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精选样本).docx
-
资源ID:1365416
资源大小:39.87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精选样本).docx
2025年学校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一、引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均为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员流动的增加,这两种疾病的传播风险日益上升。为切实做好校园内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与传播,特制定本预案。二、疾病概述(一)登革热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严重时可弓1发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伊蚊主要孳生于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以及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二)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所致,同样经伊蚊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患者常突然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5天出现皮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小关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的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三、防控目标1 .提高师生对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2 .全面整治校园环境,消除蚊虫孳生地,将蚊虫密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3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预防疫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扩散。四、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校医为成员的学校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防控预案、组织实施防控措施、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问题、监督检查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等。五、宣传教育1 .开学前: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渠道,向师生和家长推送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制作防控知识宣传手册,开学后发放给每一位师生。2 .开学后:组织开展防控知识专题讲座,邀请专业的疾控人员为师生进行讲解。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持续宣传防控知识,营造浓厚的防控氛围。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相互交流防控经验,强化防控意识。六、环境整治1 .日常清理:安排专人每日对校园进行巡查,重点检查教学楼、宿舍、食堂、绿化带等区域,及时清理垃圾、杂物,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定期对校园内的排水沟、下水道进行疏通,防止积水。2 .积水处理: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积水排查与清理工作。清除花盆托盘、水桶、废弃容器等各类积水,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如景观池等,投放杀蚊幼剂或饲养观赏鱼,以控制蚊虫孳生。对校园内的空调外机托盘、饮水机水槽等易积水部位,及时清理积水并保持干燥。3 .定期消杀:每两周聘请专业的消杀公司对校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杀作业,重点对蚊虫易栖息和孳生的区域,如绿化带、灌木丛、车棚等进行喷雾消杀,降低成蚊密度。在消杀作业前,通过校园广播、通知等方式告知师生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师生安全。七、疫情监测与报告1 .晨午检制度: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班主任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体状况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学生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皮疹等疑似症状,立即通知校医进行进一步诊断,并联系家长带学生就医。2 .因病缺勤追踪:建立因病缺勤追踪制度,班主任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了解其缺勤原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怀疑为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及时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3 .疫情报告:校医一旦发现疑似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病例,应立即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同时,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疫情的调查和处置工作。八、应急处置1 .病例隔离:一旦确诊为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需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蚊虫叮咬,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学校配合患者家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 .疫点处理:对患者所在班级、宿舍及活动场所进行全面的消杀处理,清除可能存在的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14天,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和症状询问,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3 .停课措施:如校园内出现多例病例或疫情有扩散趋势,根据疾控中心的建议,学校采取部分班级或全校停课措施。停课期间,通过线上教学等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九、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学校购置充足的防控物资,如杀虫剂、杀蚊幼剂、防护用品、体温计等,并妥善保管,确保物资的正常使用和及时补充。2 .人员保障:加强对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等防控工作。3 .经费保障:设立专项防控经费,确保防控物资采购、消杀作业、疫情监测与处置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使用经费,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十、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根据疫情的发展变化、防控工作的实际效果以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学校及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定期组织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人员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优化防控工作流程。