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南 第5部分:起重机械_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docx
-
资源ID:1364108
资源大小:55.63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南 第5部分:起重机械_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docx
11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XX/TXXXXXXXX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南第5部分:起重机械TechnicaIguideforemergencyresponseofspeciaIequipmentPart5:LiftingappIiances(报批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41抢修245抢险24R应急处置原则244应急资源25应急响应2S1应急启动2E9应急技术处置2RR应急报告46保障措施和持续改进461培训演练4A9应急保障4AR持续改进4附录A(资料性)应急保障物资及要求6附录B(规范性)人员素质能力一览表8附录C(资料性)起重机械突发事件抢修范例9附录D(规范性)起重机抢修记录表19附录E(资料性)起重机械突发事件抢险范例20附录F(规范性)起重机抢险记录表26,t1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7/T4451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南的第5部分。DB37/T4451已经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客运索道;第5部分:起重机械;第8部分:移动式压力容器。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在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以及迅速恢复正常状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DB37/T4451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南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型的不同,拟由12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客运索道。目的在于规定客运索道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2部分:大型游乐设施。目的在于规定大型游乐设施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3部分:过山车。目的在于规定过山车的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4部分:电梯。目的在于规定电梯的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5部分:起重机械。目的在于规定起重机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的技术建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I等。 第6部分:医用氧舱。目的在于规定医用氧舱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7部分:油气管道。目的在于规定油气管道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8部分:移动式压力容器。目的在于规定移动式压力容器应急处置的技术建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9部分:锅炉。目的在于规定锅炉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10部分: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目的在于规定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11部分:涉氨特种设备。目的在于规定涉氨特种设备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 第12部分:涉氯特种设备。目的在于规定涉氯特种设备应急处置的技术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上述各部分文件通过明确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处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为系统开展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标准化基础。本文件根据起重机械类别和设备状况,检查分析评估起重机械可能存在的突发故障风险、出现过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应急事件及产生途径,对发生的危险性加以辨识,规定了应急处置中技术方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根据本文件完善本单位的应急处置办法、预案等,做好应急处置技术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减少损失和降低影响的水平。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南第5部分:起重机械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起重机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的技术建议、应急响应与演练培训等。本文件适用于起重机械安装、改造、修理、试验、使用过程中在可控范围内突发的应急事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095坠落防护安全带GB/T7000.222灯具第2-22部分:特殊要求应急照明灯具GB24543坠落防护安全绳GB/T3394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B40160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GB/T41510起重机械安全评估规范通用要求AQ300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TSG03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起重机械突发事件Iiftingappliancesemergencyevent突然发生且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或事故,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起重机械事件。