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内科尿路感染(膀胱炎和肾盂肾炎)诊疗规范.docx
-
资源ID:1367468
资源大小:10.6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卫生院内科尿路感染(膀胱炎和肾盂肾炎)诊疗规范.docx
卫生院内科尿路感染(膀胱炎和肾盂肾炎)诊疗规范【病史采集】L病因:尿路梗阻、机体免疫力低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长期卧床、严重的慢性病和艾滋病等、遗传因素等。2.症状:(1)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等,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排尿困难。尿液常混浊,并有异味,约30%可出现血尿。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腰痛、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8.(TC。(2)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育龄女性最多见。临床表现与感染程度有关,通常起病较急。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0。C以上,多为驰张热,也可呈稽留热或间歇热。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腰痛等。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或酸痛。(3)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均可不典型。【体格检查】急性肾盂肾炎:除发热、心动过速和全身肌肉压痛外,还可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辅助检查】1 .尿液检查:(1)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2)细菌学检查:涂片细菌检查和细菌培养。2 .血液检查:血常规和肾功能检查。3 .影像学检查:如B超、X线腹部平片等。【诊断】1 .尿路感染的诊断:典型的尿路感染有尿路刺激症状、腰部不适等,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即可诊断。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无症状性细菌尿的诊断主要依靠尿细菌学检查,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同一菌种的真性菌尿。当女性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定量培养与102ml,并为常见致病菌,可拟诊断为尿路感染。2 .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定位: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肋脊角压痛、肾区叩击痛等。而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2)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1)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2)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3)尿NAG升高、尿B2-MG升高。4)尿渗透压降低。【鉴别诊断】1 .尿道综合征。2 .肾结核。3 .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1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增长、避免形成血凝块,对应用磺胺类抗生素者还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并避免尿路结晶形成。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者,应积极寻求病因,及时去除诱发因素。2、抗感染治疗:(1)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无病原菌结果前,一般首选待遇革兰阴性杆菌有限的抗生素,尤其是首发尿感。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应按照药敏结果调整用药。(2)抗生素在尿和肾内的浓度要高。(3)选用肾毒性小,副作用小的抗生素。(4)单一药物治疗失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耐药菌株出现时应联合用药。(5)对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给予不同治疗时间。【疗效标准】L治愈:症状消失,尿菌阴性,疗程结束后2周、6周复查尿菌仍阴性。2.未愈:治疗后尿菌仍阳性,或治疗后尿菌阴性,但2周、6周复查尿菌转为阳性且为同一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