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首都──北京》课后作业.docx
祖国的首都一北京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北京所在的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2 .北京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3 .北京的地势特点是()A.西北高,东南低B.东南高,西北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4 .下列河流中,流经北京的是()A.长江B,黄河C,珠江D,永定河5 .北京是全国的()A.政治中心、经济中心、B.政治中心、文化中心C.经济中心、文化中心D.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6 .以下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布达拉宫C.苏州园林D.故宫7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劳动力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8 .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北京发展的是()A.大力发展传统工业B.拆除四合院,建设高楼大厦C.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限制外来人口流入9 .北京在城市建设中,保留了众多的四合院和胡同,其主要原因是()A.它们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B,它们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C.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D.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科技创新中心11 .从北京出发的铁路干线中,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是()A.京哈线B,京广线C,京九线D,京沪线12 .北京的传统民居是()A.窑洞B.竹楼C,四合院D,蒙古包13 .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自然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水资源短缺D.酸雨危害14 .北京的城市职能中,最能体现其作为首都的是()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以上都是15 .下列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新区和卫星城B,城市绿地和水网建设不断扩大C.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传统建筑已被拆除殆尽D,城市交通设施和格局不断完善16 .北京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凉爽干燥17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下列朝代中曾在北京定都的有()秦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A.B.C.D.18 .北京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护和修缮古建筑,这是因为古建筑()A.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B.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C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D.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19 .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A.交通便利B.劳动力资源丰富C科技人才众多D.自然资源丰富20 .为了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大力发展火电B.增加私家车数量C.加强城市绿化D.扩大重工业规模二、填空题1 .北京位于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2 .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冬季o3 .北京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这体现了北京的职能;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文化场馆,这体现了北京的职能。4 .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等(写出三个即可)。5 .北京的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三、简答题1 .简述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 .请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3 .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请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 .从北京的城市职能出发,分析北京不适合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原因。5 .为了实现北京“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至少写出三点)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D5.B6.D7.B8.C9.B10.C11.B12.C13.C14.A15.C16.A17.C18.C19.C20.C(二)填空题1 .华北2 .高温多雨;寒冷干燥3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4 .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或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5 .航空;公路;铁路(三)简答题1 .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冷热、干湿都适中;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其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 .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有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是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在此举办;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等,这些都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3 .面临的问题: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等缓解交通拥堵;加强环境治理,关停污染企业、加强绿化等改善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增加住房供应等缓解住房紧张。4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大力发展重工业会带来环境污染,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不利于政治活动的开展、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重工业占地面积大,会加剧北京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且北京的资源和能源相对短缺,不利于重工业大规模发展。5 .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爱护文物古迹,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改善城市环境;节约用水、用电,缓解资源紧张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