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理论与技术课程学习资料.docx
电除尘理论与技术课程学习资料一、选择题1 .电除尘器对粉尘的驱进速度,脉冲电源相比常规电源有什么变化?()A.降低;B.不变;C.提高;D.不确定。2 .在电除尘过程中,哪一个步骤是使气体电离产生电晕放电的?()A.悬浮尘粒的荷电;B.施加高电压产生强电场;C,荷电尘粒在电场中运动;D.清灰。3 .电除尘由本体和()两大部分组成。A.振打装置B.供电装置C.阴极板D.阳极板4 .低低温电除尘器的烟气温度一般控制在什么范围内?()A.7080;B.8095;C.95110;D.1001205 .袋式除尘器滤料的过滤效率主要取决于什么?()A.滤料结构;B.滤料材质;C.粉尘层;D.烟气温度。二、填空题1 .影响电除尘器性能的因素包:、运行因素和O2 .袋式除尘器的过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最初起过滤作用的是,当阻流含尘量增加后,主要靠过滤。3 .惯性碰撞是湿式除尘的主要机制,若要提高湿式除尘效率,要求碰撞效率高,可通过两种措施来实现,即o4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等。5 .振打清灰中,振打系统清灰效果与、和有密切关系。6 .粉尘荷电的两种机制是型o三、名词解释1.反电晕;2.分割粒径;3.伏安特性曲线;4.粉尘比电阻;5.电晕放电;6.二次扬尘;7.气布比;8.有效驱进速度。四、判断题1 .电除尘器所需要的总收尘面积A与粉尘的驱进速度a成反比。()2 .粉尘的粒径往往大小不一,但总存在某一个粒径,使得筛上累积质量分布和筛下累积质量分布等于50%该粒径称为分割粒径()。3 .电除尘器阴、阳极之间的电场分布越不均匀,所形成的电晕放电现象越稳定()o4 .粉尘的比电阻越低,导电性越好,电除尘器的捕集效率越高()。5 .工业电除尘器一般采用负电晕放电。()6 .除尘器的通过率是指未被捕集的颗粒占入口颗粒总数的比例。()7 .槽型极板具有良好的荷电集尘作用。()8 .电除尘器的振打清灰周期越短,清灰效果越好,除尘效率越高()。9 .滤料越洁净,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越高()10 .除尘器的阻力越大,说明其除尘效率越高。()。11 .电晕线越细,起始电晕所需要的电压越小。()12 .过滤速度越大,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越高。()13 .电除尘器气流分布均匀性的。值越小,表示气流分布越均匀。()14 .燃煤电厂烟气治理技术路线中,除尘是最初的治理措施之一。()15 .电除尘器的振打加速度值越大,除尘效果越好。()五、简答题1 .除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2 .实现电除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 .简述机电多复式双区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4 .什么是反电晕现象?它会对电除尘器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5 .低低温电除尘器的主要原理是什么?6 .简述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7 .烟尘采样为什么要求等速采样,如何实现烟尘等速采样?8 .旋转电极电除尘器的主要原理是什么?9 .试分析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高的原因及排除措施?10 .电除尘器捕集粉尘层的导电机理有哪几种?各自原理是什么?11 .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有哪些?12 .电除尘器内粉尘二次飞扬的原因是什么?13 .何为双区电除尘器?六、计算题1 .某串联组合除尘装置,由5级除尘器串联组成,各级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分别为11=85%,112=80%,113=80%,4=75%,5=70%(1)求总除尘效率(2)若要求该组合除尘装置出口浓度降低50%,问总除尘效率应为多少?(3)如果上述除尘器为电除尘器,采用增加收尘面积的方法提高除尘器效率,除尘器总收尘面积应提高多少倍?2.某锅炉排出的烟气量为230X1013h,烟温为125,粉尘的比电阻P=5XloUQCm,烟气含尘浓度为30g113,配用两台双室四电场电除尘器,烟尘排放浓度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原煤含硫量为0.65%,煤中Na2O为0.37%,板间距2b=4001三,采用8块大C形板固接为一个阳极板排,采用RS管状芒刺线。求:每台电除尘器的收尘面积A,单电场长度1,电场总长度L,通道数n,电场高度h,电厂宽度B,电厂截面积F,电场风速V,流经电场的时间t。3.某电厂机组因超低排放要求,需对原有电除尘器改造,初步设计采用加宽加高方式,已知电除尘器入口烟气量为:Q=1440000m7h,求得粉尘的平均驱进速度3=0.09ms,为满足排放标准要求,该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nN99.95%,(1)试计算该电除尘器所需的总收尘面积A=?(m2);(2)若要求该电除尘器排放浓度降低50%,问总除尘效率应提高为多少?(3)如采用增加收尘面积的方法提高除尘器效率,除尘器总收尘面积应提高多少倍?七、论述题某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系统原采用常规线板式电除尘器,其出口烟气含尘浓度为30mgm3,除尘后烟气进入湿法脱硫系统,因为超低排放的实施,现要求进入湿法脱硫系统的烟气含尘浓度不超过20mg11需对原电除尘器进行改造,请讨论合理的改造方案,并给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