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奋进砥砺前行——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
-
资源ID:1366631
资源大小:14.8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奋进砥砺前行——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交流发言材料.docx
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奋进,砥砺前行一一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交流发言材料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一一习近平正定足迹,看到这个题目,就使人倍感亲切、无比温暖。1982年,习近平就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后,开始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当得知“粮食不够吃”时,他顶住压力减征购,当年“全县粮食征购任务减少了2800万斤。从此,正定农民的饭桌上少了红薯干儿,多了白面馒头。”习近平在正定工作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秉持为民情怀,坚持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整修危旧校舍,改善办学条件,改造农村连茅圈,解决群众卖奶难、卖菜难,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宝贵结晶。一、“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在新时代司法工作中更加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既要“为民做主”,又要“让民做主”。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的情怀。“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要把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到实处,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不断提高司法为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习近平正定足迹”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要依靠人民力量、汲取人民智慧,尊重人民的历史创造者地位。通过积极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全力推进司法公开等各项举措,拓宽群众参与司法的渠道,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司法过程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把满足人民的新需求作为新时代司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在新时代司法工作中更加注重“规则之治”,既要“定分止争”,又要“系统治理”。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拆掉围墙,八面来风”的精神。“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要通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强化裁判说理,切实将司法办案的过程转化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过程。司法机关鲜明的政治属性和人民属性,决定了司法过程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是服务党执政兴国、维护人民幸福安康、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过程。随着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囿于就案办案、矛盾化解的司法理念,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好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凝聚社会共识、统一社会力量的需要。司法工作必须从维护党群关系、引导社会价值的政治高度上去考虑、去谋划、去落实,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和宏观视野去思考、去推动、去作为。三、”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要在新时代司法工作中更加注重赢得人民群众内心认同,既要“明辨是非”,又要“道德引领”。我们要学习习近平“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的品格。“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要将法安天下与德润人心相结合,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追求和自觉行动,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最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爱民之心,就是司法为民。新时代司法工作要更加注重赢得人民群众内心认同,既要“明辨是非”,又要“道德引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滋养支持,道德的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示范引领。人民法院在司法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强化法治与德治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作用,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一方面,明辨是非是司法的基础功能和基本要求,合乎公序良俗、合乎道德标准无疑是明辨是非中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司法不能止步于明辨是非,还必须强化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唯有善于用法治力量引导人民群众向上向善,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治理效能。赠篇:公文实用小标题金句(40JgJ一、政治引领与思想铸魂1 .思想灯塔指航向,理论武装固根基2 .政治建设摆首位,忠诚信仰铸警魂3 .初心使命永不忘,理想信念坚如钢4 .头雁领航聚合力,凝心铸魂谱新章二、担当作为与执行落实5 .闻令而动抓落实,雷厉风行求实效6 .清单管理明责任,闭环运行保成效7 .攻坚克难勇当先,啃硬骨头破瓶颈8 .压实链条不松劲,督查问效见真章三、纪律规矩与作风建设9 .纪律红线高高悬,规矩意识刻心间10 .作风转变无止境,清风正气扬新帆11 .力戒虚功崇实干,以上率下树标杆12 .警钟长鸣筑防线,廉洁自律守底线四、监督制约与权力运行13 .监督探头无死角,权力运行进笼子14 .阳光公开促透明,源头治理防腐败15 .巡察利剑显神威,执纪问责不姑息16 .风险排查常态化,预警机制早介入五、服务人民与宗旨践行17 .民有所呼我必应,情系百姓解忧难18 .优化服务提质效,办事便捷暖人心19 .基层治理精细化,群众满意度提升20 .急难愁盼马上办,宗旨意识践于行%1、能力提升与本领锤炼21 .学习赋能强本领,专业素养再提升22 .调查研究接地气,科学决策谋全局23 .驾驭风险能力强,应急处突反应快24 .数字转型添动力,智慧治理开新局七、创新驱动与改革攻坚25 .解放思想勇探索,机制创新激活力26 .敢为人先闯新路,试点示范引方向27 .流程再造优服务,效能革命提速度28 .容错纠错鼓干劲,激励干部勇担当八、制度建设与长效治理29 .建章立制固根本,常态长效促规范30 .制度笼子越织越密,治理效能持续增强31 .标本兼治除顽疾,源头预防堵漏洞32 .经验总结制度化,成果运用长效化九、文化建设与精神塑造33 .廉洁文化人人心,崇德尚廉蔚然风34 .家风家教严要求,清廉家风代代传35 .榜样引领聚能量,先进典型励斗志36 .红色基因永传承,奋斗精神放光芒十、协同联动与合力攻坚37.横向协同破壁垒,纵向联动聚合力38.部门协作无缝隙,齐抓共管保落实39.资源整合优配置,多元参与促共赢40.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谱华章写材个用典】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例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理论学习不仅要学而信,而且要学而用、学而行,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也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遵循。只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发展大局。(解放军报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典故】出自明代王阳明传习录,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释义】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赏析】“知行合一”是明朝学者王阳明提出的哲学观点,“知”是指人们的认识,“行”就是实践。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伦理实用、理性的品格,强调学思结合、道德践履与个体修养的过程一致性。知行合一,是古人倡导的修身之道,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行为原则。从古至今,贤达之士一直把知行合一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重要途径,荀子倡言“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王阳明有箴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与行相一致,毛泽东同志撰写的重要著作实践论,其副标题即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一一知和行的关系”,他在文中讲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由此可见,知和行分别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和集中体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不可或缺。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知行合一的表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和丰富自己,从根本上树立实践的观点,把学习所得运用于实践。【用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理论武装类讲话,侧重强调知行合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