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探通操作规范.docx
泪道探通操作规范【适应证】1 .首次就诊的溢泪患者,经泪道冲洗不通或通而不畅(泪道狭窄),但无明显泪道脓性分泌物外溢者。2 .为确定泪道阻塞或狭窄部位、程度、病变性质的成年人泪道阻塞患者。3 .先天性泪道阻塞。半岁以上的单纯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或经泪道冲洗、按摩等其他治疗无效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禁忌证】1 .绝对禁忌证(1)急性泪囊炎患者。(2)伴有严重结膜炎症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 .相对禁忌证(1)泪道冲洗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外溢者。(2)怀疑泪道肿瘤者。(3)半岁以下的单纯性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术前准备】无特殊准备。【麻醉】将含有表面麻醉药液的小棉签(片)放在上下泪小点处,闭睑将棉签(片)夹在内眦处23min,亦可以结膜囊内滴表面麻醉药。【操作方法及程序】1 .体位采用卧位或坐位,头部稍后仰。2 .泪道探通。(1)用泪小点扩张器扩大泪小点,根据患者泪小管、泪小管直径和探通的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泪道探针,以不造成泪小管(点)的撕裂为原则。(2)操作中,用手指固定泪小点颗下方睑皮肤,嘱患者向进针的相反方向(向上或向下)注视,使泪小点稍外翻。(3)将前端涂有抗菌药物眼药膏的泪道探针垂直插入泪小点内l2mm,然后向题侧拉动眼睑皮肤,使泪小管呈直线状,将探针转向水平位置与泪小管走向一致,用柔和的力量向前旋转进针。(4)若阻力很大,稍加大力将探针向前推动,如能通过再向前推动探针直到能触及泪囊窝骨壁,接着将探针尖端顶住骨壁,使探针从水平转向垂直向下,并稍倾向后外侧,向下推动探针直插入鼻泪管。(5)治疗性的扩张泪道,一般探针在泪道内停留2030min拔出。3 .探通后用抗菌药物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术后处理】L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数天。2.一般需要反复探通泪道。可以隔天1次,逐渐更换大号探针扩张泪道。若连续1周仍无明显疗效,应考虑停用扩张术。【注意事项】1 .尽量选用较大直径的探针,若选用过细的泪道探针会增大出现假道的可能性,并且泪道扩张效果差。2 .通常情况下泪小点直径为0.3mm,最大可扩张5倍,所以一般所选探针直径不应1.5mm,并且多数慢性泪囊炎患者由于长期炎症常导致泪小管(点)纤维化收缩变小,过粗的泪道探针容易撕裂泪小点(管),加重阻塞。3 .进针时,如遇阻力说明鼻泪管有狭窄或阻塞,不可盲目用力,否则招致鼻泪管黏膜较大损伤,日后瘢痕形成较严重,使泪道阻塞更加恶化。应以反复旋转进针的手法,避免泪道探针对泪道黏膜的医源性损伤。4 .探针通过泪囊开始进入鼻泪管时,应注意保持探针前端稍稍向前下。若进入鼻泪管上口困难,不可操之过急,应注意探针方向和旋转探入,切不可暴力推进探针,以免损伤泪道黏膜,形成假道。5 .探通后冲洗泪道时如眼睑及面颊部亦随之隆起,则可能有假道形成,应停止冲洗。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6 .小儿泪道冲洗时,应采取头侧位,以避免冲洗液误吸入,引起肺部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