存储,定期备份档案数据。签订居民健康信息保密协议,违规操作追责到人。(四)人员培训与宣传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1次健康档案管理专题培训I,覆盖全体医务人员及村医。邀请信息化专家授课,提升电子档案系统操作能力。宣传动员利用微信公众号、村广播、健康讲座等渠道,普及健康档案的作用与查询方法。在卫生院设置“健康档案咨询台”,指导居民激活电子档案。四、项目执行时间筹备阶段:制定方案、采购设备、开展人员培训。实施阶段(2025年1-11月):全面推进建档与档案更新,完成重点人群专项管理。考核阶段(2025年11-12月):开展自查与县级复核,总结经验并完善机制。五、组织保障与职责分工领导小组组长:卫生院院长副组长:公共卫生科主任、信息化负责人成员: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家庭医生团队长职责:统筹协调、监督考核,解决实施中的难点问题。部门分工公共卫生科:负责档案管理、数据质控、培训组织。信息化科:维护系统、数据对接、技术支持。家庭医生团队:入户建档、随访服务、健康指导。六、监督考核与绩效评价考核指标过程指标:建档率、电子档案合格率、重点人群随访完成率。效果指标:档案使用率、居民满意度、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考核方式季度自查:公共卫生科每季度抽查20%档案,通报问题并限期整改。年度考核:县级卫健部门联合第三方机构进行现场核查,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奖惩机制对建档率达标、档案质量优秀的团队给予绩效奖励。对数据造假、档案合格率低于80%的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扣发绩效。七、附件附件L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件2: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流程门诊建档:就诊一信息采集一电子档案录入一复核归档。入户建档:预约一上门服务一纸质登记一系统录入一数据审核。XX镇卫生院2025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