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约挂号制度流程须知流程图 3篇精选.docx
-
资源ID:1367444
资源大小:25.4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医院预约挂号制度流程须知流程图 3篇精选.docx
医院预约挂号制度、流程、须知、流程图预约挂号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我院预约挂号服务,推进文明有序挂号就诊,进一步加强我院预约挂号的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制定门诊预约挂号制度如下:1、预约挂号工作由主管医疗工作院长负责,门诊部全面负责协调医院门诊预约诊疗工作,负责预约挂号服务的监督和管理,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加强门诊预约挂号管理,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全面做好预约挂号工作。2、预约挂号适用于初诊、复诊患者,预约挂号方式包括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微信预约。预约挂号需提前1-7天预约。3、本着预约优先的原则,我院逐步推行预约挂号,增加预约挂号的比率。对于电话预约或现场预约的患者,接待人员必须做好预约就诊人员相关信息和就诊需求登记,安排好预约就诊相关工作。患者取消预约号须提前通知挂号室,如爽约将取消预约挂号资格。对于在微信平台上自行预约的患者,患者可根据微信预约的制度和流程,自主预约或执行取消。4、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患者预约和就诊时,应提供真实、有效的实名身份信息和证件。挂号室在预约、换号时需核实患者实名身份信息。5、导诊人员根据预约号按顺序优先安排患者就诊,微信预约的患者可通过预约排队叫号机按先后排队就诊。6、预约患者就诊当天到挂号室通报本人有关信息和就诊需求,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指导患者就诊。过时未到的预约患者,工作人员主动与患者联系,确定就诊或另行预约。7、预约工作人员每天下午17点前,将预约就诊患者需求整理后报门诊部并通知挂号室,准备好相应(专家)预约号,加盖预约专用章后通知相应专科预约号。8、为保障预约门诊工作的有序开展,各科室和医生严格要求出门诊,不得随意停诊和换人。若因故需停诊或换人,科室安排好替诊医生并在前一天下午16点前告知挂号室。预约挂号流程1、电话预约就诊者通过医院公布的预约挂号专用电话,完成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时间为正常工作日8:OO11:30,下午14:0017:30,其他时间段不接受电话预约,电话预约可提前7日进行预约。预约电话:南院:北院:北城:。2、微信预约扫描二维码加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登录点击“预约挂号”进入“人民医院预约挂号平台”。选择就诊科室和就诊医生,根据自己就诊日期,直接点击“挂号”即可进入,老用户选择相应的号源和就诊人信息进入支付环节;新用户需在“请选择就诊人”栏内选择新增联系人,进入新建联系人窗口,逐页填写各信息,提交,复又进入选择号源界面,选择相应的号源和就诊人信息即进入支付环节,支付成功后(因网络收费未与我院财务对接,故支付仅是一环节,并不收取费用),您的手机会收到相应的短信提醒。用户可直接替本人挂号,也可替家人或朋友挂号,但必须携带就诊者的身份证件或有效证件按预约时间前来就诊。网络预约可提前7日进行预约挂号。3、现场预约到门诊大厅一楼挂号室可提前7日进行预约挂号。4、登记预约信息挂号室工作人员每日17:30前将三种预约方式的病人进行整理、排序、汇总,并将第二日预约病人基本信息报告给各门诊科室。5、取消预约的方法如不能按时赴约,请于就诊日前一天下午16:00前,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者可通过预约电话取消,微信预约者可进入预约平台,查询自己的挂号记录,申请退号即可,退号成功后,您的手机会收到相应的短信提醒。6、违约的处理患者预约成功临时又来不了,一定要及时取消预约挂号,否则记违约一次。一个月内两次违约者列入黑名单者,列入黑名单者,半年内不能进行预约挂号。预约挂号须知为方便广大患者就诊,缩短就诊等候时间,我院从2019年月日起开始实行网络预约服务,结合已经开展的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服务,使群众看病更加便捷。1、预约挂号实行实名制,患者需提供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儿童预约挂号,填写陪同儿童看病的监护人身份证号,姓名填写监护人姓名之子(女)等相关信息。就诊时,持身份证或有效证件按预约时间到挂号室取号就诊。2、每位患者最多一次可预约两个不同科室的号,但预约同一担高风险(二级)有创操作技术;非手术科室被聘为副主任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根据业务工作需要的特殊科室必要时可授权于主治医师)可以承担高风险(二级)有创操作技术;其他各级执业医师可以承担普通有创操作技术。(2)临床科室因特殊工作需要,须由下级医师承担上一级手术、介入诊疗和高风险有创技术操作时,应经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讨论,科主任同意,报请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后给予授权。5、限制类技术涉及手术的手术分级管理要求(1)医院符合涉及手术的限制类技术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并纳入医院手术分级管理目录;(2)涉及手术的限制类技术相关人员符合相应的资质与人员准入要求;(3)医院对涉及手术的限制类技术项目的手术医师进行资质评估与授权,并进行专门管理。6、手术审批权限(1)常规手术四级手术: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决定,科主任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三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或科主任决定,科主任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二级手术: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决定,科主任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一级手术: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决定,科主任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2)高风险或特殊手术/技术操作高风险手术/技术操作是指技术难度大、过程复杂、风险高的各种手术/技术操作(如:重要脏器切除;截肢;伴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性全身器质性疾病的需要手术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等)。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技术操作:患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患者系二类保健及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已经或预期可能引致医疗纠纷的。