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工作总结评估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2025年全市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工作总结评估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系统总结前一阶段全市学习教育工作的成效与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如何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长效机制进行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检视的“总结会”,也是一次深化提升的“推进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回顾历程,成效卓著,学习教育的丰硕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自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严肃的政治态度投身其中,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总的来看,成效是显著的,影响是深远的。(一)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思想根基愈发坚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此次学习教育,首要任务就是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各级党组织摒弃了“照本宣科"''泛泛而谈”的传统模式,在创新学习形式、提升学习实效上下足了功夫。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我市在党员教育创新方面探索出的“开放式党课”模式,取得了良好反响。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物理界限,将党课从会议室搬到了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红色文化场所,让党课变得触手可及、喜闻乐见。课程设计上,精心打造了“党建课”“文化课”“经济课”“民生课”四大板块,内容涵盖政策理论、红色文化、农业技术、健康养生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师资队伍上,构建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基层干部组成的多元化宣讲团,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大白话讲大道理,极大地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能力得到了系统性提升,思想根基筑得更牢,政治“三力”变得更强。(二)问题整改动真碰硬,作风建设焕然一新。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力度和作风转变的深度上。此次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作风建设顽疾,突出一个“严”字,落实一个“改”字。全市上下聚焦“四风”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不回避、不遮掩。市委常委会带头查摆问题,建立清单、明确时限、责任到人,为全市作出了表率。各级单位通过“红色串门、暖心敲门”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累计梳理各类意见问题超过600条,并逐一推动解决,真正做到了闻过则喜、闻过即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敢于动真碰硬。例如,针对部分单位存在的违规吃喝问题,市委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严禁违规公款吃喝的暂行规定等制度,从源头上扎紧了制度的笼子。通过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呈现出崭新气象,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三)服务群众用心用情,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全市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群众的意见就是晴雨表,群众的需求就是指挥棒”的工作理念,把学习教育的成果切实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教育领域作为重要的民生窗口,成效尤为突出。针对群众关切的校外培训、课后服务、校园安全等热点问题,相关部门积极作为。通过强化校外培训监管,有效遏制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全面推广课后服务“5+2”模式,极大地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率一度高达96.59%,获得了广泛好评;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乡村学校校园餐的安全监管,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坚决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这些举措,回应了群众期盼,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更为可喜的是,学习教育的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市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3.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41%,双双超过省定标准,为2025年实现更高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案例,是我市成功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的生动注脚,也是对我们学习教育成效最有力的证明。二、正视不足,精准施策,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短板与挑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在评估总结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揭短亮丑,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深化整改找准靶心。(一)学习成果的转化应用还不够均衡。从整体上看,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的结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单位和干部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学习是学习,工作是工作,未能将学到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有效运用到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具体工作的实践中去。有的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满足于完成常规任务,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担当。学习成果的转化,呈现出“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个别基层单位的转化效果不明显,未能完全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二)制度体系的建设完善仍存在短板。此次学习教育,我们总结提炼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也出台了一些制度规定。但从系统性、长效性来看,制度的“笼子”还没有完全织密。一方面,部分制度建设存在“碎片化”倾向,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制度与制度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存在空白地带。另一方面,一些已出台的制度执行还不够严格,监督问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打了折扣。例如,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方面,虽然出台了实施意见,但在具体执行中,有的流于形式,联系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未能真正做到常态化、长效化。如何将那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上升为刚性约束的制度规范,是我们必须着力破解的课题。(三)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尚未完全清零。民生工作无小事。尽管我们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必须承认,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养老托育服务的普惠性等,仍然是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诉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对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挑战感受越来越深。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我们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醒,决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必须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三、深化拓展,常态长效,奋力谱写新时代学习教育新篇章学习教育有期限,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没有终点。评估总结不是画上句号,而是新的起点。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这次总结评估为契机,把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坚持好、运用好,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其成果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征程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坚持政治引领,在深化理论武装上实现新提升。要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要持续巩固和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和方法,继续深化“开放式党课”等品牌,积极运用“互联网+”模式,建好用好“*先锋”等线上学习平台,打造永不下课的“云端课堂”,激活党员教育新动能。要推动学习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坚持问题导向,在常态化整改落实上取得新突破。问题整改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常抓不懈,防止反弹回潮。要严格按照市委常委会的要求,从严从实抓好问题销号工作。对已经整改的,要组织“回头看”,巩固提升整改成效;对正在整改的,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按期清零;对需要长期整改的,要健全机制、标本兼治。要建立问题整改的动态管理和长效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评议。要认真组织好学习教育的评估工作,坚持“自己评”“上级评”“群众评”相结合,既要系统梳理成效,也要客观分析不足,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确保评估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的过程。(三)坚持守正创新,在固化经验做法上迈出新步伐。要把此次学习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这正是市委常委会强调的,要把群众认可、可复制推广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比如,我市在部分区县试点并计划在全市推广的“兵校长”“兵辅导员”“兵教官”制度,就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探索,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标准化、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再比如,*县在乡村治理中探索的“数字化+积分制”试点,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这种创新做法也值得在更大范围研究和推广。各部门、各单位要对学习教育中的创新举措进行系统梳理,凡是行之有效、群众欢迎的,都要及时提炼总结,推动其从“盆景”变为“风景”,从个别探索上升为普遍遵循,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四)坚持人民至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学习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推动发展、造福人民。要把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推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2025年是全市的“教育质量突破年”,这是检验我们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全市教育系统要以此为契机,聚焦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重点任务,拿出硬招实招,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他各条战线也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找准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学习教育的成果体现在一个个具体项目的推进上,体现在一项项民生实事的办结上,体现在人民群众一张张满意的笑脸上,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来检验学习教育的最终成果。同志们,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此次总结评估为新的起点,不断巩固和拓展学习教育成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谱写*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篇章!谢谢大家。赠篇:【写材料用典】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例文】让遵规守纪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作决策、办事情、推工作,决不给自己留“暗箱”、开“后门”,确保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坚定慎初慎微之念,侥幸心理不是凭空而生,常在思想动摇的间隙乘虚而入,所以千万别“破窗”,管住第一次吃拿卡要的手,牢记“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做到不畏人知畏己知。(中国纪检监察报莫存侥幸心理)【典故】出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概论,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释义】意思是,细微之处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遗漏,在没人见的地方不能做见不得人的事,即使处于穷途末路的时候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赏析】古人讲,君子慎独,不欺暗室。一个人独身自处时,少了外在的约束和他人的监督,道德修养“存乎一心”,此时最见修为。春秋时期著名的贤大夫蓬伯玉,道德品行优秀,深受世人敬仰。有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在宫中夜坐,先听到一阵车声由远而近,之后就渐渐消失了,没过多久又响起车声。卫灵公就问夫人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人是谁吗?夫人回答,应该是蓬伯玉。卫灵公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夫人回答,君子是非常注意细节的,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始终如一坚持朝中礼制,让车夫扶着车辕慢行;M伯玉仁而有智,他不会因为现在是黑夜没人看见就忘记礼节,所以我觉得是他。卫灵公派人去查看,果然是蓬伯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我革命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不断锤炼党员党性修养。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说,真正的共产党人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员干部当认真对标对表,时常扪心自问,强化自我约束,无论何时何地都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法律法规,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点滴严起、从小事严起,在锤炼自我中远离红线、坚守底线。【写材料用典】无心者公,无我者明【例文】“无心者公,无我者明。”无心即不掺加个人私心杂念,站在公义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官德人品。由此,才能将“去私存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