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电网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十五五”坚强电网建设,将电力投资项目化、清单化,确保“三年完成、两年巩固提升”的工作部署落实落细,构建电力保障体系,助力“东风县”、“屋顶光伏示范县”、乡村振兴、“一区五园”等建设,编制本规划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围绕“十五五”坚强电网建设,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完善保障机制,切实优化政策支撑,坚持电力先行,超常规建成坚强电网,将电力投资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确保电网结构“三年完成、两年巩固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更好的电力支撑。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底线思维,目标引领。强化安全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科学确定坚强电网规划建设范围和目标,优化电网结构,统筹推进源网荷储高质量发展,提升电网灵活、坚强、协同水平。(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地区建设发展客观需求、重要负荷供电保障要求,满足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新增工业园区的用电需求,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三)坚持突出重点,差异建设。抓重点、补短板,纵向梳理、横向协同,着力构建坚强电网,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差异化开展电力设施建设,加强能源电力新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三、电网概况(一)电厂及发电概况。全县总装机26.837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站318座,容量9.54万千瓦。水电站78座,容量16.847万千瓦,余热发电1座,装机容量0.45万千瓦。其中水电占比62.77%,远高于省45.41%的水电占比。(二)电网规模概况。电网位于主网南端,通过2条220千伏和2条110千伏线路(220千伏十房线、房悬线,110千伏当视线、竹陵线)与电网相联。主网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35千伏变电站16座,220千伏线路2条115公里、110千伏线路11条266公里、35千伏线路17条311公里。配网有10千伏配电线路106条,总长3229公里。其中公用配电线路95条,长度2523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3466台,其中公变2681台,容量27万千伏安。开闭所7座,环网柜16座,柱上开关255台。(二)用电概况。有各类用电客户20.33万户(其中居民用户17.66万户)。电压合格率99.951%,其中城网99.995%,农网99.926%o供电可靠率99.7712%,其中城网99.931%,农网99.737%。户均容量2.25千伏安,其中城网3.06千伏安,农网2.01千伏安。全社会用电量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6.02亿千瓦时,同比增幅10.64%。其中:居民生活用电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2%;工业用电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5%。四、建设目标以电网结构“三年完成、两年巩固提升”为总目标,确保“十五五”期间电网项目建设投资不低于10亿元;建成以220千伏变为支撑,110千伏电网建成东北、西部2条链路,东、北、西南部3个环网的“三环两链”主网架,全面实现坚强电网建设目标,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与外送。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快优化中低压配网架构,促进城乡各电压等级配网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电网整体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智能配电网,在经济基础较好和可再生能源集聚地区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做好新能源电力项目的有序接入消纳工作。规范电力迁改工作机制,保障电力迁改项目规范、有序推进。新扩建22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容量54万千伏安。新(改扩)建110千伏变电站7座,新增110千伏主变容量47.5万千伏安。新(改扩)建35千伏主变12座,新增35千伏主变容量8.3万千伏安。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上线路工程线路18条,长度304.4公里。新建10千伏配变100O台,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968公里。五、工作任务(一)聚焦重点项目,打造坚强主网。尽快新(改扩)建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龙堰变电站、110千伏青峰变电站、110千伏高机变电站、110千伏陵州变电站、110千伏晓阳变电站、110千伏花楼门输变电工程、Iio千伏三海输变电工程、陵州青峰Iio千伏线路工程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及新能源并网提供支撑。(二)优化网架结构,助推区域发展。加快建设万峪35千伏输变电工程、现有35千伏变电站改扩建工程、北部35千伏电网优化工程、秦口-上龛、中坝-官渡、秦口-窑淮、青峰-沙河、陵州-中村35千伏线路工程等电网项目,建强建优区域配网,保障县域经济及工业园区电力供应。力争“一区五园”新建10千伏线路不少于200公里,新增配变不少于500台,满足产业布局需求。(三)加快农网改造,服务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力争2030年底新增10千伏线路不少于968公里,新增及改造配变不少于100O台,基本解决电网卡脖子、低电压现象。确保每个乡镇至少1座35千伏及以上变(配)电站,大幅提升城乡电网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四)规范电力迁改,优化城市环境。规范电力迁改工作机制,明确迁改实施主体,出台收费标准,保障电力迁改项目规范、有序推进,优化城市环境。积极对接“一区五园”发展方向,科学决策,优先布局,提前建设,推进电力迁改项目和园区经济发展有序衔接。(五)主动引导新能源开发,促进能源供给清洁化。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做好新能源电力项目的有序接入消纳工作。提升电力精细化调度水平,提高新能源电力的就地消纳占比,尽可能避免“弃水”“弃风”“弃光”现象。加强新能源开发及消纳研究,引导优化新增装机、布局和时序;加快建设新能源外送配套电网工程,提高电网消纳和外送能力,加快新能源电力项目建设进度。六、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2035年配电网通过多轮规划建设改造,已经趋于成熟,供电质量、供电能力、网架结构和装备水平都得到了质的提升。规划到2035年户均停电时间缩短到3小时之内,供电可靠率达到99.97%以上,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8%以上,农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4千伏安/户,110及以下电网变电站、线路NT通过率达到100%。所有用户都能用上安全可靠低碳清洁的智能电。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供电公司将提高站位,谋定快动,”手中有图、心中有数、眼中有活”,敢于下深水,勇于啃硬骨头,以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高质量贯彻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又好又快三年建成坚强电网,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