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详细版).docx
-
资源ID:1367062
资源大小:32.8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详细版).docx
关于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详细版)一、总则(一)目的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均为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对幼儿身体健康威胁较大。本预案旨在通过系统规划和科学防控,切实预防疫情在园内发生,一旦出现疫情能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对师生健康及教学秩序的影响,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二)工作原则L预防为先:将预防工作贯穿始终,从源头上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健康宣教等工作,提前储备防控物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风险早识别、早干预。2 .反应迅速:构建扁平化应急响应体系,明确各岗位应急职责。一旦出现疫情苗头,1小时内启动响应,2小时内完成初步处置,确保疫情不扩散。3 .协同联动:建立“幼儿园-家长-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四方联动机制,信息共享、行动同步。园内各部门各亘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防控合力。4 .规范处置:严格依据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等文件,规范疫情报告、隔离、消杀等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疫情蔓延。(三)适用范围覆盖幼儿园全体幼儿、教职工,以及园内所有场所(含教室、食堂、操场、绿化带等)和各项活动(教学、用餐、午休、户外活动等)。二、组织管理(一)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每日听取防控工作汇报,审批防控物资采购计划,在疫情发生时主持应急会议,决策停课、上报等重大事项。 副组长(副园长):分管日常防控工作,每周检查各部门措施落实情况,组织每月应急演练,协调卫生部门入园指导。 成员:。保健医:负责病例筛查、健康档案管理,指导消毒操作,对接疾控中心。班主任(3名):执行晨午检,填写幼儿健康监测表,开展班级防疫教育。后勤主任:管理防控物资仓库,安排保洁人员消杀,检查防蚊设施完好度。财务人员:保障防控经费,单独列支防疫预算,每月公示物资采购明细。(二)部门职责细化1.保健室:。建立“一童一档”健康档案,记录幼儿过敏史、疫苗接种史及体温变化。每周对教职工开展体温监测,每季度组织防疫知识闭卷测试,合格率需达100%o。储备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鉴别诊断流程图,确保疑似病例10分钟内完成初步判断。1 .班级执行:。晨间检查采用“一看二摸三问四查”法:看精神状态,摸额头测体温,问旅居史,查皮疹/关节红肿。发现异常立即带至隔离室。每日午后2点前,通过国务系统上传班级健康日报表,注明缺勤幼儿原因。1.后勤保障:。物资仓库实行“三色管理”:红色区(应急物资,如N95口罩、防护服)、黄色区(常规物资,如消毒水、驱蚊液)、绿色区(备用物资,如妙网修补工具)。保洁组按“消杀日志”操作:每日7点前完成教室紫外线消毒,16点后对操场进行药物喷洒。三、预防措施(一)分层健康教育1 .幼儿层面:。开发“防疫小课堂”系列绘本,用卡通形象讲解“蚊子咬了会生病”“勤洗手保健康”等知识。每周开展1次防疫儿歌传唱(如防蚊拍手歌)、2次洗手操活动,在游戏中强化习惯。1 .家长层面:。每学期初发放家庭防蚊指南,含“周末家庭积水清理清单”“幼儿外出防蚊装备建议”。每月推送1期微信专题,内容包括近期疫情动态、家庭消毒要点、可疑症状辨别方法。教职工层面:。新入职员工需通过防疫知识考核(80分及格),老员工每季度复训1次。食堂人员额外培训“食品加工防蚊规范”,确保食材储存无蚊虫接触。(二)环境防控1.日常清洁:教室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拭2次(晨间、放学后),玩具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图书暴晒4小时/周。卫生间每2小时巡查1次,及时清理积水,便池投放消毒片(含氯量500mgL)o1 .蚊虫孳生地治理:。建立“积水排查清单”,涵盖:户外:花盆托盘(每日倾倒积水)、雨水井(每周投放灭蚊幼颗粒)、玩具车轮胎(钻孔排水)。室内:饮水机接水盘(每日清空)、拖地水桶(用后倒置)、美工区颜料盒(加盖存放)。每周五下午开展“全国清积水行动”,教职工分片包干,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1 .防蚊设施:。所有窗户安装30目防蚊纱网,每月检查修补破损处;活动室门口设置磁吸式纱门,配备风幕机(风速7ms)o。操场周边每50平方米安装1台灭蚊灯(波长365nm),每周清理蚊尸并检测诱蚊效果。(三)人员健康管理1.幼儿监测:。晨午检采用“双测温”:颔温枪初测,异常者用水银温度计复测(腋下5分钟)。体温373C或有皮疹、关节痛者,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离园前,教师观察幼儿精神状态,发放“健康小贴纸”,异常情况同步记录在家园联系册。1.教职工管理:。实施“两点一线”出行报备,非必要不前往疫区。返园前需提供48小时内健康码绿码。食堂人员上岗前需换工作服、戴帽、口罩、手套,每日进行手部采样检测(ATP生物荧光检测,数值100RLU)o四、监测与报告(一)监测体系1 .日常监测:。班级设“健康观察员”(由保育员担任),每2小时记录幼儿活动时的状态,重点关注是否有突然烦躁、肢体疼痛等表现。后勤每周五汇总“蚊虫密度监测表”,记录灭蚊灯诱蚊数量、布雷图指数(需5)o1.异常监测:。建立“可疑症状快速响应群”,教师发现异常10分钟内上传症状描述+照片,保健医30分钟内给出处置意见。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获取周边小区疫情数据,若3公里内出现病例,立即强化国内防控。(二)报告流程1.内部报告:。班级发现疑似病例一保健医(10分钟内)一园长(30分钟内)一全体教职工群(1小时内通报简要情况)。1-外部报告:。确诊后2小时内,园长向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提交疫情报告表(含病例基本信息、活动轨迹、接触人员名单)。每日15点前向疾控中心报送疫情进展日报,直至疫情解除。五、应急处置(一)疑似病例处置1 .隔离:立即带至专用隔离室(配备单向排气系统、紫外线灯),幼儿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教师穿防护服接触。2 .通知:15分钟内联系家长,告知“疑似症状+建议就诊医院+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同步发送就诊指引O3 .消杀:对幼儿接触过的物品,用100o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用消毒湿巾覆盖30分钟后拖拭。