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docx
目录4、施工工艺技术14.1施工工艺流程14.1.1横隔板施工工艺流程14.1.2湿接缝施工工艺流程14.1.3墩顶现浇连续段施工工艺流程14.L4负弯矩张拉及压浆施工工艺流程14.1.5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流程14.1.6防撞护栏施工工艺流程14.1.7桥头搭板施工工艺流程14.1.8伸缩缝施工工艺流程14.2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14.2.1横隔板施工14.2.2湿接缝施工34.2.3墩顶现浇连续段施工54.2.4负弯矩张拉及压浆施工64.2.5桥面铺装104.2.6防撞护栏施工124.2.7桥头搭板施工154.2.8伸缩缝施工要点16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4、施工工艺技术4.1施工工艺流程4.1.1横隔板施工工艺流程标高复测一梁断面凿毛一钢筋绑扎安装一模板安装一混凝土浇筑一拆模养生4.1.2湿接缝施工工艺流程钢筋绑扎安装一模板安装一混凝土浇筑一拆模养生4.1.3墩顶现浇连续段施工工艺流程安装永久支座模板一钢筋、钢束安装一侧模安装一混凝土浇筑一拆模养生4.1.4负弯矩张拉及压浆施工工艺流程清孔一穿束一安装锚垫板、夹片、限位板一安装千斤顶、工具锚垫板、夹片一负弯矩钢绞线张拉一孔道压浆4.1.5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T桥面清理T标高带施工一铺设钢筋网T混凝土摊铺及振捣f混凝土收面、拉毛一混凝土养护4.1.6防撞护栏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一钢筋安装一模板安装一混凝土浇筑一拆模养生4.1.7桥头搭板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一钢筋绑扎安装一模板安装一混凝土浇筑一拆模养生4.1.8伸缩缝施工工艺流程伸缩装置加工f施工放样f清理安装槽f伸缩装置就位及固定T安装模板一浇筑混凝土一拆模养生4.2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4.2.1横隔板施工4.2Ll梁板中心线及标高复测、调整对安装完成的梁板进行内、外边线的复测,同时对每片梁进行标高复测,并对需进行中线、标高调整的梁进行调整。4.2.1.2梁断面凿毛将梁顶板和接头要浇筑碎的范围内的表层碎凿毛,在浇筑碎时,湿润表并座水泥净浆,以保证新老碎的良好结合。梁断面凿毛在梁场进行完毕,如有不到位的,湿接头施工前进行补凿,凿毛后认真清理松散层,报监理验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2.1.3钢筋绑扎东将主梁预留连接钢筋进行除锈、除污处理。钢筋进场后由试验室取样检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钢筋加工统一在钢筋加工厂制作完成,所有半成品钢筋保证下料几何尺寸准确后再进行下料作业,制作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纸制作、检查。成型后的钢筋分堆堆放,并挂牌标明型号规格。有足够的刚度,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松动或较大的变形。横隔板主筋采用单面焊接,采用J502焊条,禁止用4开头焊条,焊接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顶板连接筋焊接长度不低于25cm,梁底连接钢筋焊接长度不低于28cm,)焊缝必须饱满,不得夹渣及咬筋。预留主筋搭接长度不够或不能搭接上的,一律采用双帮条焊接。相邻的预制梁伸出的纵向筋采用绑扎或点焊连接,然后安装箍筋与纵向筋绑扎,最后安装拉钩筋形成骨架。4.2.1.4模板安装横隔板模板采用竹胶板和方木配合使用,外形尺寸与预制梁外形保持一致,以便密贴,模板用对拉螺杆套PVC硬塑料管拉紧加固固定,在立模前调整好钢筋的位置并垫好保护层垫块。特别对横隔板两侧堵板加固要牢固,避免出现涨模及漏浆等现象。模板在安装前涂刷专用脱模剂,涂刷时要轻、薄、均匀,以保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联系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时及时纠正。4.2.1.5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再次冲洗灰尘和湿润混凝土接触面,在混凝土布料前半个小时前用吹风机将表面积水吹掉。2、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到桥上,使用吊车配合吊斗进行浇筑。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法。浇注混凝土前检查模板、钢筋的位置、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确保其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浇筑时注意防止漏振过振,要保证层与层之间的联结。混凝土浇筑要求:模板支立完毕,经检查无误后,即可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内的污物。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Ocm的距离。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每一处振动时,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采用平行式或梅花式,振捣时间控制在20s30s为宜,同时现场准备备用振动器,万一出现故障,可以迅速更换。4.2.1.6拆模养生碎施工完毕,为防止早期收缩出现裂缝,在碎振捣完成并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在碎初凝前掀开塑料薄膜进行第二次收浆抹平,以控制平整度及防止出现裂缝。收浆完毕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定时洒水养生,保证件表面湿润。非承重侧模板在碎强度达到2.5MPa后可以拆除摸板,承重底模必须在碎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后才可以拆除摸板。碎在拆模时应注意模板碰撞碎表面,防止发生掉块、掉角或擦伤碎表面现象。拆模时桥下应设专人,防止模板坠落造成人员伤害。碎在浇筑完毕后,应洒水养生,保持碎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土工布难以覆盖的部位,可贴塑料薄膜保水,养护天数不得少于7d。4.2.2湿接缝施工4.2.2.1钢筋安装绑扎首先对湿接缝钢筋进行调直和除锈处理,采用钢丝刷对钢筋表面的浮锈进行清理,并将钢筋调到设计的位置,且使对应钢筋位置在同一轴线上。钢筋加工时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必须位于同一直线上;钢筋主筋采用手工电弧焊连接,主要焊接方式为搭接焊,横隔板位置钢筋相连时采用帮条焊。钢筋焊缝长度要求为:单面搭接焊NloCI,双面搭接焊N5d,箍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三35山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因接触不良而烧伤主筋。