通过实施本预案,学校将全面加强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教案V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由蚊子传播的,了解这两种病的简单症状,如发烧、头痛、浑身无力、出红点(登革热)、关节痛(基孔肯雅热)等。2 .技能目标:学会一些预防蚊子叮咬的方法,如挂蚊帐、喷花露水、使用电蚊拍等。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注重卫生、爱护环境的意识,主动参与到防蚊灭蚊的行动中。二、活动准备1 .蚊子的图片、模型,让幼儿直观认识蚊子。2 .预防蚊子叮咬的物品,如蚊帐、花露水、电蚊拍、蚊香等。3 .有关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小故事或动画片片段。三、活动过程1 .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哦。有个叫小明的小朋友,前几天在外面玩的时候,被一只小小的蚊子咬了一口。没过几天呀,小明就生病了,他总是发烧,头也痛痛的,浑身都没力气,不想动。后来爸爸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小明是得了一种叫登革热的病,就是被那只蚊子咬了才得的。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 .介绍疾病与传播者:其实呀,除了登革热,还有一种叫基孔肯雅热的病,也是被蚊子咬了才会得的哦。(展示蚊子的图片或模型)你们看,就是这种小小的蚊子,它叫伊蚊,最喜欢在脏水、草丛、垃圾堆这些地方待着,然后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咬我们。3 .讲解症状:那得了这两种病会有什么感觉呢?得了登革热的话,可能会像小李小朋友一样,发烧发到39度以上,身上还会出一些小红点,感觉很难受。得了基孔肯雅热呢,可能会像小王小朋友一样,关节会很痛,不想走路,也不想玩玩具。所以呀,如果我们感觉自己发烧了、头痛了,或者身上不舒服,一定要赶紧告诉爸爸妈妈和老师哦。4 .学习预防方法:那我们怎么才能不让蚊子咬到我们,不得这些病呢?老师给你们举几个例子哦。小红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会给她挂一个大大的蚊帐,(展示蚊帐)你们看,有了蚊帐,蚊子就飞不进来咬小红啦。小刚在出去玩之前,妈妈会给他喷上花露水,(展示花露水并演示)喷了花露水,蚊子就不敢靠近小刚了。还有哦,爸爸会用电蚊拍(展示电蚊拍)把家里的蚊子打死,这样蚊子就少了。我们还可以让爸爸妈妈经常打扫家里的卫生,把积水倒掉,因为蚊子最喜欢在积水里产卵啦,没有积水,蚊子就不能长大咬我们了。5 .互动讨论:那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是怎么防蚊子的呀?你们可以跟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一说哦。(引导小朋友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家里的防蚊方法)。四、活动延伸1 .让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家里的卫生,清理积水,看看家里有没有蚊子容易滋生的地方,然后把看到的告诉老师。2 .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知道的防蚊子的方法,第二天带到幼儿园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一、核心宗旨全力阻止基孔肯雅热在幼儿园内扩散蔓延,保障幼儿与教职工的身体康健,维持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带来的各类影响。二、防控团队构建及责任划分(一)防控核心小组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保健医生、后勤负责人、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核心小组,统一协调园内所有防控事宜。(二)成员具体职责1 .园长:作为防控工作的首要负责人,负责制定防控整体策略,做出关键决策,调配园内各类资源,保证防控工作有序推进。2 .副园长:协助园长处理防控日常工作,对各部门防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向园长反馈工作中的问题与进展。3 .保健医生:承担防控知识的讲解培训I、日常疫情的排查、疑似病例的初步评估、消毒工作的专业指导等任务,为防控工作提供医学支持。4 .后勤负责人: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与储备,像消毒药剂、防护用品等,同时管理园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设施的维护保养。5 .年级组长:在本年级传达防控工作要求,督促各班按规定做好防控工作,收集并上报班级的防控情况。6 .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日常健康监测,执行早晚检制度,开展班级内的防控知识宣传,做好班级环境的清扫与消毒工作。三、日常防控关键环节(一)环境整治与蚊虫源头控制1 .每星期对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区域至少进行2次彻底的清扫和消毒,食堂、卫生间这类重点区域每天消毒1次,确保环境干净整洁,无卫生盲区。2 .安排专人每天在园内进行巡查,及时清理积水容器、杂草和生活垃圾,从根本上消除蚊虫滋生的温床。3 .按时对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修剪,让绿化区域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蚊虫的停留。(二)蚊虫防治具体办法1 .在幼儿经常活动的教室、寝室等地方安装灭蚊灯,幼儿午休时使用蚊帐,每星期对这些防蚊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能正常发挥作用。2 .每个月联合专业的消杀公司对全园进行1次蚊虫消杀作业,雨后要增加消杀次数,着重对下水道、花盆底部等容易积水的地方进行处理。3 .引导幼儿在蚊虫活动较为频繁的清晨5点至7点、傍晚5点至7点减少户外活动,若必须外出,为幼儿穿戴好长袖衣物并涂抹适合儿童使用的驱蚊产品。(三)健康监测体系1 .班主任在每天早上幼儿入园和下午午休后,为幼儿测量体温,仔细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询问幼儿是否有发热、出疹、关节酸痛等不舒服的症状,并做好详细记录。2 .保健医生在每天下午对各班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必要时与幼儿家长联系了解详细情况。3 .为每个幼儿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出勤情况和健康变化,对没来园的幼儿进行跟踪,若怀疑与基孔肯雅热有关,马上进行上报。(四)防控宣传引导1 .每个月在园内的宣传橱窗更新1期关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知识内容,通过家长群每周发送防控小常识,每学期举办2次主题教育活动,向幼儿和家长普及该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和预防手段。2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勤洗手、不随地丢弃垃圾等良好的卫生习惯。3 .向家长发放防控告知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内的防蚊工作,比如定期清理窗台积水等,提醒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告知幼儿园。(五)食品与饮水安全保障1 .严格规范食品采购流程,建立采购记录,食材存放要分类分区域,加工过程要符合卫生标准,餐具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2 .安排专人负责饮用水管理,每星期对饮水机进行清洗和消毒,每3个月委托专业机构对饮用水质量进行检测,确保饮用水安全可靠。四、病例应对流程(一)病例察觉当发现幼儿或教职工出现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