(二)确诊病例处置L流调配合:提供病例近7天园内活动轨迹(精确到分钟),协助疾控中心确定密切接触者(同班级、同宿舍、同桌用餐者)。2.密接管理:。对密接幼儿,通知家长接回居家隔离,每日早晚报送体温,隔离第7天做核酸检测。密接教职工居家办公,期间线上完成健康打卡。1 .环境消杀:。病例所在班级关闭48小时,用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消毒(用量20mlm3),玩具、图书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公共区域增加消杀频次至每4小时1次,重点擦拭扶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表面。1教学调整:。单班出现病例:该班停课14天,开展线上教学(每日3节,每节20分钟)O。多班出现病例:全园停课,启动“线上互动课堂+每日健康打卡”机制。六、后续工作(一)复盘评估疫情结束后3天内,召开复盘会,分析: 防控漏洞(如某区域积水未及时清理)。 响应时效(各环节是否按规定时间完成)。 改进措施(如增设防蚊设施、优化线上教学方案)。(二)恢复准备 复课前3天,邀请疾控中心入园评估,对所有场所进行环境采样(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方可复课)。 向家长发放复课告知书,附幼儿健康承诺书,返国时需提交。(三)长效管理 将防控措施纳入幼儿园日常管理手册,每季度更新1次。 设立“防疫小卫士”评选,鼓励幼儿参与环境监督,形成全员防控氛围。七、物资保障类别物资清单储备标准更换周期防护类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按30天用量储备(幼儿每人每天2个口罩)口罩每3个月更换1次消杀类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灭蚊幼颗粒、灭蚊灯满足每日3次全园消杀,持续15天消毒液开封后1个月更换监测类颔温枪、水银温度计、ATP检测仪、每个班级2支额温枪,保健室1额温枪每半年校布雷图指数监测Sl台ATP仪准1次2025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精选)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全力守护幼儿园师幼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遏制基孔肯雅热在园内的传播扩散,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平稳有序开展,特制定本预案。(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编制而成。()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全体在园幼儿、教职工,以及所有进入幼儿园区域的外来访客,包括家长、实习人员、维修人员等。(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将防控工作融入日常管理,通过常态化的预防措施,降低疫情发生风险。3 .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建立健全防控工作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4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一旦出现疫情相关情况,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二、应急组织架构及职责(一)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副组长:教学园长、后勤园长成员:各班级主班教师、保健医生、后勤主管、安全主任职责:全面领导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工作方案;定期召开防控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一)各专项小组职责L健康监测小组(保健医生任组长) 负责每日对入园幼儿和教职工进行健康监测,详细记录监测数据。 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对有发热、皮疹等症状的人员进行初步排查和登记。 与当地卫生院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 环境防控小组(后勤主管任组长) 负责幼儿园内环境的清洁、消毒和蚊虫防控工作,定期对园区进行全面消杀。 对园内的积水区域进行重点清理,防止蚊虫滋生。 保障消毒用品、防蚊设备等物资的充足供应和规范使用。3 .宣传引导小组(教学园长任组长) 通过幼儿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渠道,向师幼和家长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 组织开展防控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及时回应家长的疑问和关切,做好情绪疏导工作。4 .教学保障小组(教研组长任组长) 制定疫情期间的教学调整方案,确保在特殊情况下教学工作的正常进彳亍。 组织最师开发适合幼儿的线上教学资源,保障幼儿的学习进度O 做好复课后的教学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校园学习生5 .应急处置小组(安全主任任组长) 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流程,在发现疑似病例时,按照流程及时进行处置。 管理隔离观察室,确保隔离设施和物资的完善。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疫情调查、追踪等工作。三、预防措施(一)环境管理6 .每日对幼儿园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打扫,保持环境整洁。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消毒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I.定期检查园内是否有积水,及时清理花盆托盘、排水沟等易积水区域,从源头上减少蚊虫滋生。8 .在园区内合理布置防蚊设施,如灭蚊灯、防蚊网等,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效果,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健康管理9 .实行入园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和教职工入园时需测量体温,发现体温异常者不得入园,并及时通知家长或安排就医。10 .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幼儿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立即通知保健医生进行处理。11 .教职工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报告并就医,待身体恢复健康后凭医院证明方可返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