4.2.2.2模板安装湿接缝模板采用悬吊模板方式,模板厚度15mm,宽度120cm的竹胶板,纵向用5*5Cm方木设4道背楞,间距30cm,横向用长120Cm的5*5Cm方木间距50Cm设横向背楞,顶板上用两排10螺杆兜底吊住横向背楞,横担方木为8*8方木(或者两根22的钢筋),单根长150cm,间距为50cm,拧紧螺杆保持模板与预制梁翼缘密贴不漏浆。同时在模板与梁体接触处布设海绵条,避免浇筑时漏浆。模板之间拼接严密、接头平滑、无错台。支立完成后检查相邻两块模板之间接缝是否严密。采用在边侧设海绵条或用胶带纸粘贴的方式确保不漏浆。拆除模板后将模板表面的残留件以及油污等杂质清除。下次安装时彻底清洗除锈后再刷脱模剂。4.2.2.3混凝土浇筑湿接缝碎浇筑之前先使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拌制水泥净浆涂刷在两侧梁老碎上,并注意每次涂刷长度不得超过5米,防止因与碎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净浆晒干,湿接头张拉后再浇筑剩余1/2孔的碎。湿接缝碎的浇筑顺序为:自跨中向两支点对称浇筑。碎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再由搅拌车运输至现场,吊车配合吊斗进行浇筑。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同时要特别注意新老碎接触面处理,以防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要求:模板支立完毕,经检查无误后,即可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内的污物。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Ocm的距离。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每一处振动时,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采用平行式或梅花式,振捣时间控制在20s30s为宜,同时现场准备备用振动器,万一出现故障,可以迅速更换。4.224拆模养生碎施工完毕,为防止早期收缩出现裂缝,在碎振捣完成并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在碎初凝前掀开塑料薄膜进行第二次收浆抹平,以控制平整度及防止出现裂缝。收浆完毕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定时洒水养生,保证件表面湿润。非承重侧模板在碎强度达到2.5MPa后可以拆除摸板,承重底模必须在碎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后才可以拆除摸板。碎在拆模时应注意模板碰撞碎表面,防止发生掉块、掉角或擦伤碎表面现象。拆模时桥下应设专人,防止模板坠落造成人员伤害。碎在浇筑完毕后,应洒水养生,保持碎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土工布难以覆盖的部位,可贴塑料薄膜保水,养护天数不得少于7d。同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初凝后及时进行拉毛。4.2.3墩顶现浇连续段施工4.2.3.1安装永久支座模板支座模板采用竹胶板,以便加工成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的模板。安装模板时,要确保模板底部与支座顶面相平,用对向木楔打紧固定,以便拆除。永久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用海绵条夹紧,以防止漏浆。4.2.3.2钢筋、钢束安装现浇段预应力束管道与预制箱梁的对应束管道顺接,并确保连接可靠,不漏浆;现浇段处纵向连接钢筋的焊接宜左右、上下对称进行,以免焊接温度引起箱梁端部变位。两梁端部伸出的预留纵向钢筋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彼此焊接。首先对梁体伸出钢筋进行调直和除锈处理,采用钢丝刷对钢筋表面的浮锈进行清理,并将钢筋调到设计的位置,且使对应钢筋位置在同一轴线上。钢筋加工时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必须位于同一直线上;钢筋主筋采用手工电弧焊连接,主要焊接方式为搭接焊,横隔板位置钢筋相连时采用帮条焊。钢筋焊缝长度要求为:单面搭接焊Nlod,双面搭接焊N5d,箍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三35d;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因接触不良而烧伤主筋。4.2.33安装侧模现场技术员对梁板钢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应的施工资料,请内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施工。连续段外侧模采用竹胶板,做成同边梁外侧模板相同的形状、尺寸,靠支撑在盖梁上的斜撑固定;横隔梁侧模、底模采用竹胶板后面加10*10方木组成定形,对拉杆固定。横隔梁下侧对拉杆的位置即为底模方木底的位置。4.2.3.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至现场,倒退溜放入模,人工控制入模位置和入模速度。混凝土分层浇注,分层振捣,每层30cm。碎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尽量采用小的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不得触及波纹管,所有振捣时间的控制均以碎面不再下沉且碎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原则。现浇段混凝土石子粒径不大于2cm,混凝土按设计和规范规定掺高效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坍落度控制在1216cm。浇筑每段碎在抹面时,应注意控制碎顶面平整度。现浇段浇注完成定浆后,应及时收浆、抹面,并控制好碎顶面平整度,做好拉毛处理。混凝土浇筑要求:模板支立完毕,经检查无误后,即可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内的污物。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Ocm的距离。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每一处振动时,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采用平行式或梅花式,振捣时间控制在20s30s为宜,同时现场准备备用振动器,万一出现故障,可以迅速更换。4.23.5拆模养生碎施工完毕,为防止早期收缩出现裂缝,在碎振捣完成并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在碎初凝前掀开塑料薄膜进行第二次收浆抹平,以控制平整度及防止出现裂缝o收浆完毕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定时洒水养生,保证件表面湿润。非承重侧模板在碎强度达到2.5Mpa后可以拆除摸板。碎在拆模时应注意模板碰撞碎表面,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