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最新版).docx
-
资源ID:1365677
资源大小:20.3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最新版).docx
2025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最新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且详细地阐述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及具体危害,包括对个人生活、学习以及家庭带来的影响。2 .全面熟知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不仅知道怎么做,还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显著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2 .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防蚊灭蚊工作,并能向家人宣传相关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深刻增强学生对蚊媒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从内心认同并主动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 .牢固树立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态度,积极且主动地参与校园和社区的防蚊灭蚊行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同防控”的良好氛围。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要让学生清楚了解病毒是如何通过蚊子在人群中传播的;以及两种疾病各自典型的症状表现,能准确区分它们与普通感冒等疾病的不同。2 .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有效措施,尤其是防蚊灭蚊的具体方法,包括从环境治理到个人防护的各个环节。(二)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丰富的案例和互动活动,让学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防蚊灭蚊对于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关键作用,并真正将其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2 .弓I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克服惰性,持续保持良好的防蚊灭蚊习惯,形成长效机制,即使在老师和家长不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做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确保学生获取准确、全面的基础信自e>so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防蚊灭蚊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等进行深入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相互学习。3 .案例分析法: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案例的背景、发展过程、造成的后果等方面入手,加深学生对疾病危害的认识。4 .直观演示法:利用丰富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实物模型等资料展示疾病症状和防蚊灭蚊方法,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增强学习效果。5 .情景模拟法:设置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与防蚊灭蚊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应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身边的蚊子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被蚊子叮咬后,不仅会起一个痒痒的包,有时候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被蚊子叮咬后感觉特别不舒服的经历呢?(请几位同学分享,如被叮咬后红肿厉害、瘙痒难忍影响学习和休息等)2 .展示一些因蚊子叮咬弓I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新闻图片、详细报道以及患者的亲身讲述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蚊子传播疾病的严重性,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3 .提问:大家听说过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疾病吗?对它们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呢?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这两种疾病的认知程度,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二)认识登革热(10分钟)1.病因与传播途径讲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弓I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有不同的血清型,感染后可能会再次感染其他血清型,并且再次感染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它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伊蚊的活动范围较广,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可能存在。当伊蚊叮咬感染登革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会在其体内经过大约8-10天的繁殖,当再次叮咬其他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新的宿主,从而导致新的人感染。举例:去年夏天,在我们城市的某个小区,由于小区内有一片闲置的空地,长时间没有清理,堆积了很多杂物,下雨后形成了大量积水,再加上部分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花盆托盘里的水长时间不清理,导致伊蚊大量滋生。一位平时身体很健康的中年居民,在傍晚散步时被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后,没过几天就出现了高热、头痛等症状,一开始以为是普通感冒,自行吃了感冒药,但是症状并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后来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登革热。随后,小区内又陆续有几人感染,其中还有两名学生,因为生病不得不请假在家休息,耽误了很多课程,给学习带来了很大影响,这也弓I起了小区居民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小区进行了全面的灭蚊和环境整治。1 .症状表现展示登革热患者在不同发病阶段症状的图片和视频,详细介绍: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C以上,一般持续3-7天,而且体温常常忽高忽低,服用普通退烧药效果不明显;还会有剧烈头痛,这种头痛不像普通头痛那样容易缓解,有时会让患者难以忍受;同时伴有眼眶痛,看东西时会感觉眼睛周围疼痛;关节肌肉疼痛也非常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痛”,严重时患者甚至无法正常活动;皮肤可能出现麻疹样、猩红热样等皮疹,这些皮疹会伴随着瘙痒,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提醒:当被蚊子叮咬后,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能像例子中的居民那样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认识基孔肯雅热(10分钟)1 .病因与传播途径讲解: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的传播能力也很强。它同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与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一样,都是白纹伊蚊等伊蚊种类。这些伊蚊喜欢在干净的积水中产卵,像我们家里的花瓶、水桶等地方如果有积水,就很可能成为它们的孳生地。当伊蚊叮咬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人后,病毒在其体内繁殖,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就会造成病毒的传播。举例:在国外的一些旅游胜地,比如东南亚的某个海岛,那里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伊蚊的生长繁殖。