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五好关工委”自查报告.docx
学校“五好关工委”自查报告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区教育局关工委和镇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五好关工委”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现将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汇报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工作基础关工委工作的有序推进,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我校始终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在领导机制方面,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德育处、教务处负责人及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关工委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成员、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每学期初,领导小组都会专题学习上级关工委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共同研究制定关工委年度工作要点,确保工作方向与学校育人目标一致。学期中通过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及时梳理进展、解决问题;学期末组织总结会,提炼经验并调整下阶段计划,形成“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总结”的闭环管理。在机构建设上,我校关工委成员涵盖了在职教师、离退休老同志、社区代表等多方力量,其中离退休教师占比达40%,他们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支撑。为便于开展工作,学校专门划分了关工委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虽然学校经费紧张,但仍优先保障关工委工作所需的活动经费,每年从公用经费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开展主题活动等,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二、建强工作队伍,凝聚育人合力建设一支稳定高效的工作队伍,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我校注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了专兼结合、老少互补的工作团队。在职教师队伍是关工委工作的中坚力量。我校挑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参与关工委工作,将关工委任务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德育处定期组织关工委成员与班主任开展座谈交流,分享工作心得,将学生思想动态、行为习惯等问题纳入共同研讨范围,使关工委工作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形成联动效应。“五老”人员是关工委工作的宝贵资源。学校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积极邀请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的退休教师、老干部加入关工委队伍,目前已有12名“五老”人员常态化参与工作。他们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通过专题讲座、个别谈心等方式,向学生讲述革命故事、传授学习方法、引导行为规范,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学校定期组织“五老”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当前教育形势和青少年特点,提升工作针对性。三、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教育实效我校关工委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围绕理想信念、传统美德、行为规范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活动。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祭扫,邀请老战士讲述革命历史,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感悟爱国情怀;国庆节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常态化宣传党史、新中国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关工委联合德育处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活动,组织“五老”人员与教师共同编写学生行为规范三字经,通过晨读、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熟记于心。此外,“五老”人员还不定期走进校园,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就餐秩序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联合社区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责任感;组织参观当地科技馆、博物馆,邀请行业前辈进校园讲述奋斗经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动力。同时,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对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由关工委成员与教师共同结对帮扶,通过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物质帮助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四、完善保障措施,促进常态长效为确保关工委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我校从制度、经费、阵地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制度保障上,制定了关工委工作制度“五老”人员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成员职责,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将关工委工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激发教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在经费保障上,尽管学校经费紧张,但始终优先保障关工委工作需求,每年从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购买活动器材、学习资料,支付“五老”人员交通补贴等,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支持,与当地企业、爱心人士建立联系,为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在阵地建设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设立关工委办公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为“五老”人员开展工作和学生参与活动提供便利。定期更新阅览室的书籍,增添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红色经典、科普读物等,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关工委在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动形式不够丰富、“五老”人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今后,我们将继续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推动我校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