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筑牢安全防线共建平安校园.docx
-
资源ID:1369321
资源大小:12.0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筑牢安全防线共建平安校园.docx
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筑牢安全防线,共建平安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是师生安心从教、静心求学的基本保障。本学期,我校坚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精致育人”理念,从责任落实、隐患整治、安全教育等方面发力,推动校园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从经验管理”向“科学治理”升级,全力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建强责任体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安全管理的关键在责任,核心在落实。我们通过织密责任网络、完善制度流程,让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每一个岗位有责可担。在责任体系构建上,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委员会,搭建“校级统筹一部门协同一岗位执行”三级管理架构,把安全责任细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制定校园安全岗位责任清单时,我们结合不同岗位的实际特点,梳理出12类68项具体职责。比如保安岗,不仅明确了每日8次定时巡逻的路线,还细化了教学楼出入口、学生宿舍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检查标准,像晚自习后要重点查看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是否正常;食堂管理员的工作清单里,除了每餐次食品留样的温度、重量,还包括食材进货查验记录、餐具消毒时间等12项数据,确保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班主任则承担起班级安全“网格员”的职责,每周要对教室门窗、桌椅、电器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松动的插座、损坏的储物柜等隐患,及时通过电子台账上报,让班级安全管理无死角。制度流程的标准化是责任落实的保障。我们修订了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手册,把火灾、踩踏、恶劣天气等12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绘制成简单明了的操作流程图,比如火灾处置从“报警一疏散一扑救一清点”每个步骤都标注清楚谁来做、怎么做。同时编印了安全管理工作指引口袋书,里面收录了门卫管理“五个必须”(必须查验访客证件、必须登记入校信息等)、实验室操作“七步规范”(从试剂领取到废液处理的全流程要求)等实操内容,方便教职工随时查阅。为了让制度真正入脑入心,我们通过晨会学习、教研组讨论等方式组织教职工学习,本学期开展了2次安全制度考核,所有教职工都顺利通过,大家对“什么该做、怎么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二、抓实隐患整治,筑牢全周期安全防线隐患排查整治是安全工作的“先手棋”。我们坚持“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建立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在排查机制上,我们构建了“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季度会诊”的三维立体模式,确保隐患排查无盲区。日常巡查由值周教师分工负责,每天对教学区、运动区、宿舍区等8大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启用了智能巡检系统,值周教师发现问题后,用手机拍下照片、标注位置和具体情况,实时上传系统,避免了以往纸质记录容易遗漏、滞后的问题。专项检查则聚焦重点领域,每月针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体育器材等开展检查,本学期排查出配电箱线路老化、灭火器压力不足等隐患27处。考虑到有些专业问题需要更权威的判断,我们每季度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开展“专家会诊”,比如食堂燃气报警装置灵敏度不足、实验室通风系统运行不畅等5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都是通过专家指导解决的,让隐患整治更精准。为了确保隐患整改不打折扣,我们运用“校园安全隐患管理平台”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巡查人员通过手机APP上报隐患后,系统会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自动分配给相应的整改责任人,并设置预警时限:一般隐患设为黄色预警,要求3日内整改;紧急隐患设为红色预警,1日内必须处理。整改过程中,责任人要定期上传整改进度,完成后提交验收申请,由专人核查通过后才算闭环。比如9月份发现操场塑胶跑道有两处破损,可能导致学生摔倒,系统当天就把任务派给了总务处,维修人员第二天就进场施工,3日内完成了翻新,还上传了验收照片,整个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电子档案,方便后续查阅。本学期,全校隐患整改及时率达到98.6%,基本做到了“小隐患不过夜,大隐患限时改”。三、深化安全教育,提升师生防护能力安全意识的培养和防护技能的提升,是校园安全最坚实的“人防”屏障。我们通过课程化、沉浸式的教育方式,让安全知识融入日常,让防护技能成为本能。在安全教育课程化方面,我们构建了“三维五阶”课程体系,横向覆盖交通、消防、食品、网络等8大领域,纵向则根据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阶梯式的内容。低年级学生以体验为主,开展“安全童谣传唱”“应急电话模拟拨打”“安全标志认一认”等活动,比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知道遇到陌生人搭讪该怎么办;中高年级则侧重实践和探究,组织“校园安全辩论赛”“灾害应急方案设计”“家庭逃生路线绘制”等活动,让学生在思考和动手过程中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开发了校园安全微课程系列视频,每集约5分钟,内容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雷雨天气避险技巧”等,每周在校园电视台播出,学生利用课间就能轻松学习。同时,我们把安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比如语文课结合安全主题的课文开展讨论,科学课讲解火灾中的化学反应,让安全知识自然渗透。在实战演练方面,我们创新形式,打破”提前通知、预设场景”的模式,开展“双盲演练”,让演练更贴近真实情况。11月9日课间操时间,校园里突然响起消防警报,教学楼走廊还释放了无毒烟雾,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老师们迅速组织学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整个过程只用了3分20秒,比上学期的演练提速了40秒。演练结束后,我们马上组织复盘,分析撤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低年级班级在楼梯转角处稍显拥挤,随后调整了疏散顺序,让高年级学生先通过转角,再引导低年级学生跟上。除了消防演练,我们还结合季节特点开展其他演练:春季流感高发期,组织疫情防控演练,让师生熟悉测温、消毒、隔离等流程;汛期来临前,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教学生如何应对积水、内涝等情况。本学期共开展各类演练12次,参与率100%,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明显提升。四、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共治共享格局校园安全不是学校“单打独斗”就能做好的,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家校社”协同的安全防护网。我们建立了家校安全共育机制,每学期召开2次家长会,专题讲解校园安全管理措施和家庭安全教育要点;通过家长群推送家庭安全提示,内容包括周末出行交通安全、居家用电安全等;还邀请家长担任“安全监督员”,参与食堂食材验收、校园安全巡查等工作,本学期有30余名家长参与监督,提出合理化建议18条。同时,我们积极联动社会资源,与辖区派出所共建“校园警务室”,民警每周到校开展1次法治安全教育,讲解防诈骗、防欺凌等知识;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度为师生开展1次急救技能培训,教大家如何处理外伤、进行心肺复苏等;还邀请消防员、交警等专业人士担任“校外安全辅导员“,走进课堂讲解专业知识,参与安全演练指导,让安全教育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本学期,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校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显著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细化管理措施,补齐薄弱环节,让安全成为校园最美的底色,为师生营造更安全、更安心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