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docx
-
资源ID:1367789
资源大小:17.2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2025年全县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docx
在2025年全县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县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既是一次经验的交流分享,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传承。刚才,听了5位先进典型的发言,我数次眼眶发热一一他们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基层一线写下了最动人的民生答卷;他们没有显赫的头衔光环,却用脚踏实地的付出,让“社工”二字在群众心中变成了最温暖的依靠。作为长期与基层社工并肩作战的“同行者”,我深切体会到:社工工作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不变初心”;没有“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循”。今天,我想结合几位典型的故事,和大家聊聊“什么是社工的,根,与魂”"怎样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一、把“办公桌”搬到田壤上,用“泥土气”厚植为民情怀一一从王秀兰28年的“敲门日记”说起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县城区街道福兴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秀兰的故事。她是全县在岗时间最长的社区工作者,28年,10000多个日夜,她的办公桌从来没固定在社区服务站里一一今天在3楼张奶奶家聊独居安全,明天在1楼王大爷家劝家庭矛盾,后天蹲在小区凉亭里听下岗职工唠就业愁事。她有个用了28年的蓝皮笔记本,封皮磨得发白,里面记满了“301室李婶糖尿病需定期送药”“5栋2单元下水道每季度疏通”“70岁赵爷爷每月15号领养老金要提醒”群众开玩笑说:“王书记的本子比自家账本还细。”去年7月,福兴小区因水管老化突发爆管,3栋居民楼停水,78户人家急得团团转。王秀兰接到电话时正在医院陪床(她老伴刚做完手术),但她立刻拔掉输液管,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冲到现场。烈日下,她踩着泥浆协调供水公司、安抚情绪激动的居民、联系临时送水车;深夜里,她蹲在抢修现场啃冷掉的包子,盯着工人挖开30厘米厚的路面;第三天凌晨,水管终于修好时,她坐在台阶上睡着了,脸上还沾着泥点。事后有居民说:“王书记,您这哪是书记,分明是我们的管家婆她却笑着说:“咱们社工的办公室不在墙上,而在群众的门槛上;咱们的工作日记不记在本子上,要记在群众心坎里。”这让我想到,现在有些年轻社工总说“群众工作难做”,可他们缺的从来不是方法,而是"沉下去'的耐心。王秀兰的28年告诉我们:只有把“我是社工”的身份意识,转化为“咱们一家”的情感认同,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二、把“政策包”变成“土办法”,用“烟火气”破解治理难题看李阳如何让“空心村”有了“烟火味”接下来,我想讲讲驻三星镇三星村第一书记李阳的故事。他是2022年选派的年轻干部,刚到村里时,面对的是“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儿童守着空房”的“空心村”,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万元,连村部的水电费都要靠上级拨款。有人说他“城里来的娃娃,吃不了农村的苦”,可他用两年时间,让三星村变了模样一一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建起了老年食堂、儿童活动室,还搞起了“周末采摘园”,连邻村的人都爱往这儿跑。他的“秘诀”是什么?是“把政策翻译成土话,把文件变成办法”。刚到村时,他发现很多老人舍不得扔过期药品,孩子们放学没人管,他就挨家挨户问:“要是村里有个地方能免费领药、孩子放学能写作业,您觉得咋样?”老人说“中”,孩子拍巴掌,他就拉着村“两委”跑县卫健局申请“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找学校谈“四点半课堂”;看到村里荒了不少坡地,他就带着党员去邻镇学种高山蔬菜,回来后和村民签“土地入股协议”:“赚了钱按股分,赔了我个人补。”一开始村民怕“赔了本”,他就自己先掏2万元流转了10亩地试种,第一茬西红柿卖了8000块,村民们争着来签合同。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冬天,82岁的张奶奶突发疾病,李阳背着她走了2里山路到村卫生室,自己冻得直打哆嗦,却把奶奶裹在自己的羽绒服里。张奶奶拉着他的手说:“娃,你比亲孙子还亲。“他却说:“奶奶,我就是您的孙子。”这让我明白,基层治理不是“空对空”的政策宣讲,而是“实打实”的问题解决。李阳用两年时间证明:只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再难的事也能找到解法;只要把“外来干部”变成“村里家人”,再空的心也能聚起人气。三、把“老办法”接上“新地气”,用“书生气”激活服务动能听陈雨欣讲“小程序里的民生温度”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县社工总站95后社工陈雨欣的故事。她是去年刚入职的“萌新”,却成了全县社工圈的“技术达人”。她发现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反映问题只能靠“跑腿”;年轻人工作忙,社区活动参与度不高。于是,她花了3个月时间,带着团队开发了“民生微实事”小程序一一居民扫码就能上报问题(水管漏了、路灯坏了),后台自动生成工单派给责任人,处理进度实时更新;还能在“需求墙”上留言(想学广场舞、需要旧物回收),社区看到后立刻对接资源。小程序上线半年,就收集民意237条,解决问题219件,其中“错时共享周边单位车位”一条建议,让社区停车投诉率下降了60%o更没想到的是,小程序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平台”一一周末有家长在上面约“亲子环保志愿活动”,下班族留言“想教老人用手机”,连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通过小程序给村里捐了IO台旧电脑。有人问她:“一个小姑娘,咋想到做小程序?“她歪着头说:“我刚入职时,跟着师傅走访,看到一位奶奶举着皱巴巴的纸条写'我家马桶堵了',手都在抖。我就想,要是能有个更方便的办法,让奶奶不用跑那么远、写那么累,该多好?”这让我想到,新时代的社工不能只靠“腿勤手勤”,还要有“脑勤”一一把传统的“走家串户”和现代的“数字技术”结合起来,把“老经验”变成“新工具”。陈雨欣的故事告诉我们:年轻社工的优势,从来不是“年龄小”,而是“敢创新”;基层服务的温度,既要“接地气”,也要“接网气”。同志们,刚才三位典型的故事,只是全县2000多名社工的缩影。他们中,有扎根社区30年的“小巷总理”,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田境专家”,有用科技赋能服务的“数字社工”他们用行动证明:社工不是“边缘岗位”,而是“民生枢纽”;社工工作不是“杂活累活”,而是“积德善举”。当前,我县正处于“民生提质三年行动”的关键期,群众的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对我们的社工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脚下有泥”,多到一线听真话、摸实情;又要“心中有火”,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更要“手中有招”,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同志们,社工的名字叫“服务”,社工的使命叫“坚守”。