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开展服务企业用工工作情况汇报.docx
市人社局开展服务企业用工工作情况汇报为全面贯彻落实XXX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XXX部署要求,我局立足XX实际,切实发挥部门职能,着力加强援企稳岗工作,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现将我局今年来开展服务企业用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目前,XX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XX家,其中经人社部门审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的人力资源机构备案XX家,取得劳务派遣许可证的公司XX家,劳务派遣备案XX家,公共就业机构XX家,公共人才机构XX家。据人口普查统计,我市16-60岁劳动力共有XX人,其中男性XX人。XX年根据上级下达XX年招聘会任务数XX场的要求,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各类招聘会活动XX场,XX场为网络招聘会,XX场现场招聘会。招聘企业共XX多家次,提供岗位数XX个次,需要招聘人数XX多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XX余人次,企业成功招聘XX余人,其中普工XX余人,管理人员XX余人,技工XX余人。招聘会派发春风卡等宣传资料XX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X%,控制在XX%以内。二、工作措施(一)强化精准对接,加强对企业和员工的“点对点”服务局及时抽调精干力量,利用各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平台、服务企业用工微信群、企业监测群等平台,动态跟踪企业用工情况。通过“点对点”精准服务,全面收集各类企业用工需求,特别是针对XX市重点企业,摸清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用工需求,对全市XX家规上企业的确定服务专员定期跟踪。据统计,7月新招XX人,用工缺口XX人。同时,7月20日对XX市四上企业进行用工需求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季节性用工需求,如XX企业在X月份有XX人的临时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XXX岗位。二是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在摸清企业用工底数的基础上,我局建立了详细的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对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台账内容包括企业名称、行业类别、用工需求人数、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信息,为后续精准对接和招聘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还定期对用工需求台账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三是开展“点对点”招聘服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台账,我局积极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点对点”招聘服务。针对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我们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直播带岗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精准对接平台。例如,为解决重点企业名称的用工难题,我们于X月X日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吸引了XX余名求职者参加,最终成功招聘XX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用工压力。(二)拓宽招聘渠道,多措并举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一是举办各类招聘会。按照上级下达的招聘会任务数要求,我局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各类招聘会活动。其中,网络招聘会8场,现场招聘会1场,南粤家政类招聘会1场。通过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人岗匹配。在招聘会现场,我们还设置了政策咨询台,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政策,提升就业能力。二是加强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鼓励其为企业提供招聘、培训、劳务派遣等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我们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称等多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企业参加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的各类招聘活动,拓宽企业的招聘渠道。同时,我们还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大对我市企业的服务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三是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为解决我市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局积极组织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我们与周边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地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举办劳务对接活动等方式,引进外地劳动力来我市就业。例如,我们与劳务输出地名称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当地的招聘会和开展劳务对接活动,成功引进了XX余名外地劳动力来我市就业,有效缓解了我市企业的用工压力。(三)加强技能培训I,提升劳动力就业能力一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我局积极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我们开设了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XX个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培训人数达XX人次。通过培训,学员们掌握了实用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为实现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实施“订单式”培训。针对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和技能标准,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组织学员参加培训I,培训结束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就业。例如,我们与重点企业名称合作开展了工种名称“订单式”培训,培训学员XX人,培训结束后全部输送到该企业就业,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三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为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我局加强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我们与培训机构名称等多家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培训设备和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我们还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培训效果等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四)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助力企业稳定发展一是落实社保费减免政策。为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我局积极落实社保费减免政策。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社保费减免,累计减免社保费XX万元,惠及企业XX家,职工XX人。通过社保费减免政策的落实,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发放稳岗补贴。为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我局积极发放稳岗补贴。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按照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一定比例给予稳岗补贴。今年,我们共发放稳岗补贴XX万元,惠及企业XX家,稳定就业岗位XX个。通过稳岗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励了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促进了就业形势的稳定。三是开展企业用工监测。为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我局建立了企业用工监测制度。通过定期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我们选取了XX家重点企业作为用工监测样本企业,每月定期收集企业的用工数据和用工情况,及时分析企业用工变化趋势,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三、存在问题在服务企业用工工作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劳动力资源不足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不断增加,而本地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由于我市地处偏远地区,对外地劳动力的吸引力不足,跨区域劳务协作的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二)劳动力素质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部分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而我市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求职者虽然有就业意愿,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求职者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人岗匹配难度较大。(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不均衡目前,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少,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不均衡。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难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用工需求。同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够紧密,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促进就业和服务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以上问题,我局将采取以下措(一)加大劳动力资源开发力度一是加强劳动力资源调查。通过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全面掌握我市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结构、技能水平等信息,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为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提供依据。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我市就业创业。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引进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外地劳动力,通过跨区域劳务协作,缓解本地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一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密切关注企业用工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增加企业需求量大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优秀培训师资、加强现有师资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确保培训质量。三是推广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鼓励企业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三)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扶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对服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政策倾斜。二是加强行业监管和指导。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制度,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经营行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健康发展。三是搭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对接平台。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开展对接活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综上所述,我局在服务企业用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