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控烟制度(3篇精选).docx
医院控烟制度为贯彻卫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和卫生部无烟机关管理规定,根据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和创建无烟医院卫生机构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医院控烟工作,明确管理工作责任,确保创建无烟医院活动取得实效,经研究,特制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眼科医院控烟制度,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医院实行全面禁烟。后勤管理部负责控烟工作的全面管理和督导,各科室设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控烟工作。按照控烟考评奖惩制度及控烟考评标准进行考评。二、控烟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医院职工要自觉自控并劝阻他人吸烟。三、医院内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都要设置明显的禁烟标识,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场所内均不得摆放烟灰缸等烟具。四、医院设立控烟宣传栏,开展多种形式的戒烟宣传活动,如举行控烟专题讲座,印发控烟宣传资料,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等等。五、医院职工、就诊者和陪伴病人的家属等,任何人均不得在医院吸烟区外任何场所吸烟。六、医务人员不仅要以身作则,带头戒烟,还要掌握一些工作技能,主动帮助和指导吸烟者戒烟,增强他们的控烟意识。七、医院职工不得接受任何来访者的敬烟,也不得向他人敬烟,同时要敬告敬烟者、就诊人员及家属勿在医院内吸烟。八、医务人员在询问病史及进行入院宣教时,应主动询问病人吸烟情况,并对吸烟病人进行简短劝阻和戒烟忠告,说明本院为无烟医院,院内禁止吸烟。九、常年开展创建无烟科室、无烟医院活动,确保控烟工作成效。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控烟知识,开展相关培训。十一、院内所有便民利民店铺均不得销售香烟及相关制品。医院健康教育制度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家属、社区成员和医院职工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活动。开展医院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有这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健康教育是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健康教育是密切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纽带,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一、医院健康教育资料档案整理和收存制度健康教育各种资料、档案的收存是医院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一为考核、考证依据;二为总结经验,提升为管理办法、制度所需。1 .各科负责本科开展健教工作文字记录,如健康教育科普讲座,各种健康教育资料领取发放,电视播放等。2 .公卫科、医务科、院办组织的街头、下乡咨询,需留图片、宣传品留样。3 .公卫科组织的卫生大课堂需留图片和讲稿。4 .办公室负责媒体健康教育资料收集。5 .健康教育小组办公室负责卫生科普栏,各种会议图片,负责全院健康教育档案收存指导,并统一管理。二、病区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 .根据我院情况,病区卫生宣教工作,以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对象主要是病员和家属。2 .医护人员在接待病人入院时,病员诊疗过程中,以及病员出院时均应根据病情和心理进行卫生宣传、指导用药及健康咨询。3 .护士长(或指派护理人员)定期召开病员座谈会或学习会,宣传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护知识.每月1次。4 .病区内定点设立卫生宣传栏或黑板报,由病区根据发病规律和疾病特点定期更换,每月一期,宣传科负责摄影,健康教育小组办公室留底保存。5 .督促病员搞好个人卫生,注意病区环境卫生。6 .根据医院健康教育规范,对病人或家属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三部分,按每个部分的不同侧重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7 .开展“吸烟有害健康”活动宣传资料,有禁烟标志和控烟措施。医院工作人员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须向病人或家属宣传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对病人及家属吸烟要进行劝阻和健康宣教。医院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住院病人应遵守住院制度,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配合治疗和护理,安心养病,确保安全。一、病人入院时,认真听取入院宣教内容。二、病人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保持病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不在病房内私自使用电器等。三、请不要随意出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不得翻阅病历,如有需要,请与主管医生联系,履行手续。四、病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动用医疗、护理设备以及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五、护士不得私自答应病人外宿,若有特殊情况需外出时,必须经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批准同意,并办理请假手续后方可离开。六、尽量少带物品到病房,暂不用的物品,由家属带回,贵重物品不要带入病房,如有特殊需要,请注意保管,手机等随身携带。七、请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理赔。八、休养期间,不要串房间,不要自行更换床位,如遇抢救危重病人需要更换房间,请服从值班医务人员的安排。九、看病要采用实名制。十、需留陪护者严格按医嘱执行。十一、请爱护公物,自觉节约水电,尤其是做到室内开空调请关好门窗,开窗通风时请关闭空调。十二、患者住院期间须留陪护。医院新冠疫情期间住院陪护、探视制度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我院根据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要求,严格落实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各项防控措施。特制定住院陪护探视制度,1 .如无特殊事宜,请避免探视,可采取电话、微信、短信等慰问方式,以免交叉感染。2 .是否需要陪护,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需要陪护者护士会进行告知并发放陪护证,每位患者限留1位陪护人员,原则上陪护人员固定;确需更换陪护人员的,请到护士站备案,由医护人员对替代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合格后方可更换。3 .陪护探视人员请戴好口罩,未佩戴口罩者将谢绝进入医院区域。口罩必须遮住口、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包裹,没有纸巾时注意用手肘部遮挡,不随地吐痰。使用过的纸巾、口罩扔入黄色垃圾桶内。4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应注意正确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液,做到手掌、手背、指缝、指头、腕部清洁到位。