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实战、桌面演练评估要点、评估报告格式、评估意见.docx
-
资源ID:1368012
资源大小:39.8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震应急实战、桌面演练评估要点、评估报告格式、评估意见.docx
附录A(资料性)地震应急实战演练评估要点地震应急实战演练评估要点包括演练策划、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等方面,可根据演练实际情况,制定评估要点。地震应急实战演练评估要点参考模板见表A.1。表A.1地震应急实战演练评估要点表序号评估指标评估内容一级二级1演练演练目标演练目标简明、合理、具体、可量化和可实现2演练目标设定坚持任务牵引,检验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工作、救援队伍能力以及应急机制的有效性3情景设定演练构想符合地震灾害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充分考虑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设定各事件的发生与持续时间4演练情景设计全面,涵盖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关键要素,详细描述灾情信息、影响范围、发展态势、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等5演练场景构设合理,依据地震灾害发展的逻辑顺序,合理安排不同场景的出现时机和地点6演练科目设置符合地震应急救援实际,有利于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7演练流程设定科学,各环节、各科目衔接紧密,明确规定每个环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各科目之间的转换条件8演练组织成立演练组织实施机构,并将主要相关方纳入,明确各项工作职责、进度安排等9组织专业人员提前现场踏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为演练人员开展演练前风险提醒10通过召开协调会等方式同步相关信息,确保相关方协同推进、相互支撑11邀请专家顾问进行演练策划,并针对安全保障进行指导12划邀请相关媒体进行演练活动宣传报道13组织参演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岗位实操训练,确保参演人员充分了解演练规则、任务角色等内容14演练保障演练保障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合理确定人数,确保满足演练的各项保障需求15演练保障经费充足,使用科学合理、节约高效16演练场地选择符合情景设计,现场条件满足演练要求17演练物资管理使用科学、规范,满足演练需要18通信保障措施2种以上,并有备份通信手段19演练安全保障措施到位,满足安全要求20演练文件编制工作方案、演练脚本、宣传方案、保障方案、观摩手册等演练文件21演练文件内容通俗易懂、格式规范,各项附件项目齐全、编排顺序合理22制定演练应急预案和安保方案,防范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提前告知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人员以避免造成或产生安全隐患23演练文件起草完成后,按照相关要求论证或评审,报请有关领导审批24演练文件印发至演练对应的各部门,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培训25演练震情信息报告与发布地震速报基本参数(发震时刻、震中坐标、速报震级和震源深度)信息是否完备26地震速报基本参数的表述(格式、小数位数、单位等)是否符合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27震中参考地名的命名是否符合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28震情信息发布(初报、正式报)是否符合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的时间要求29震情信息发布的内容和样式是否符合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30响应启动响应启动流程(接警、报送、研判、启动等)是否符合预案要求31响应启动级别是否符合预案要求32响应启动时效性是否符合预案要求33头力也响应启动后相关人员是否都通知到位34响应启动后相关人员是否按照时间要求到达各自岗位35指挥决策是否能够根据地震等级成立对应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设置与应急预案是否一致36指挥部各成员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到位,按照实际身份参加演练,分工明确并各司其职37指挥部能否结合灾情快速评估和现场信息科学准确、动态地研判灾情38指挥部能否结合灾情评估结果和当地特点快速提出救援力量需求和调配方案39指挥部能否结合灾情评估结果和当地特点快速提出救灾物资需求和调配方案序号评估指标评估内容一级二级40应急指挥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内容是否有预见性、科学可行41信息报送是否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件信息,是否有内部信息通报系统并能及时投入使用42信息报告程序(首报、续报及终报)是否规范,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件信息,并持续更新43信息报送内容是否符合预案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如时间、地点、伤亡情况、采取措施等44是否能够快速地向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地震灾情及抗震救灾工作信息45现场指挥部搭建及运行指挥部组建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包括组织架构的完备性和工作组牵头单位职责落实及成员单位人员到位、责任落实情况等46指挥部实体化搭建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包括指挥部选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情况,办公环境和办公设备支撑、运行情况,信息管理、网络通信环境,会议保障、新闻发布保障,后勤保障措施及安全管控等情况47指挥部各工作组设立与运行是否科学协调,主要包括工作组设立及任务职责分工情况,工作组牵头单位职责和参与单位配合情况,各工作组统筹、协调、配合工作情况等48避险疏散地震应急避险疏散通道与疏散场地准备情况,设立醒目的标志和路线标识,避开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的隐患位置49地震应急避险疏散的科目内容设置的完整性,避震、疏散时各自的岗位、位置、工作内容、操作程序、安全职责50参演人员对避险关键环节的熟悉度,包括避震原则、躲