抢修rushtorepair在起重机械安装、改造、修理、试验、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或监测到异常事件之后,事件能被修理或维保人员处理,使其恢复到能执行其规定功能的状态而立即进行的修理。注: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V级突发事件为抢修性突发事件。qq抢险emergencyrescue在起重机械安装、改造、修理、试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载荷坠落、洒落、碰撞、挤压,设备倾覆、折断、倒塌、火灾及作业人员触电、被困、高处坠落等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况。注1: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II、In级突发事件为抢险性突发事件。注2:载荷坠落包括重物、吊具和吊臂的坠落。R应急资源emergencyresources在现场范围内配备有效的、可利用的资源。注:应急资源包括抢修抢险物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工装和其他应急物资等。应急技术处置emergencytechnicaIresponse对起重机械突发事件(3.1),在可控范围内采取技术手段进行抢修与抢险,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一种技术路径。4原则41抢修原则起重机械的抢修官根据出现故障的具体类型制定抢修方案,组织专人将故障进行安全、快速地排除。4)抢险原则起重机械的抢险宜根据具体险情制定专项抢险方案,全力营救伤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R应急处置原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处置、依法规范,快速响应、协同应对。,应急资源应急保障物资的配置内容见附录A。5应急响应S1应急处置机构及职责起重机械安装、改造、修理、试验、使用单位宜根据职责分工成立应急技术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技术领导小组对起重机械突发事件应急技术处置负领导责任,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S5应急启动当起重机械发生突发事件时,首先排查分析确定其为抢修或抢险事件,然后采取相应的应急技术处置。在保证不发生重大问题情况下,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启动后,起重机械相关单位宜保持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完成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指令。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所有人员,不宜擅自对外发布应急处置工作相关信息。5R应急技术处置5.3.1抢修5.3.1.1抢修前5.3.1.1.1现场抢修人员一般宜包括本单位的安全总监、安全员及至少1名起重机械专业修理或维保人员,安全总监任现场抢修指挥人员。5.3.1,1.2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宜立即通过外部观察、询问设备操作人员、仪器检测等方式,充分了解现场设备故障情况,制定抢修方案。5.3.1.1.3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组织疏散警戒范围内的所有无关人员。5.3.1.1.4现场抢修人员装备配备宜符合GB39800.1,结合起重机械突发事件的特点,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离地面2m及以上的抢修作业,应做好防坠落措施,包括其中,安全带的使用宜符合GB6095的内容,使用的安全绳宜符合GB24543,升降工作平台和绝缘防护用品的配备宜符合GB40160。高处等危险作业的人员素质能力宜符合附录B的内容。5.3.1.1.5抢修电气设备前,应关闭总电源开关,挂警示牌,设专人看管;应急照明用灯具配备宜符合GB/T7000.222,且电压不宜超过36V。5. 3.1.2抢修中5.3. 1.2.1现场抢修指挥人员可用对讲机、麦克风等通话设备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5.4. 1.2.2现场抢修人员须2人或者2人以上配合开展,严禁1人独自开展抢修工作。5.5. 1.2.3在抢修中,除接到现场指挥人员指令外,严禁启动起重机。当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安装在同一区域时,与抢修设备相邻位置的起重机应停止工作,并将该设备总电源开关断开,且确保大车运行机构的制动可靠。具体起重机械突发事件抢修范例见附录Co5.6. 1.2.4易燃易爆环境的抢修,使用的电气设备宜符合AQ3009。5. 3.1.3抢修后5.3. 1,3.1抢修完毕的起重机,宜对整机进行检查与维护,通过安全运行试验后方可启动运行。5. 3.1.3.2抢修人员宜做好抢修记录,抢修记录填写格式宜符合附录D。5.3. 1,3.3抢修记录宜存入该台起重机的技术档案中。5.3.2抢险5.3.2.1抢险前5.3.2.1.1起重机械在发生抢险突发事件后,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宜符合GB/T33942o事故现场人员宜立即发出警报,通知作业人员全部停止作业,撤离到安全地带。5.3.2,1.2对抢险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保证应急处置通道畅通,避免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5.3.2.1.3抢险人员应具备专业能力,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选择抢险设备与装备,确定紧急抢险方案,根据抢险方案的部署开展抢险工作。5.3.2.1.4现场抢险人员装备配备宜符合GB39800.1,结合起重机械突发事件的特点,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离地面2m及以上的抢修作业,应做好防坠落措施,其中,安全带的使用宜符合GB6095,安全绳宜符合GB24543,升降工作平台、绝缘防护用品宜符合GB40160,消防救生气垫宜符合XF631o高处等危险作业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但存在人员伤亡的紧急情况除外。5.3.2.1.5易燃易爆环境的抢险,使用的电气设备宜符合AQ3009。5.3.2.2抢险中5.3.2.2.1现场抢险人员宜包括本单位的安全总监、安全员及至少2名起重机械专业修理或维保人员,安全总监任现场抢险指挥人员,抢险现场不少于3名抢险人员。5.3.2.2.2 现场抢险指挥人员可用对讲机、麦克风等通话设备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5.3.2.2.3 现场有人员受伤时,抢险人员应首先解救受伤人员,并将受伤人员通过担架、升降平台、安全带或者安全绳等送至安全区域。5.3.2.2.4 抢险时宜将相关联的起重机停止工作,并将设备总电源断开。在抢险的同时,应由专人负责空中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