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心得体会.docx
调查研究心得体会调查研究既是一种领导方法,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更是当好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所作的谈谈调查研究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要确保调查研究能够接触实际、摸到实情、取回“真经”,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改进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大兴随机调研之风,在调查研究中不事先通知,不打招呼,不按常规套路“出牌”,不走事先安排“线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早发现各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及时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应该看到,当前,在不少领导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搞不好调查研究的现象是存在的。有的领导干部总是强调工作忙、没时间,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走不出“文山会海”,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往往是警车开道、前呼后拥,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调研的事项事先就通知好,调研的线路和地点也是事先踩好点,甚至安排群众演出,把调研搞成了彩排,变成了作秀。这些问题和现象,虽然只在少数干部身上存在,但严重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决策的科学性,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危害极大,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随机调研制度是省委组织部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出的-项工作有督查、调研有反馈、成效有评估、整改有通报的制度,也是转变干部作风、推动工作落实的一项重要手段。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实践也充分证明,调查研究形式多样,但随机调研无疑是非常好的一-种。我认为,搞好随机调研,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领导千部进行随机调研,就是要淡化“官”念、去掉官样、放下官架、不打官腔,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搞迎来送往。以普通人身份走进工厂车间,下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群众的情绪、感受群众的疾苦、总结群众的经验、吸取群众的智慧,俯下身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尤其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要扑下身子、主动调研,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二要切实做到心中有数。随机调研不是“随便”调研,更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调研。调研要求实情、见实效,还得精心策划、认真准备。搞随机调研,虽然不通知基层,不让基层有所准备,但下去调研的领导-定要有准备。下去的目的是什么?要了解些什么情况?解决哪些问题?开展随机调研前,都要考虑清楚。当前的工作重点、难点、热点是什么,包括调研时间安排、主题内容、工作方式、任务要求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一句话,就是要带着问题搞调研、明确任务下基层、满怀真情进农家,以“求知的渴望”、“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到群众中去开展有针对性的随机调研,把基层的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第一现场,并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营养,取回“真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要真正体现随机抽样。随机调研,顾名思义,就是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说目的,自定时间、自定路线、自选地点,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到一线看没有准备的地方,直接进村入户听原汁原味的民声,以“随机抽样”让调研对象更具代表性:以“随机抽样”让调研过程更具真实性;以“随机抽样”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问题,以“随机抽样”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所以,在选择调研地点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到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和交通不便、平时跑得少的地方去,见村进村、见企访企、见户人:户,避免路线“被行走”。在选择调研对象时,要见人就问、随地就谈,杜绝人为安排“走过场”、精心设计搞“彩排”的形式主义,真诚倾听干部群众最真实的诉求和表达。四要看真查全抓实考准。随机调研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研活动,它是一个集调研、督查、反馈、评估、整改于一体的系统工作,必须看真、查全、抓实、考准。看真,就是要有的放矢搞“突然袭击”,不走规定路线,不按常规“出牌”,这样才能听到真话、见到实情;查全,就是要多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困难问题突出的地方、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开展督查调研,凝聚智慧化解矛盾纠纷、集中力量破解瓶颈制约、千方百计解决困难问题,努力打开工作局面:抓实,就是要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听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考准,就是要在调查结束后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反复核实、比较,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做到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一旦随机调研做到了看真查全抓实考准,谁是默默耕耘的“老黄牛”,谁是嘴尖皮厚的“大忽悠”,便会-目了然。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没有真正的调研,就没有真实的情况,只有“随机”,才能接“地气”触“实情”。领导干部要大兴“随机调研”之风、学会“随机调研”、习惯“随机调研”、善于“随机调研”,坚决避免调查研究走过场,防止了解掌握的情况被“掺水分”,真正推动工作落实,促进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