避环境、躲避姿势等关键环节,疏散路线和避险地点选择的合理性,环境的安全性,动作的规范性51对地震应急疏散关键环节的掌握情况,疏散转移路线和场地选择的科学合理性,疏散转移组织管理时间及有序程度,重点环节的把控程度,引导员设置在易发生危险处,到达疏散场地后,立即清点人数,确保无人遗漏,疏散后对建筑物采取临时封闭措施,防止人员擅自进入52疏散路线和避险地点选择的合理性53先期处置是否快速高效地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互救54能否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并实施交通管制55能否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并实施社会治安维稳56能否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并实施基础设施抢修保通57能否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并实施重点目标保护58应急通信是否建立现场指挥部多信道多方式通讯保障体系59是否实现各级指挥系统视频会议跨网融合的多方协同60是否建立灾区全时程移动保障61是否建立前突人员单兵通信保障手段62是否建立灾情速报通信保障的机制63人员搜救是否具备使用独立装备设备和现场后勤支持,同时对两个相隔较远的场地开展作业的能力64能否与其他救援队伍联动作业,形成合力65能否根据前方工作场地信息选择和携行合理的搜索、营救、医疗、保障等相关装备设备66是否在作业现场设立警戒线、设备集结区、紧急集合点等重点区位,并动态追踪队员行动67是否根据实际需求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装备(PPE),设置安全员68是否利用标识标记系统和声音信号动态控制行动程序69是否采用监测和传感装置(电控和(或)非电控)建立建筑结构位移监测系统70是否结合指挥和救援要素,综合采用人工搜索,光学、声学、电磁波学搜索仪器,搜救犬等方式搜寻和定位受困人员位置71是否能够使用救援装备从各方向对建筑结构构件进行快速和安全破拆72是否能够使用救援装备对木材、金属、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件进行切割73是否能够使用气动、液压等驱动的救援装备和大型机械对建筑结构构件进行移位74是否能够使用叠木、门窗、垂直、斜向、水平等支撑类型稳定加固受损建筑结构,并对结构进行风险评估及稳定性监控75是否能够搭建垂直升降、水平通过等绳索救援系统,并制定行动计划,全程监控风险76是否能够判断建筑物破坏形式和安全性77受灾群众安置安置区搭建选址是否符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安全性要求78安置区是否按需配备帐篷、折叠床、棉被、方便食品、饮用水等必要生活救灾物资,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是否得到保障79安置区是否符合安置点搭建标准,具备防雷、防漏电、排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功能80安置区管理是否规范,安置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配置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序号评估指标评估内容一级二级81应急、公安、民兵等队伍是否按照职责,做好秩序维护,消防隐患排查等工作82医疗卫生人员是否开展环境消杀、医疗巡诊等工作83是否对有需求的群众开展心理辅导84安置区是否发布最新灾情信息85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对受伤人员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先期医疗救护措施,并及时联络了医疗救护机构86评估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出血情况评估:a)气道是否通畅;b)循环是否稳定;C)神经功能是否受损87评估是否有其他暴露的伤情:a)评估受伤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b)是否有内脏、颅内出血;c)是否有挤压伤综合征88评估是否有气性坏疽89是否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90评估是否有水源污染;是否有食物污染;是否做好灭蝇、灭蚊、灭鼠措施91灾民中是否有不明原因发热、皮疹92气性坏疽患者是否已做好严格消毒、隔离;救援人员在处理有传染病风险的伤员或尸体时是否做好防护93基础设施抢修是否及时、准确、动态掌握地震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损坏情况94是否明确各单位的抢修任务分工、完成时限、标准要求等95是否统筹协调相关力量资源,组织实施抢修保通作业96专业抢修人员是否及时到达现场,人员装备是否满足需求97是否按时按要求完成抢修任务98次生灾害防范与处置是否了解地震次生灾害的类型,包括自然层面的地震次生灾害(堰塞湖、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和社会层面的地震次生灾害(交通瘫痪、煤气管道破裂形成的火灾、下水道损坏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电讯设施破坏造成的通讯中断,还有瘟疫流行,工厂毒气污染,医院细菌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等)99是否了解各类型地震次生灾害的防范措施100是否掌握各类型地震次生灾害的紧急处置行动和方法101能否采取措施阻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或减小地震次生灾害的影响102灾害调查评估是否制定调查计划,包括时间、路线、人员分工等103是否明确外业调查的内容,包括:人的感觉和器物反应调查,房屋、生命线工程、地震地质灾害点震害调查,以及调查点资料收集整理104是否明确内业工作内容,包括现场震害资料整理、房屋基础数据资料收集、人员伤亡统计、烈度图制图等工作105是否依据现有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地震现场震害调查与烈度评定106社会治安维护明确治安管控的重点目标和区域范围,以及潜在风险因素107制定社会治安维护方案,加强对重点目标和区域范围的管控108社会治安维护方案的制定是否合理并管控有效109新闻发布与宣传是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包括发布新闻稿件、召开现场新闻发布会、组织相关负责人和专家接受采访、现场工作人员接受采访等110是否有新闻发言人团队,包括新闻发言人、新闻工作组、新闻联络员等要素111是否有舆情监测引导,包括新闻与信息发布制度、涉震舆情监测、评估和引导机制等112指挥与协调是否建立专门的指挥协调机构113是否配备有指挥协调系统,包括:前方指挥模块、后方指挥模块、通信指挥车、个人终端通信设备114是否设置了合理的指挥协调职能,包括:管理职能、信息/计划职能、安全职能115信息收集与共享是否合理,包括:灾情信息内容是否完善、是否与灾害应对处置相关部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