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docx
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在幼儿园内的传播,保障幼儿及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原则,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体系。(三)风险评估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传播,幼儿园内绿化区域、积水容器易孳生蚊虫。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弱,户外活动时间长,被蚊虫叮咬风险高。2025年夏季温湿度适宜蚊虫繁殖,加之幼儿家长来源广泛,存在病毒输入并引发园内传播的可能性。二、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保健医、后勤主任、保洁组长为成员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园内防控工作,制定防控计划,监督各项措施落实,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二)具体职责1 .园长作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审批防控预案和经费预算,协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长委员会等外部单位的合作,定期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防控情况。2 .副园长协助园长开展工作,分管教学部门的防控宣传教育,督促各班落实晨午检和健康监测制度,组织教师参加防控培训,检查幼儿活动区域的防蚊措施落实情况。3 .保健医。负责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监测、排查和报告,每日汇总各班健康数据,对发热、关节疼痛的幼儿进行初步诊断,联系家长并协助转诊。制定园内蚊媒监测计划,每周对园区蚊虫孳生地进行检查,记录蚊虫密度数据,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消杀工作。建立防控物资台账,定期检查口罩、消毒液、防蚊用品等储备情况,确保物资充足。组织教职工开展防控知识培训,编制幼儿防蚊手册并发放给家长。1.班主任每日早晨和中午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和症状观察,填写幼儿健康监测表,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保健医。通过儿歌、动画、绘本等形式开展防控教育,教幼儿正确的防蚊方法,如勤洗手、不玩水洼等。保持班级活动室、午睡室的清洁通风,每周清理玩具柜、墙角等卫生死角,检查是否有积水。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健康状况,发放防控通知,收集家长反馈的疑问并解答。1.后勤主任。负责园区公共区域的环境整治,组织人员清理绿化带杂草、疏通排水沟,每周对户外玩具、沙池、水池进行清洁消毒。联系专业消杀公司,每月至少开展2次全园蚊媒消杀,重点对卫生间、垃圾站、下水道等区域施药,留存消杀记录。检查并维修园内防蚊设施,如纱窗、蚊帐、灭蚊灯等,确保完好有效。保洁组长。每日清理园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桶定时消毒。对幼儿餐具、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品进行高温消毒,清洁地面时避免积水残留。配合后勤主任检查园内积水情况,及时清理花盆托盘、水桶等容器内的积水。1.家长委员会协助幼儿园开展防控宣传,向其他家长普及基孔肯雅热知识,监督幼儿园防控措施落实,反馈家长意见和建议,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园区环境清理活动。三、预防措施(一)环境防控1.日常清洁每日放学后对教室、寝室进行彻底清扫,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每周五进行全园卫生大扫除,重点清理屋顶、窗台、储物柜后方的灰尘和蛛网。2,积水清理后勤部门每日检查园区内的积水点:户外大型玩具凹槽、雨水收集桶、植物盆栽托盘等,发现积水立即清除。在雨季增加检查频次,雨后1小时内排查所有可能积水的区域。3.防蚊设施在各班安装磁性纱窗,午睡室配备儿童专用蚊帐,公共区域设置灭蚊灯(每20平方米1台),每周由保洁员清洁灭蚊灯并更换诱饵。(二)健康教育1 .幼儿教育将防控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周一开展“防蚊小卫士”主题班会,周三组织观看防蚊动画,周五进行防蚊儿歌比赛。在自然角种植驱蚊植物(如薄荷、艾草),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其特性。2 .教职工培训3月份和9月份各开展1次全员防控培训,邀请社区医生讲解基孔肯雅热的症状鉴别、应急处置流程。每月举行1次防控演练,模拟发现疑似病例后的隔离、报告、消毒等环节。3 .家长沟通通过家长群每周推送1篇防控科普文章,每月发放1期家园共育报,设置“防蚊小妙招”专栏。每学期召开1次防控专题家长会,演示幼儿防蚊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三)蚊媒监测保健医每周一、三、五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蚊虫孳生情况,在园区内设置10个监测点,记录阳性容器数量并计算指数。当指数超过5时,立即增加消杀频次并排查原因。每月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蚊虫密度调查,采用诱蚊灯在夜间监测成蚊数量,分析蚊虫活动高峰时段,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如避开傍晚5-7点)。四、应急处置(一)病例发现与报告当幼儿出现发热(体温三38。0、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时,班主任立即将其带至隔离观察室,由保健医再次测量体温并询问病史。若怀疑为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立即通知家长带幼儿就医,同时向园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二)隔离与消毒确诊病例所在班级立即暂停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活动。对该班级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玩具、餐具用100。C沸水浸泡30分钟,地面、墙面用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间隔30分钟),关闭门窗进行紫外线照射1小时。病例停留过的户外区域划定为临时隔离区,设置警示标识,48小时内禁止其他幼儿进入,由消杀公司进行强化消杀。(三)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的幼儿和教职工实施7天健康监测,每日由保健医上门或通过视频测量体温,观察是否出现症状。家长需每日向班主任反馈幼儿健康状况,教职工由后勤部门统一监测。监测期间,密切接触者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幼儿园为其提供口罩和消毒用品,指导做好居家防蚊措施。(四)舆情应对由园长负责统一对外发布信息,通过幼儿园公众号、家长群及时通报疫情进展和防控措施,避免谣言传播。安排专人解答家长咨询,必要时邀请疾控专家进行线上答疑。五、保障措施(一)物资保障设立防控物资专项资金(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的5%),储备以下物资:儿童专用口罩500个、免洗手消毒液30瓶、蚊帐20顶、灭蚊灯15台、含氯消毒液50升、防蚊贴200片,每月盘点并补充。(二)人员保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健医、后勤主任、园长为核心值班人员,确保突发情况时能及时响应。与附近医院儿科建立绿色通道,保证幼儿能快速就诊。(三)制度保障制定幼儿园防控工作奖惩制度,对在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对未落实防控措施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每季度开展1次防控工作自查,形成书面报告并存档。六、预案管理本预案由幼儿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每年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和疫情形势变化进行修订,修订后需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幼儿园将定期组织防控演练(每学期2次),检验预案的可行性,根据演练结果调整完善应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