曾经因为旅游旺季游客较多,人员流动大,当地的防蚊措施又不到位,没有及时清理景区内的积水,导致基孔肯雅热暴发。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被蚊子叮咬后感染了病毒,一开始只是感觉有点发热、关节不舒服,以为是旅途劳累,没有太在意。但回国后,症状越来越严重,出现了高热、关节剧痛等症状,才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基孔肯雅热。其中有一位游客是一名中学生,原本计划暑假后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却因为这场病,不仅错过了运动会,还因为关节疼痛休学了一段时间,影响了学习进度。1 .症状表现 描述: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发热一般较为迅速,体温在短时间内就可升高到39。C以上,而且发热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关节疼痛往往非常剧烈,尤其是手指、脚趾等小关节,这种疼痛会让患者无法正常弯曲关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比如拿东西、走路等;皮疹通常在发热后1-2天出现,分布在四肢、躯干等部位,有时也会出现在面部,皮疹会伴随着轻微的瘙痒。 强调: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有的患者甚至会持续几个月,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关节疼痛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运动,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四)两者的区别与联系(5分钟)1相同点 传播途径:都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这是它们最主要的相同点,所以防蚊灭蚊是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共同关键措施,只要做好了防蚊灭蚊工作,就能大大降低感染这两种疾病的风险。 防控措施:都需要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避免他们被蚊子再次叮咬,从而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同时要做好环境的灭蚊和清理孳生地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蚊子的数量;个人也要做好防护,避免被蚊子叮咬。1 .不同点潜伏期和传播速度: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相对较短,一般为2-12天,而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基孔肯雅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这意味着如果出现病例,不及时控制的话,很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更多人感染。具体症状:虽然都有发热、皮疹,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少数感染者会因血小板降低造成人体脏器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后果非常严重;基孔肯雅热则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久,少数人群(新生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心肌炎、脑炎等,这些并发症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长期影响。(五)预防方法(15分钟)1 .防蚊灭蚊环境整治:定期清理室内外的积水是防蚊灭蚊的关键。像花盆托盘,浇水后很容易积水,要每3-5天清理一次;花瓶里的水也要及时更换;饮水机水槽、空调排水口、冰箱底部水盘等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也要定期检查清理。闲置、废弃的容器,如破旧的水桶、轮胎等,要及时清除或翻倒过来,避免积水成为蚊子的孳生地。家里养的水培植物,要定期换水(每3-5天换水一次),同时清洗根须,防止蚊子在里面产卵。学校的操场、绿化带等地方也要定期检查,清理积水。消灭成蚊:可使用电蚊拍、蚊香、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灭蚊。使用电蚊拍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水;使用蚊香时,要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密闭的空间里长时间使用;使用杀虫喷雾剂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喷完后要离开房间一段时间,待气味散去后再进入,注意安全。在蚊虫较多的地方,如树林、草丛附近活动时,要在外露的皮肤和衣物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选择含避蚊胺或驱蚊酯等有效成分并取得国家正式农药登记证(在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这样才能保证驱蚊效果。安装防护设施:家里安装纱门纱窗,这样既能保证室内通风,又能防止蚊子进入;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是婴幼儿和孕妇,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做好防护。有条件的学校,教室和宿舍也应安装纱窗,在傍晚和清晨蚊子活动频繁的时候,要关好门窗,减少蚊子进入室内的机会。1 .个人防护穿着适当衣物:尽量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这样可以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面的面积,降低被蚊子叮咬的几率。因为蚊子更喜欢叮咬深色的物体,浅色衣物相对不容易吸弓I蚊子。 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一般是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这些时间段,尽量避免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如果因为上学、课外活动等原因必须在这些时间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物、喷驱蚊剂等。1健康监测 做好晨午检工作:学校每天的晨午检工作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皮疹、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要马上通知家长及时送医,并做好记录。教职员工如有发热等不适也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工作,以免延误病情和造成病毒传播。 旅行注意:在假期外出旅行时,要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疾病流行情况,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旅游健康提示、咨询医生等方式。根据目的地的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如携带驱蚊剂、蚊帐等。如果在旅游期间出现发热、寒战、皮疹、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旅游回家后,在2周内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暴露史,配合开展相关检测,以便医生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六)小组讨论(10分钟)L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6-8人,讨论以下问题: 在我们的校园和家庭中,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蚊虫孳生地?比如学校的排水沟、操场边的积水坑、家里阳台角落的积水等。除了刚才提到的方法,还有哪些防蚊灭蚊的小妙招?比如用肥皂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可以止痒,种植一些具有驱蚊效果的植物如薄荷、驱蚊草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防蚊灭蚊习惯,让蚊虫无处可藏?比如制定家庭防蚊灭蚊计划表,每天轮流负责清理积水等。L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2.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好的想法和建议,补充完善相关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防蚊灭蚊知识。(七)知识问答(5分钟)1.准备一些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相关的知识问答题目,如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选择题: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什么?(A苍蝇B.伊蚊C.老鼠D.蜂螂)(答案:B) 选择题:以下哪种症状不是登革热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