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方案.docx
目录4工程概况14.1工程概述14.1.1承台工程概述14.1.2技术标准16施工方案26.1施工技术方案26.2施工工艺流程26.3施工方法36.3.1测量放样36.3.2基坑开挖36.3.3桩头处理56.3.4垫层施工56.3.5钢筋绑扎56.3.6模板安装66.3.7大体积碎温控76.3.8混凝土浇筑106.4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26.4.1承台钢筋施工注意事项126.4.2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126.5质量标准及检测136.6冬季施工措施146.6.1位养护146.6.2碎原材料要求146.6.3对拌和站的要求156.6.4碎的运输及进场检验166.6.5碎浇注164工程概况4.1工程概述本项目起讫里程为K25+000K34+740,全线共桥梁7座,其中特大桥3座,大桥3座,中桥1座,合计承台总数107个。4.1.1承台工程概述桥名类型数量备注(长X宽X高(m)(个)斜沟1#桥7.5*7.5*340斜沟2#桥9*5.7*1.52斜沟3#桥14.366*5.7*1.52斜沟4#桥10*5.7*1.519*5.7*1.52斜沟5#桥13.2*9.2*3.526冷却水管斜沟7#桥7.5*7.5*334合计1074.1.2技术标准1、承台施工前应进行桩基等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桩顶的混凝土面应按水平施工缝的要求凿毛,桩头预留钢筋上的泥土及鳞锈等应清理干净。施工范围内基础顶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并应将表面的松散层、石屑等清理干净。桩基必须深入承台IOCm。2、在模板安装前,应在基础顶面放出边线及轴线;对分节段施工的桥台,其首节模板安装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应严格控制。3、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干净。4、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直接倾卸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应故中断间歇时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5、承台施工时注意墩身预埋钢筋预埋位置,当墩身钢筋与承台钢筋有冲突时,可适当移动承台钢筋,以保证墩柱主筋位置正确。6、承台底设15C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末端伸出承台20cm。6施工方案6.1施工技术方案承台施工开挖采用明挖放坡法,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钢筋采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运输至现场绑扎。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一次性浇筑。6.2施工工艺流程承台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图6.2-1承台施工工艺流程6.3施工方法6.3.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结构物边线,划出开挖边线,做好桩标,并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控制桩。6.3.2基坑开挖开挖作业方式土方以机械作业为主,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人工辅助清槽,挖基坑弃土不得妨碍施工,要外运或远离坑边缘卸土,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开挖时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边坡坡度,基础埋置较深时,基坑边坡中部加设1.0米平台。基坑范围大于基础轮廓0.5m作为立模工作面。开挖至距基底20Cm时,采用人工开挖、修底。基坑开挖坑壁坡度详见下表:表6.3-1基坑坑壁坡度坑壁土类别坑壁坡度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荷载坡顶有动荷载砂类土1:11:1.251:1.5卵石、砾质土1:0.751:11:1.25粉质土、黏质土1:0.331:0.51:0.75极软岩1:0.251:0.331:0.67软质岩1:01:0.11:0.25硬质岩1:01:01:0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雨水冲坏坑壁,基坑顶四周应做好排水,截住地表水,基坑下口开挖的大小应满足基坑施工的要求;对渗水的地带,基底平面尺寸可适当加宽50Cm100cm,便于设置排水装置和安装模板;其它情况可放小、加宽尺寸,不设基坑模板时,按设计平面尺寸开挖。基坑施工示意图:安全护栏图6.3-1基坑开挖平面示意图图6.3-2基坑开挖横断面示意图基坑内排水采取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并由专人负责排除基坑积水,严禁积水浸泡基坑。基坑外排水采取在基坑开挖线以外5米范围内设置纵横向截水沟将地表水排入天然水沟。基坑防护:(1)基坑开挖结束后,在基坑坡顶边缘设置双横栏钢管防护栏(或成品防护围栏),立杆打入地面深度不少于500mm,防护栏埋设距基坑边缘不小于500mm,上横杆高度为1200mm,下横杆高度为600mm,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00Omm,防护栏杆外侧悬挂安全警示标识。(2)基坑内必须设置专用人员上下通道。(3)基坑外L5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不得停放机械。6. 3.3桩头处理在桩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桩基检测(桩基检测在桩头处理后进行)。破桩头前,在桩体侧面用红油漆标注高程线,以防桩头被多凿,造成桩顶伸入承台内高度不够,桩头嵌入承台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桩头凿除完毕后,将伸入的桩身钢筋清理整修成设计形状,复测桩顶高程。桩头凿完并自检合格后报与监理验收,待桩基资料,混凝土强度报告(7天),桩基超声波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碎垫层。7. 3.4垫层施工为防止承台在施工过程中地基下沉,须对基底进行必要的处理,处理的范围为结构物边线向外拓展20cm。先将桩头破除部分混凝土碎渣铺设在基坑底部,采用人工夯实的办法进行夯实,然后根据垫层设计厚度进行施工,作为结构物钢筋施工的底模板。施工时采用从一侧向另外一层进行,以便将积水汇到一起进行抽出,封底碎施工前现场技术人员认真检查基坑底标高,不得高于结构物底面高程,以保证封底碎厚度。封底碎施工时如有渗水,使用大功率水泵及时将基坑底部积水排出,以保证封底碎质量。8. 3.5钢筋绑扎在垫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垫层上放出中心和边线、钢筋骨架位置线,以及墩身钢筋预埋位置线等。并做好标志予以保护,作为钢筋施工和立模的依据。钢筋在进场后,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材料进场后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用方木垫起,工地临时保管钢筋时,应选择地势高,地面干燥的场所,根据天气情况,在雨天必要时加盖棚布。