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游____》学习要点与练习.docx
-
资源ID:1364417
资源大小:14.7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游____》学习要点与练习.docx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游学习要点与练习-S学习重点(一)按游览顺序写作1 .学会运用方位词、地点转换词来清晰展现游览路线,如“首先、接着、然后、再往前走、沿着来到、穿过、绕过”等。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通过“出了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这样一系列的词句,清晰地交代了游览双龙洞从外到内的路线。2 .能够绘制简单的游览路线图辅助写作,在图上标注关键景点及游览先后顺序,使写作思路更直观。比如游览动物园,可绘制路线图:入口猴山大象馆一长颈鹿馆出口,写作时依据此图依次展开描写。(二)抓住景物特点描写1 .运用多种感官(看、听、闻、触等)感知景物,从不同角度呈现景物特色。以描写一处花园为例,用眼睛看,能描述花朵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用耳朵听,可提及蜜蜂嗡嗡采蜜声、微风吹动树叶沙沙声;用鼻子闻,能闻到花朵散发的阵阵芬芳;用手触摸,感受到花瓣的柔软、树叶的光滑等。2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如描写柳树,“柳树的枝条像绿色的丝带,随风飘舞”(比喻);“柳树在微风中欢快地扭动着腰肢”(拟人);“柳树的叶子是那么绿,绿得发亮,绿得醉人,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排比)o3 .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详写,其他略写,做到详略得当。比如写游森林公园,对森林中高大奇特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溪流等重点景物详细描绘,而对路边一些普通花草简单带过。(三)融入真情实感1.在描写景物过程中自然地表达自己对游览之地的喜爱、赞美、惊叹等情感。如看到壮丽的瀑布,可写道“望着眼前气势磅礴的瀑布,我不禁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心中满是赞叹与敬畏之情”。2通过对游览经历的描述,如遇到的趣事、克服的困难等,间接传达自己的感受,使情感表达更丰富真实。例如在爬山过程中,一开始觉得很累想要放弃,但在同伴鼓励下坚持登顶,看到美丽风景时的那种成就感和喜悦之情便可融入文中。二、学习难点(一)过渡自然流畅1 .掌握不同类型的过渡语,实现景点之间、不同描写内容之间的自然衔接。空间过渡,如“走过这条幽静的小路,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间过渡,“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我们也来到了此次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情感过渡,”虽然一路上有些疲惫,但当看到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时,一切都变得值得了”。2 .避免过渡语生硬、重复,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运用过渡方式,使文章行文如流水般顺畅。比如在描写多个景点时,不要总是用“接着我们来到了”这样单一的过渡句,可以变换说法,像“随后,我们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进发(二)突出文章重点1 .在众多游览经历和景物中准确筛选出最具特色、最能吸引读者、最能体现游览价值的内容作为重点描写对象。例如游古镇,不要对所有街道、建筑平均用力,而应选取古镇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桥、特色店铺、古老牌坊等作为重点。2 .运用细节描写、多种表现手法等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写详细,让读者印象深刻。以描写重点古桥为例,可以详细描写桥的建筑风格,如桥拱的形状、桥上雕刻的精美图案,还可讲述关于桥的历史故事或传说,使古桥更具文化底蕴和吸引力。(三)修改完善习作1 .学会自读自改,检查习作中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标点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等。如发现“我去公园玩,看到了花,还看到了树,非常开心”这样表述平淡的句子,可修改为“我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花朵,它们争奇斗艳,芬芳四溢;不远处,高大挺拔的树木枝繁叶茂,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漫步其间,我心中满是喜悦”。2 .能够根据同学、老师提出的修改建议,客观分析并合理采纳,进一步优化习作,提升写作质量。例如同学提出某个段落描写顺序混乱,可重新梳理思路,调整顺序;老师指出情感表达不够真挚,可增添一些内心感受的具体描写语句。三、练习题(一)基础题1 .回忆自己游览过的一处地方,用“箭头+关键词”的形式简单画出游览路线图。2 .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3-5个,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词语:郁郁葱葱、波光粼粼、繁花似锦、巍峨耸立、翩翩起舞、清澈见底1.补充下列过渡句,使句子更通顺连贯。(1)沿着湖边的小路往前走,O(2)参观完博物馆的古代文物展厅,o(3)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二)提升题1.阅读下面这段描写景物的文字,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走进公园,有很多树。树上有鸟叫。还有一个湖,湖里的水是绿色的。湖边有一些人在散步。1.以“游动物园”为题,按照游览顺序,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写出至少两个动物馆的特点。(三)拓展题1 .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等,然后以“游”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习作,要求融入这些文化元素,突出景点特色。2 .与同学交换习作,从游览顺序是否清晰、景物特点是否突出、过渡是否自然、情感表达是否真挚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至少三条评价意见,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四、答案(一)基础题1 .示例:(以游公园为例)公园大门花坛一人工湖T游乐场出口2 .示例:远处的山峰巍峨耸立,像一个个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山脚下的湖水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湖边繁花似锦,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3 .(1)一座美丽的花坛出现在我们眼前。(2)我们来到了现代科技展览区。(3)经过一番努力攀爬。(二)提升题1问题:描写过于简单、平淡,没有突出景物特点,缺乏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修改后: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交响曲。不远处有一个湖,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块碧绿的翡翠。湖边,人们悠闲地散步,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2.示例:游动物园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动物园。一进大门,我们首先来到了猴山。猴子们可真活泼!有的在假山上上蹿下跳,有的用爪子抓着食物往嘴里塞,还有的倒挂在树枝上,像在表演杂技。它们那机灵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十分可爱。离开猴山,我们来到了大象馆。大象体型庞大,四肢像粗壮的柱子。它用长长的鼻子卷起一根木头,轻松地举了起来,力气可真大呀!大象还不时地扇动着耳朵,仿佛在和我们打招呼。在动物园里,我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动物,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三)拓展题1 .略(根据学生选择的景点不同,习作内容各异,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融入文化元素,突出景点特色)2 .示例:(以评价同学写的游故宫为例)评价意见:(1)游览顺序较清晰,从午门开始,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但部分景点之间过渡稍显生硬。(2)对太和殿的景物特点描写较突出,如描写了太和殿的雄伟外观、精美的装饰,但其他殿宇的描写相对简略,特点不够鲜明。(3)情感表达较真挚,能感受到对故宫的喜爱之情,但整体情感的抒发还可更丰富些。修改建议:(1)在景点转换处,如从太和殿到中和殿,可增加过渡语,像“走出宏伟的太和殿,我们沿着御道前行,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中和殿”。(2)对于中和殿、保和殿等,可补充一些独特之处的描写,如中和殿的用途、保和殿建筑风格上与太和殿的不同之处等。(3)在描写景物过程中,多穿插一些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如看到精美的龙椅时的惊叹,走在古老宫殿中的遐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