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对人有礼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369118
资源大小:21.1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对人有礼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对人有礼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对人有礼貌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中的第3课,本单元分别对学生的作息、饮食、言行举止、游戏四个主要生活内容的习惯养成加以教育指导。本课的“懂礼貌”“与同伴友好相处”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道德修养”核心素养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是“入学教育”学习主题的重要内容。本课关注学生懂礼貌的言行习惯,设置了两个递进板块,分别是“礼貌暖人心”、“时时有礼貌”,共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礼貌暖人心”呈现了日常生活中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的四种典型场景,每一个场景都有不同代表的礼貌表现,接着本板块还呈现了有礼貌的其他行为表现形式,这既是继续进行对人有礼貌的方法指导,更是对“对人有礼貌,大家都温暖”情感的深入体验。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培养“时时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打下了认知和情感基础。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学校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的规现在很多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家教,大多数孩子都有礼貌,平时知道使用礼貌用语打招呼。但是对于礼貌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对于为什么要对人有礼貌的价值认知还不明确,且在生活、学习中,受到环境、网络视频和家长等影响,可能会有不文明言语和行为情况而不自知,还不能坚持在各方面做到言行有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需要通过具体的引导和教育来培养他们养成对人有礼貌的好习惯,对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构建更加和谐与友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三、目标确定:1 .学习礼貌用语,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礼貌用语。2 .理解礼貌待人的多种表现形式。3 .感受礼貌言行带给彼此的温暖,认同礼貌待人的积极意义,初步萌发尊老爱幼、友爱同伴的价值观。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1 .学习礼貌用语,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礼貌用语。2 .理解礼貌待人的多种表现形式。(2)难点:感受礼貌言行带给彼此的温暖,认同礼貌待人的积极意义,初步萌发尊老爱幼、友爱同伴的价值观。五、教学设计:环节一:回望言有“礼”的生活。1 .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主动和同学们挥手打招呼:“孩子们,大家上午好!”,引导学生积极回应。生打招呼积极回应。2 .提问:同学们,刚刚老师走进教师时热情洋溢地和大家打招呼的时候,你们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呢?生谈感受。3 .引出课题:对人有礼貌。4 .出示日常生活中礼貌行为和不礼貌言语的对比图,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哪种言语更易于人接受?为什么?生认真对比观察并思考,分享交流。5 .创设情境,以甜嘴冬冬的绘本故事呈现教材插图。师:冬冬在幸福小区里生活着,身边的邻居朋友见了他,都夸他是个好孩子。为什么大家都夸他呢?秘密就藏在这四幅图里,我们一起去探秘吧!生观察情境插图。6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片中冬冬对人有礼貌的举动,同桌间说说哪些行为是有礼貌的表现。学生分享反馈时,并引导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的价值和作用。生思考并同桌讨论、分享交流。教师小结:冬冬在不同的情况下说了对人有礼貌的话,做了有礼貌的事,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怪不得大家都夸赞他。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老师热情打招呼的言行,调动课堂氛围,由这个日常生活的细小行为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感受礼貌言行带来的温暖。接着创设甜嘴冬冬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教材四幅图中礼貌用语的典型场景,在同桌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明确对人有礼貌的言语表达。环节二:感悟言有“礼”的温暖。L师:同学们,我们再仔细看一看这几个情境图,更深的秘密还藏在里面没有被我们发现。出示情境一:在小区里的健身器活动区域,冬冬对比自己弱小的妹妹有礼貌的场景。提问:如果你就是冬冬,秋千那么好玩,你为什么不多玩一会儿?如果你是小妹妹,你遇到冬冬这样的大哥哥把秋千让给你玩,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生联系生活思考,谈想法和体会。预设L虽然秋千很好玩,我还想玩,但是妹妹也想玩,让给她先玩吧。预设2:我在公园里遇到过一个小哥哥,他把秋千让给我先玩,我感觉很开心,我对哥哥说了“谢谢哥哥”。教师小结:同学们身为冬冬,主动谦让,爱护幼小,很有礼貌。得到他人谦让时,你们会感到开心,感受到他人带来的温暖。2 .出示情境二:冬冬和妹妹放学回家后主动向家长礼貌问候的场景。提问:冬冬和妹妹放学回到家,主动和爸爸打招呼:“爸爸,我们回来啦!”其实,弟子规中有言:“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播放视频)每当你“出必告,反必面”时,家长是怎么做的?生观看视频,.联系生活思考,谈想法和体会。预设1:我爸爸妈妈会很放心让我出去玩。教师小结:出门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告诉父母平安回来了,会让父母感到放心,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3 .出示情境三:在小区单元门口,冬冬主动和王爷爷打招呼,并且非常有礼貌地让老爷爷先走。提问:冬冬是怎么称呼王爷爷的?王爷爷此刻内心会想写什么?教师小结:冬冬不仅言语有礼貌,还跟做了“请”的手势。尊重和关心邻长者,这也是有礼貌的举动。而王爷爷也因为受到尊重和关心内心温暖不已。生联系生活思考,谈想法和体会。4 .出示情境四:在小区的垃圾站旁,冬冬主动和环卫阿姨表达感谢的场景。提问:你身边也有这样为我们服务的人吗?你曾怎么对他们表达谢意?生联系生活思考,谈想法和体会。预设1:每次帮妈妈拿快递,快递员叔叔满头大汗,很辛苦,我会说“谢谢快递员叔叔,您辛苦了。”教师小结:轻轻地说一句礼貌用语,可以让许多默默无闻的服务人员、工作人员感到一阵暖流流入心间。5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平时生活中言有礼的经历。生回顾自己生活中有礼的经历。预设L放学的时候我们主动说“老师再见!”,老师也会跟我们说“再见”。6 .教师小结:友爱是相互的,温暖是彼此的,只有人人讲礼貌,关系才能更和谐,生活才能更美好。7 .教师播放懂礼貌儿歌视频。生跟唱儿歌。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教材四幅图片的情感体验和拓展,帮助学生学习礼貌用语范例,进一步理解礼貌用语的价值和作用。通过经验分享,链接生活,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同理心,引导学生理解礼貌是相互的,感受礼貌言行带给彼此的温暖。环节三:发现行有“礼”的动作。1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中有礼貌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行有“礼”的意义。师:礼貌的语言温暖着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校园。有时候,我们不用说话,同样能让周围的人感到温暖。生观察、分享交流。2 .引导学生分享课前发现生活中有礼貌的动作。师:请你拿出课前你们寻找并填写的“分享礼貌卡”,讲述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有礼貌动作。分享礼貌卡观察时间礼貌动作我来画生分享交流。预设1:我发现升国旗时,大家行注目礼、敬队礼,这是有礼貌。预设2:昨天大课间的时候,我发现同学把同桌的本子碰掉T,捡起来,他很有礼貌。3 .组织学生情境演绎生活中言行有“礼”的行为。生情景演绎。设计意图:本环节从探究教材四幅图片礼貌行为的心理活动,进一步理解有礼貌的意义所在。进而向生活延伸,发现更多有礼貌的行为,让学生理解到虽然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不同,但带给人温暖的情感确始终不变。最后通过情境演绎,让学生将温暖的语言和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六、板书设计:第11课对人有礼貌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 .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制定文明礼貌公约。2 .观察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是否文明礼貌,若有不礼貌言行,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委婉地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