钢筋下料前,首先对施工图中各种规格的钢筋长度、数量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料,根据钢筋原材长度与图纸设计长度并结合规范要求,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钢筋损耗,合理搭配钢筋,错开接头位置,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绑扎前,对基坑进行清扫,对桩头清洗,桩基钢筋嵌入承台部分按设计要求做成倒喇叭型,底层、顶层及四周钢筋要进行点焊,加强骨架的稳定,钢筋间距、搭接长度均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绑扎完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方可关模。钢筋绑扎时,钢筋保护层垫块支垫牢固,侧壁钢筋和架立钢筋一次绑扎到位,绑扎底层和侧壁钢筋时绑扎铅丝头应伸向结构内部,不得伸入承台底部和周边外部,以减少混凝土腐蚀通道,特别注意绑扎质量,严格控制侧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适时做好墩身钢筋的预埋及各类预埋件的施工,预埋钢筋的平面位置、间距、标高应埋设准确,同时控制好竖向主筋的垂直度。9. 3.6模板安装为了确保外观质量,模板委托钢构件专业厂家制作,模板采用大刚度大块钢模板,其刚度、强度、稳定性顺直度和接头平整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模板施工应遵循以下原则:a.模板进场后需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b模板安装前,需进行模板打磨,清除表面污迹、铁锈,然后均匀涂脱模剂;c.模板安装前测量放样,确保无误后进行立模,模板安装误差满足相关规范要求;d.模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接缝严密,模板连接、拉杆及拉杆螺栓安装齐全,拧紧;e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看管确保模板无移位和变形。模板拼装时应注意保证拼缝的密封性和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防止漏浆和露筋。模板与垫层接触面用砂浆封模板接缝严密,满足混凝土浇筑时水泥砂浆不得流失。确保混凝土外表美观。模板架立完成后,要进行标高、平面轴线的复测,要求模板安装标高偏差控制在±15mm以内,内部尺寸偏差控制在±30mm以内,轴线偏位控制在15mm以内,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6.3.7大体积碎温控6.3.7.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为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性能,控制混凝土温差裂缝及干缩裂缝,需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1水泥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品种。2、骨料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洁净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具体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3、外加剂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掺入少量外加剂,可以节约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6.3.7.2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1、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非常重要。相同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的温升值要比入模温度低的大许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在炎热气候下不应超过28,冬季不应低于5。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通过测量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可以估算浇筑温度。若浇筑温度不在控制要求内,则应采取相措施。夏季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的措施有:a.水泥使用前应充分冷却,确保施工时水泥温度W50C。搭设遮阳棚,堆高骨料、底层取料、用水喷淋骨料。b.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35o为此,应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采用夜间浇筑。当浇筑温度超过28,应采用拌和水加冰措施。当气温高于入仓温度时,应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减少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混凝土输送管外用草袋遮阳,并经常洒水。混凝土升温阶段,为降低最高温升,应对模板及混凝土表面进行冷却,如洒水降温、避免暴晒等。冬季施工如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为防止混凝土受冻,采取拌和水加热及运输过程的保温等措施。浇筑完成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电热毯+棉被的方式进行保温。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并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6.3.7.3内部降温利用循环冷却水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即采用内部降温法进行温度控制。(1)承台冷却水管布置根据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分布特征,冷却水管采用外径40mm,管壁厚2.5mm的薄壁钢管,两相邻平行冷却水管拐角处以R=O7m圆弧过渡。冷却管安装时注意水管质量并将接头处固定牢固,安装完毕后通水检查。(2)冷却水管安装冷却管绑扎在相邻的钢筋上,每层的高度和平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冷却管在埋设和浇筑碎过程中应防止堵塞、漏水和震坏。冷却管的进水口用胶管与水泵连接,冷却管出水口用胶管引出延伸至蓄水源。承台内部冷却循环水管接头采用外套塑料胶管绑扎连接。为验证冷却管是否漏水,避免通水时漏水影响混凝土质量或导致堵管影响通水效果,在承台混凝土浇筑前要做试通水检查。并准备适量的止水胶带和塑料胶布,对于漏水的地方进行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避免振动棒振击冷却管,以免导致冷却管漏水,若出现冷却管受损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未处理完毕不可继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3)冷却水管工作方式在承台混凝土中埋设循环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在水管中的流动带走混凝土内部部分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冷却管自浇筑碎时通入冷水,并连续通水15天,出水口流量Io-20Lmin,进水水温与碎内部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