同一患者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技术操作的。本院因术后并发症需再次手术/技术操作的。外院医师会诊主持手术/技术操作的。年龄三80岁的高龄患者。(眼科患者三85岁)。以上手术/技术操作须经科内讨论,填写高风险或特殊手术报告审批表或高风险或特殊技术操作报告审批表,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夜间及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由医务科负责人(夜间及节假日医院总值班人员)决定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3)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权限规定的上级医师审批,需要时再逐级上报。原则上应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生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急诊手术中如发现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立即上报,向权限规定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请示,但同时应向医务科(夜间及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报告。医务科负责人(夜间及节假日医院总值班人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协调有资质的医师前往现场,如手术尚未结束,由该有资质的医师接续完成手术;如手术已经完成,则由其对手术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术后补签相关申请材料。(4)邀请外院专家会诊及手术者,需填写黄岛区中心医院外专家会诊及手术邀请函,报医务科审批(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和医院有关规定执行)。7、手术医师资质与授权管理制度(1)手术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建立手术医师技术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每一名手术医师个人资质文件(经审核的医师执业证书、文凭、学位、教育和培训等资料复印件),医师开展手术的年限、手术数量、手术效果、手术质量与安全指标完成情况,培训情况及科室对手术医师年度考核结果等,至少每年更新一次。(2)手术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制定本科室手术医师分级管理考评标准,建立手术医师定期手术能力评估与授权档案,根据手术医师的专业能力、临床实践、手术质量安全和培训情况,对手术医师的手术能力进行评估,对每一种手术进行授权,确保手术医师的实际能力与其手术资质与授权情况相一致,并发至医务科复核。(3)医务科复核后,提交至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手术医师资质认定与分级授权管理档案。(同步纳入手术医师个人技术档案)。(4)手术医师手术分级授权工作流程个人申请,并填写手术(介入)医师能力评定与授权审批表(试行)一科室进行评估与考核一医务科复核一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一医院行文公布一纳入手术医师个人技术档案。(5)制度落实定期自查手术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机制进行定期自查,对存在问题有分析、整改;职能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反馈,并检查科室整改落实及持续改进情况。8、手术医师能力评估与再授权(1)手术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根据本科室手术医师分级管理考评标准,建立手术医师定期手术能力评估与再授权档案,对各级各类医师主持完成的每例手术(介入)进行定期综合质量指标监测评价(包括:手术量、效果、预后、并发症、非计划二次手术、预防用药、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质量等)。动态调整医师对每一种手术的权限,确保手术医师的实际能力与其手术资质与授权情况相一致。(2)对定期评价考核达标的医师,科主任可继续授予原手术(介入)授权级别;对评价考核不达标的医师,科主任可提出科内再培训要求,指定上级医师指导其开展原授权级别的手术;再次考核不达标者,科主任可提请降一级手术授权级别,注明取消原手术(介入)授权原因,并报医务科备案。医务科汇总后报请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并调整医师手术授权。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二)基本要求1、医院实施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开展查房的制度。科主任可以根据科室/病区床位、工作量、医师的专业资质和能力等要素可组建若干个医疗团队(或称主诊医师制、医疗组长制、主任医师制等),指定医疗团队的负责人(含主诊医师、医疗组长和带组的主任医师等),中间级别和最低级别的医师可参照职称、个人技术能力等因素选拔和认定,报医疗管理部门审核和相关委员会批准并定期调整。2、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3、查房是最常见的患者评估方式。患者评估工作由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及注册药师,或是经医院授权的其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来执行。患者评估是按照制度、程序、诊疗指南或规范,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与评估,并结合患者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分析、综合判断,据其结果制定诊疗计划并实施规范的同质化服务。患者评估过程或结果原则上应当记录在住院病历中。4、严格明确查房周期。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5、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有各级医师相关权限的授权目录,各级医师按照授予的权限进行工作,并定期调整。医疗行为的医疗决策权限包括但不限于诊疗方案的制定与确诊,特别是手术(含介入、内镜下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操作的决策权;医疗行为的实施权限包括但不限于处方权、特殊药品处方权、会诊权、手术(含介入、内镜下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操作的实施权等,部分实施权限与决策权限是重叠的。6、医院的查房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1)上级医师查房一般有下级医师陪同。(2)查房前,医师应当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检查、检验结果。(3)首次查房时,医师应当对患者做自我介绍。(4)医师要仪容端正、衣着整齐。(5)查房时,仅限于谈及医疗及与该患者疾病治疗相关的话题。7、各级医师查房的内容:(1)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