5 .病房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得离开病房,三个时间段允许陪护人员出入:7:00-8:00,11:30-12:30,17:00-18:00,陪护人员凭陪护证及相关身份证明出入病房,无证禁入病房,各监护室探视时间以科室通知为准。6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人员,请不要来院陪护或探视:(1)发热(37.3。C以上);(2)两周内曾有中、高风险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3)两周内与来自上述地区的人员有过接触史;(4)两周内曾经接触过新冠疑似或确诊病例;(5)有发热、乏力、腹泻或呼吸道症状如干咳、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6)聚集性病例(聚集性病例是指两周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情形)。医院普通诊疗场所发现新冠疑似病例应急处置预案为提高我院应对突发新冠疑似病例的应急处置能力,快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有效防止院内扩散而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切实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预案。一、编制依据根据新冠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冠防控方案(第六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等有关文件要求。二、实施范围本院普通门诊、医技科室及普通住院病区等诊疗场所。三、启动时机普通诊疗场所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新冠疑似病例(包括患者、陪属及本院工作人员)时立即启动。四、处置方法(一)快速控制普通诊疗场所医务人员立即将疑似病例(和陪属)转移至科内应急隔离区域或病房内进行单间隔离。如为住院病人,原病室内其他同住患者(和陪属)也就地隔离,限制出入,一切生活服务由医院安排提供。期间如有诊疗、护理工作需固定医务人员,规范防护后方可进行。(二)及时上报1、接诊医生立即上报科室主任,由科室主任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上报院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2、院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院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三)有效处置1、立即启动院内专家会诊,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如CT、新冠核酸检测等,结合临床症状,做出准确判断。2、如经专家组会诊后不能排除新冠感染情况时,应立即将病人转至隔离病区。同时组织医疗、护理、院感、防保科人员对该病人院内活动轨迹、影响范围作出初步调查研判,确定封闭区域,限制人员出入。同时立即上报县疾控中心并进行网络直报。(四)职责分工新冠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各司其职,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贝U,在进行院内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1、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及相关接触史,评估病情,合理研判。安排隔离病区内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负责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根据情况进行应急支援。2、院感科负责指导医务人员合理防护,疑似病例佩戴标准外科口罩,乘污物电梯经地下车库按指定路线尽快规范转运至隔离病区内诊治。并指导开展病区及医院环境的消杀工作以及隔离病区内的消毒隔离工作。3、防保科负责协助县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活动轨迹、接触范围,确定科内医务工勤人员、其他患者及陪属有无接触暴露史,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密切接触者。4、护理部负责安排科室护士及保洁员对普通诊疗场所或病区内环境、应急隔离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指导隔离病区内护理工作开展,同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根据情况进行应急支援。5、总务科负责安排院内环境消杀工作人员规范防护后,对污物电梯、患者院内活动轨迹及停留地点等进行全面消杀,规范收集并转运医疗废物。6、医学装备科负责保障防护用品及消毒物资的储备及供给。五、保障措施1、强化培训医院和科室应加强人员新冠相关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冠的诊疗指南、防控方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感染扩散。2、密切监测各科室严格按规定对科室工作人员、病员和家属常规开展新冠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处置。新冠局部爆发疫情医疗救治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新冠可能出现的局部暴发疫情,做好新冠局部暴发疫情的的医疗救治工作,按照应对新冠局部暴发疫情工作预案、新冠医疗救治工作预案(试行)的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总则(一)制定目的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针对新冠局部暴发疫情合理安排和调度医疗资源,在前期救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更加科学、有序、规范地开展新冠局部暴发医疗救治工作,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病例的发现、诊断、治疗和院内感染控制能力和水平,提高救治能力,降低病死率,把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二)制定依据本预案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冠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应对新冠局部暴发疫情工作预案(试行)、新冠防控方案(第六版)等制定。(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新冠局部暴发疫情的医疗救治应急处置工作。二、组织架构及分工应对新冠局部爆发的医疗救治组织架构分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和医疗机构三个部分,形成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领导,专家组指导,以定点医院为重点、后备医院为辅助、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救治网络。(一)卫生健康行政部门1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组建应对新冠局部爆发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和指定定点收治医院、后备收治医院,市级专家组、定点医院与前期保持不变;协调跨市会诊、组织专家指导救治新冠确诊患者;培训市级和市级医疗救治专家队伍并组织专家对后续病例进行诊断。2 .各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同级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下,积极开展应对新冠局部爆发疑似病例的医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