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与职业暴露(2025年).docx
-
资源ID:1365921
资源大小:10.2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X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与职业暴露(2025年).docx
XX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与职业暴露一、标准预防(一)标准预防的概念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预防。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传染至患者和从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的双向防护。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二)标准预防的措施医务人员在解除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后,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立即洗手。医务人员解除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及破损的粘膜和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患者既接触清洁部位,有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洗手或消毒。与普遍预防相同,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隔离衣或防护衣,医防治医务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的污染。被上述物品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医务人员、患者、探视者与环境之间传播。对于需要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确保在下一患者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消毒灭菌。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污染的物品应及时处理,避免接触患者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其他物品,引起微生物传播。锐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针刺伤。操作时枕头套不必重新套上,当必须重新套上时应运用器具而不能直接用手。针头不应用从注射器上取下、折弯、破坏或进行其他操作。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刀片和其他锐器应置于适当防水耐刺的容器内,以便集中销毁;需重复使用的锐利器械也应置于防水耐刺的容器内,以便于运输及再处理。经呼吸道传播的预防。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一)生物性职业暴露危害性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银针刺伤、锐气伤、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了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拍戏、排泄物等容易引起生物性职业感染。其中对医务人员危害最大的有三种病原体,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现已证实大多数职业型血源性疾病的病例几乎都是由这3种病毒所引起,此外尚有梅毒和疟疾等。(二)化学性职业暴露危害性医务人员在消毒、治疗换药等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各种消毒剂、清洁剂、及有害的物质等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常见的有:L抗肿瘤药物:目前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是细胞毒制剂,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医务人员接触抗肿瘤药时,药物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含细胞毒性的气溶胶、药液接触皮肤直接吸收;沾污后经口摄入等方式进入机体。接触剂量虽小,但接触频繁,会因蓄积作用产生远期影响,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自然流产率增高,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2 .清洁剂及消毒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清洁剂、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中毒或致癌。3 .麻醉剂:有报道手术室麻醉师因慢性吸入性麻醉气体导致流产率增高。还有研究发现接触麻醉剂的医务人员有肝病、肾病及维生素代谢紊乱。4 .粉尘:牙科技师在制作假牙过程中接触硒尘、石棉丙烯酸塑料,会引起尘肺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三)物理性职业暴露危害性L辐射:有报道从事放射性诊断和治疗的医务人员因接触放射线而致恶性肿瘤、白血病、不良妊娠及放射病者比例较高。医护人员接受辐射为其他行业之首,医务人员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皮肤烧伤、坏死、放射性皮炎、眼球晶体混浊继发白内障。长期接触小剂量的辐射,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可能发生骨髓增殖异常、白血病、其他肿瘤、胎儿致畸等。5 .锐器伤: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不仅会引起皮肤黏膜损伤,更危险的是感染血源性疾病。如HIVHBVH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