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
-
资源ID:1364344
资源大小:133.9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
龙华区中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六年级科学一、选择题1.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三号乘组三位航天员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授课。其中陈冬老师将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同时放在水中,可以看到以下哪种现象()oA.三根塑斜管中的液体同时到达顶端B.最细的塑料管中的液体最先到达顶端C.最粗的塑料管中的液体最先到达顶端【答案】B【解析】【详解】毛细现象,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的现象,所以我们把水沿着物体上升的现象就叫做毛细现象。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问天实验舱开讲。宇航员陈冬用了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做了一个毛细效应实验,最细的管子,液面上升很快,旁边两个管子液面上升比较慢。和地面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太空由于没有了重力的束缚,表面张力作用会更加明显,会驱动液面不断上升,最终液面都会上升到管顶,B是正确的选项。2 .晋代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把冰块削成薄圆片,向着太阳举起来,在其下光斑处放易燃的干草,就可以燃起火来。以下哪种透镜具有这种功能()0【答案】C【解析】【详解】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它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成像等作用,所以使用凸透镜向着太阳举起来,在其下光斑处放易燃的干草,就可以燃起火来,C符合题意。3 .下列现象不能作为草履虫是生物的证据是()oA.在培养液里加入肉汁后,草履虫会聚集觅食B.草履虫形状像一只鞋子C.在培养液里加入盐后草履虫四处逃窜【答案】B【解析】【详解】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草履虫在培养液里加入肉汁后,草履虫会聚集觅食,在培养液里加入盐后草履虫四处逃窜,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特征之一。草履虫的形状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证据。4 .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在生面团中揉入了()oA.霉菌B.细胞C.酵母菌【答案】C【解析】【详解】人们在制作馒头、面包时放入酵母菌,是为了让食物更松软,正是利用了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膨胀,所以制作的食品内部疏松多孔。5 .夏天,很多食物容易发霉,这是因为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是()oA.温暖、干燥B.低温、潮湿C.温暖、潮湿【答案】C【解析】【详解】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夏天,很多食物容易发霉,这是因为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是温暖、潮湿。6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_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A.线形虫B.疟原虫C.草履虫【答案】B【解析】【详解】屠呦呦受到葛洪治疟的启发,采用沸点低的乙酸提取青蒿素,终于成功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所以因为屠呦呦和团队发现青蒿素可有效治疗因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7 .李约琴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oA.活字印刷术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答案】A【解析】【详解】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进着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项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所以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活字印刷术。8 .下列成语描述的不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oA.春暖花开B.秋收冬藏C.日落而息【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使得不同区域获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春暖花开、秋收冬藏都是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日落而息是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9 .下列不属于昼夜交替对生物影响的是()oA.白天,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则收拢花瓣B.猫头鹰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C.秋冬季节,大量黑脸琵鹭在深圳湾聚集【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影响生物节律,比如白天,郁金香随者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则收拢花瓣,猫头鹰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等。秋冬季节,大量黑脸琵鹭在深圳湾聚集,是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0 .如图,龙龙根据杠杆原理,使用螺丝刀撬开饼干盒的盖子,支点的位置在()0A.A点B.B点C.C点【答案】B【解析】【详解】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图中用螺丝刀撬开饼干盒的盖子,这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其中B点是支点,A是阻力点,C是用力点。11 .活字印刷的主要步骤是()oA.检字f刷墨f晾制f拓印B.检字f刷墨f拓印f晾制C.检字f拓印f刷墨f晾制【答案】B【解析】【详解】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欧洲直到400年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12 .下列工具中,不属于轮轴的应用的是()oA.用扳手拧螺母B.用螺丝刀拧螺丝C用镣子夹物品【答案】C【解析】【详解】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用扳手拧螺丝、用螺丝刀拧螺丝都是轮轴的应用,镶子是杠杆工具,不属于轮轴的应用。13 .观察下列三个电路,在开关闭合之后,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的电路是()o【答案】B【解析】【详解】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导线中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强度越大,磁力越强。读图可知,图中三个电路,B图中电池数量最多,电流强度最大,在开关闭合之后,导线中产生的磁力越大,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14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换是()oA.化学能转化成热能B.化学能转化成光能C.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答案】C【解析】【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换是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15 .如图,将线圈从图1改为图2这样立着放的过程中,指南针指针偏转的角度()oA.变小B.变大C.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16 .龙龙用自制的电磁铁搬运大头针,发现搬运次数越多搬运的大头针数量越少。原因可能是()oA.电池电量减少了B.导线断裂C.大头针被磁化【答案】A【解析】【详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强度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强。龙龙用自制的电磁铁搬运大头针,发现搬运次数越多搬运的大头针数量越少,其原因可能是电池电量减少了,电流强度减弱;如果导线断裂,电流中不会有电流,电磁铁磁力消失;搬运一次两次,大头针不容易被磁化。故A选项正确。1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oA.铁芯B.磁铁C.电磁铁【答案】C【解析】【详解】电动机的转子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导电线圈,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因此,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故C正确,AB选项错误。18 .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辆小车,上面放一块条形磁铁,当开关闭合时,小车向右运动,可以判断该电磁铁的右端是()oIA.南极B.北极C.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辆小车,上面放一个条形磁铁,左侧地面固定一螺线圈,当开关闭合时小车向右运动。说明电磁铁靠近小车的一端是N极,同极相互排斥推动小车向右移动。如果把条形磁铁调转,S极靠近螺线圈,则异极相互吸引,吸引小车向左运动,所以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也就是北极。19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无关。A.电池的正负极接法B.线圈的缠绕方向C.线圈的圈数【答案】C【解析】【详解】A、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是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主要因素,也会影响电动机的转向,故A不符合题意;B、线圈缠绕方向影响是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主要因素之一,也会影响电动机的转向,故B不符合题C、线圈的圈数多少会影响电动机的动力大小,但与电动机的转向无关,故C符合题意。20 .如图,“神舟十五号”飞船两侧各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它们的用途是()oA.像飞机的机翼一样用于飞行B.有助于平衡C.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答案】C【解析】【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图,“神舟十五号”飞船两侧各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是太阳电池翼,“神舟十五号”所需要的电能就是通过这两个电池翼提供的,它们的用途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二、判断题21 .托勒密的“地心说”,所有观点都是错误的。()【答案】×【解析】【详解】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同时提出地球是一个球体,这符合地球的实际,所以“地心说”的观点不都是错误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2 .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影响。()【答案】X【解析】【详解】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叫做自转;另一种在沿着椭圆形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影响。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3 .导航仪装有北斗定位系统,依靠人造卫星传递信息。()【答案】X【解析】【详解】电磁波能传递信息,可以在真空传播。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导航仪装有北斗定位系统,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题干错误。24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物体的影子最长。()【答案】【解析】【详解】太阳高度影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25 .当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天,特别热。()【答案】×【解析】【详解】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地球与太阳的近日点是位于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日点是位于每年七月初。因此,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夏季。三、综合探究题微小世界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为了能看清更多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人们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制作了放大镜。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目前凸透镜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26 .透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我们从下侧的记录表中看到:透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大)。fRJ.瑁轮麻i到全枳但X瑞纳节W*3.St*副全缸但在艮系才如节蜘底却由亚空圮录tRl.*力如吊旺热崎发出.上有f艮大,帛EJ都出全如.这2喙由小知分【答案】小【解析】【详解】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相反,即透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2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华华决定自己培养微生物,他设计了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