希望大家以今天的先进典型为榜样,把“为民”二字刻在心头,把“实干”二字落在脚下,让每一个社工都成为群众身边的“温暖符号”,让每一份付出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2000多名社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画出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让全县人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谢谢大家!赠篇:【写材料用典】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例文】让遵规守纪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作决策、办事情、推工作,决不给自己留“暗箱”、开“后门”,确保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坚定慎初慎微之念,侥幸心理不是凭空而生,常在思想动摇的间隙乘虚而入,所以千万别“破窗”,管住第一次吃拿卡要的手,牢记“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做到不畏人知畏己知。(中国纪检监察报莫存侥幸心理)【典故】出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概论,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释义】意思是,细微之处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遗漏,在没人见的地方不能做见不得人的事,即使处于穷途末路的时候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赏析】古人讲,君子慎独,不欺暗室。一个人独身自处时,少了外在的约束和他人的监督,道德修养“存乎一心”,此时最见修为。春秋时期著名的贤大夫蓬伯玉,道德品行优秀,深受世人敬仰。有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在宫中夜坐,先听到一阵车声由远而近,之后就渐渐消失了,没过多久又响起车声。卫灵公就问夫人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人是谁吗?夫人回答,应该是蓬伯玉。卫灵公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夫人回答,君子是非常注意细节的,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始终如一坚持朝中礼制,让车夫扶着车辕慢行;M伯玉仁而有智,他不会因为现在是黑夜没人看见就忘记礼节,所以我觉得是他。卫灵公派人去查看,果然是蓬伯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我革命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不断锤炼党员党性修养。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说,真正的共产党人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员干部当认真对标对表,时常扪心自问,强化自我约束,无论何时何地都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法律法规,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点滴严起、从小事严起,在锤炼自我中远离红线、坚守底线。【写材料用典】无心者公,无我者明【例文】“无心者公,无我者明。”无心即不掺加个人私心杂念,站在公义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官德人品。由此,才能将“去私存公”视为为政的根本。(中国纪检监察报无心者公无我者明)【典故】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处事类,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无心者公,无我者明。【释义】意思是,没有成见的人,对人对事公正;没有私心的人,做人做事清正廉明。【赏析】古人讲,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自古以来,公私分明就是贤士大夫所推崇的人格修养和为官道德。“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为政的根本在于公正,公正的前提在于“无心”,在于“去私”,先把自己心中的主观成见排除,不让私见偏见损害自己的心性,不以个人好恶去评判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至于出现“以邪损正、以私害公”的情况。晋书记载,西晋开国元勋羊祜,“其嘉谋说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凡所进达,人皆不知所由”。羊祜所举荐的人,却不知是谁举荐自己的。羊祜荐人为官,其心心念念的是举荐之人的德才表现,而不是为了让人私下谢恩于自己。从古至今,公私分明一直是严以律己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修身律己的重要标尺。“四有书记”谷文昌一心为民,被群众尊称为“谷公”。“为民书记”郑培民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他爱好集邮,却一生隐藏其所好,只为了“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为政者坦荡做人、清白做事,存公心而“无心”、为大我而“无我”,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与认同,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戴。新时代党员干部当谨记“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的谆谆告诫,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澄明心境,自觉分清公与私的界限,抵住名与利的诱惑,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真正做到处事以公、守身以正、用权以廉、谋政以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实绩。【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公私分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秉持公心、摒弃私心,立根固本、保持本色。【写材料用典】所处益高,则其视下益小;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例文】孟子尽心上有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意指观察水流需得其法,当着眼于水的壮阔波澜。孟子进一步阐释:“所处益高,则其视下益小;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此语道出唯有登高方能望远,胸怀全局才能运筹帷幄,深刻揭示了善谋者须立足全局,运用系统思维谋划长远,以关键突破牵引整体推进。(中国纪检监察报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典故】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所处益高,则其视下益小;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释义】意思是,人所处的位置越高,他看下面的事物就会显得越小;所看到的景象越大,那么那些小的景象就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To【赏析】古人讲,“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志向的高度决定格局的高度、精神的高度、情怀的高度和事业的高度。志存高远的人,往往有更广博的视野,能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