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docx
-
资源ID:1370192
资源大小:8.6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docx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Jt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发病机正常人淋巴细胞在被激活时,即开始进行其自身FaS分子表达,FasL与Fas结合,使其将信号传递到Fas分子细胞内死亡决定区,进而触发蛋白酶系统caspases,最终导致淋巴细胞凋亡的发生。APTl基因突变不能表达CD95FasAP0-l,使FasL-Fas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发生障碍大量活化的淋巴细胞不能进入凋亡程序,产生淋巴细胞增生和自身免疫反应。临床表现1 .淋巴细胞增生性表现:100%的ALPS病例均有脾脏肿大,多于5岁内发现,甚至发生在胎儿期。脾肿大的程度不一。74%的病儿因脾功能亢进或脾破裂而行脾切除术。67%的患儿有轻到中度肝大,偶尔发现肝功能异常。约97%的患儿全身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影像学可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2 .自身免疫性疾病:Coombs阳性溶血性贫血最为常见(7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次之(54%)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46%。其他有肾小球肾炎、多发性神经根炎和皮肤损害(包括尊麻疹和非特异性皮肤血管炎)。3 .其他表现:发生恶性肿瘤者均为成人包括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肝细胞癌、甲状腺和乳腺多发性腺癌。最近还发现1例ALPS患儿伴有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