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docx
某地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1 .某地市基本概况自然环境某地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某地市位于ZG东北平原中部,所辖区域处于东经124度18分-127度02分,北纬43度05分-45度15分之间,全市总面积20571平方公里,下辖朝阳、南关、宽城、二道、绿园、双阳6个区和榆树、九台、德惠3个县级市及农安县,总人口718万,城区人口310万。某地市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ZG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秀城市”之一,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技文化城”、“森林城”和“北方粮仓”之称。某地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ZG东北大平原腹地,地貌特点是远依山,近傍水,以平原的台地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第二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等八条江河流经境内;自然群落有森林、草甸、草原植物300余种,有野生动物34种,属森林草原过渡地带。辽阔某地大地,林网纵横,玉米遍野,是ZG的黄金玉米带。某地市的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区与西部平原千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干燥,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6.3度,最大积雪厚度可达22厘米,大地银装素裹;春秋短促,万象变幻;夏季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降水量522-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度。四季分明的气候,使某地有春的阳光之旅,夏的绿叶之旅,秋的果实之旅,冬的冰雪之旅,气候条件得天独厚。1)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38.O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630.3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550.4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IL8%、47.1%和41.l%o人均生产总值达至U18705元(按户籍年平均人口数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有所上涨。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比上年上升1%,其中,除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略有下降外,其他消费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2003年,继续以国有资本退出和破产重组为主要方式推进改革进程,共有20户市直国有企业实施了改革,其ZG有资本退出16户,实施破产4户。长拖集团、银龙集团、大政制药公司等大企业的改革工作也有了很大进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03年,全市开发各类用工岗位9.1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6万人,再就业政策扶持到位率达100%。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5513个,持证人员实现再就业23078人。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1万人,培训后就业2.1万人,就业率达到6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4%o2 )农业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1.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减少3.83%,优质专用玉米、大豆、水稻播种面积达68.3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1.7%。全年粮食总产量达至J67O万吨,比上年减少31.8万吨。全年农业总产值259.2亿元,比上年增长7.9%。“订单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订单种植面积达到50.7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45.8%。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畜牧业产值达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3.7%o畜禽产品产量全面增长,2003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48.3万吨,比上年增长8.6%。禽蛋产量35.1万吨,比上年增长7.1%。猪、牛、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0%和96%。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3972公顷,比上年增长46.0%o当年完成新育苗面积1058公顷,比上年增长4.0%。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新建续建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56亿元。3)工业和建筑业2003年,工业经济以壮大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四个主导行业为发展重点,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38.9亿元,增长21.0%o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8.8%,比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1亿元,增长30.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89.3%。大中型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利润92.6亿元,比上年会展经济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共举办会展活动85项,实现会展业直接收入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5亿元。特别是汽博会、农博会、雕塑展等重点会展活动档次进一步提升,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加快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SH效益。6)对外经济全市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7%0其中,进口36.7亿美元,增长127%;出口15.5亿美元,增长21.9%o在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1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7亿美元,减少13.2%;一般贸易出口14.3亿美元,增长28.7%。农副产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高新技术四大类骨干商品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外向依存度达到32.4%,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全年新批三资项目118个,其中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项目24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直接利用外资L7亿美元,下降48.7%o某地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某地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全年共审批三资企业84个,占全市审批项目总数的71.2%;利用外资5.8亿美元,占全市的77.4%,比上年增长26.l%o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继续展开。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8亿美元,外派劳务人员1.4万人。7)交通业和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64.5亿吨公里,比上年上升6.8%。其中:铁路331.0亿吨公里,比上年上升7.8%;公路33.2亿吨公里,下降L1%;民航2905万吨公里,增长18.4%。完成旅客周转量122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3%。其中:铁路81.0亿人公里,下降4.9%;公路24.1亿人公里,下降6.0%;民航16.9亿人公里,增长10.5%。邮电通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通信能力迅速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5.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全年特快专递127万件,增长33.7%;函件7930万件,增长L6%;包件85万件,增长28.9%。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93.5万门,比上年增长4.3%;市话用户发展到123.1万户,比上年增长17.7%;农话用户发展到29.1万户,增长33.5%。个人住宅电话已发展到122.4万户,比上年增长6.4%,占全市电话总数的80.4%。移动电话持续高速发展,年内新增移动中.话用户28.8万户.到2003年末已达279.8万户,比上年增长IL5%。全市电话普及率由上年的53.4部/百人提高到55.8部/百人(含移动电话)。到2003年末,互联网用户106036户、比上年增长8.l%o8)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o其中,上划Zy收入70.9亿元,增长23.3%;上划省级收入18亿元,增长20.8%;留用收入46.0亿元,增长21.5%。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改善,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地方财政支出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科技三项费支出增长8.9%,抚恤和SH福利救济支出增长57.6%,SH保障补助支出增长29.3%,城市维护费支出增长6.5%。市本级财政支出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o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1615.2亿元,比年初增长15.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10.8亿元,比年初增长9.0%;储蓄存款余额831.4亿元,比年初增长16.5%。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人民币)1629.6亿元,比年初增长9.0%o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91.9亿元,比年初增长3.2%;中长期贷款余额610.4亿元,比年初增长21.4%o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422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现金累计支出4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现金净回笼58.6亿元。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到2003年末,股票交易机构3个,股票交易网点34个。上市企业19个。开设股民账户67.8万户。全市有价证券成交总额719.5亿元,比上年增长8.8%o其中,股票交易成交额5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国债成交额157.1亿元,比上年下降10.9%;基金成交额6.1亿元,比上年下降41.9%o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承保总额2467.9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财产险保额2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寿险保额221.7亿元,增长26.7%。保费收入28.7亿元,比上年增长53.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9亿元,增长7.2%;人身险保费收入23.8亿元,增长68.6%o全年赔付总金额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人身险赔付金额L9亿元,增长L4%。9)城建、公用事业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我市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建设了“八路五桥,轻轨二期净月线、供水设施改造、雕塑公园等工程,极大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全年完成道路新建和扩建面积113.3万平方米。到2003年末,全市铺装道路总面积达1722.6万平方米,铺装道路长度达1254.9公里。公用事业全面发展,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水厂日综合生产能力达115.6万立方米,规划区使用自来水人数达239.2万人。全市人工煤气和天然气供气总量分别达到18831和14100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达67870吨。市区使用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户数达82.1万户。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5895万平方米。全市拥有营运公共电、汽车3681辆,运营线路网长度1161.1公里。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03年末,全市园林绿地面积达581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1622.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666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9%。10)科技、教育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市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发展计划723项。其中:国家级计划项目133项,省级计划项目315项,市级计划项目275项。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全年专利申请量由上年的1861件增加到2689件,增长44.5%。全年通过鉴定、验收和认定的科技成果376项,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励成果95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奖励94项。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到2003年末,在全市各级各类科技人员中,“两院”院士24人,享受gwy及某地市人民ZF特贴人员累计达到441人。全市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97个。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机构74个,SH科学与人文领域研究与开发机构17个,科技信息与文献领域机构6个技术成果交易日益活跃,全市技术开发、咨询、转让等服务机构发展到2527户,技术成果交易额达5.8亿元。市科技管理部门共投入科技经费2827万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