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docx
-
资源ID:1364058
资源大小:30.4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docx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3-2024学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阅卷入-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得分1 .在标准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o2 .大自然的水有三种状态:有态的水蒸气,态的冰和态的水。3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填“相同”或“不同”)的。食盐和小苏打相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都是(填“有限”或“无限”)的。4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和o阅卷人-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每题3分,共30分)得分5 .用湿布擦黑板,水迹过一会儿消失了,因为水被黑板吸收了。6 .过滤是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之一。()7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8 .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9 .使用天平比较物体质量时,不需要调节天平达到平衡就可以使用。10 .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11 .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12 .20°C读作负20摄氏度。13 .放学时,发现炊烟向北飘,吹的应是南风。14 .在进行天气记录时,遇到周末和假期,应停止观察。阅卷人-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得分15 .寒冷的冬天,刚从厨房端出来的饭菜冒出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oA.水蒸气B.空气C.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D.小冰晶16 .家具加工厂的垃圾中,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常用的分离方法是()。A.加热蒸发B.磁铁吸引C.用筛子筛D.滤纸过滤".打足气的皮球能弹很高是因为()oA.皮球里空气轻B.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C.皮球里空气被压缩了D.皮球里的空气有质量18 .把两只充满空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用针刺破其中一只,木棍发生倾斜。这个实验说明空气()oA.能压缩B.能占据空间19 .一天的最高温度出现在()oA.清晨5时到6时C.下午2时到3时阅卷人得分20 .将下列仪器和它的用途连起来。酒精灯石棉网搅拌棒水温计注射器阅卷人得分2L根据“水的沸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读数为oC.有质量D.有体积B.上午10时到Il时D.晚上11时到12Bt四、连线题(每条线2分,共10分)让物体受热均匀加热加快物质溶解研究压缩空气测量水温五、综合题(每题4分,共20分)(2)实验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加热。A.外焰B.内焰C.焰心(3)水沸腾时,我们看到的气泡如图o(填或"B")所示。t二*二;IAB(4)如图所示,将套有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在正在沸腾的水上面,会看到塑料袋C.无法确定A.鼓起来了B.更瘪了(5)水在加热过程中,我们能观察到哪些现象?答案解析部分L【答案】I(Xr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此时水会沸腾并迅速汽化为水蒸气。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始终保持100不变,多余热量用于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2 .【答案】气;固;液【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的三种状态:固态:冰(温度或时形成,有固定形状,不流动)。液态:水(常温下常见状态,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气态:水蒸气(温度oo°c沸腾时形成,无固定形状,可扩散)。自然界的水以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三种形态共存。3 .【答案】不同;食盐;有限【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溶解能力不同。2O°C0t,100毫升水中可溶解食盐36克,小苏打9.6克。食盐的溶解能力强于小苏打。两者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均有限,体现了溶解的“饱和性”。4 .【答案】晴天;多云;阴天【知识点】云的种类;云量【解析】【分析】云是地球水循环的可见产物,由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比例(以“成数”衡量,1成即10%遮蔽)。天气分类有晴天、多云、阴天;云量少于3成,天空大部分可见;多云:云量38成,天空部分被云覆盖;阴天:云量多于8成,天空几乎全被云遮蔽。5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常温下,水由液态缓慢转化为气态(水蒸气)散布到空气中的现象,属于汽化的一种形式。用湿布擦黑板后水迹消失,正是由于水分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水不是被黑板吸收了,而是水蒸发了;题干错误。6 .【答案】正确【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过滤:用于分离液体中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如泥水分离)。蒸发结晶:通过加热使液体蒸发,留下溶解在其中的固体(如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静置:让混合物中的颗粒因密度不同自然沉降(如污水静置后泥沙下沉)。“过滤是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之一”说法正确。过滤在生活和实验中广泛应用,可快速分离液体与不溶性固体。7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蒸气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水的过程称为凝结,通常需要遇冷(温度降低)作为条件,例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上形成水珠。“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表述完全正确,这是物态变化中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定义一致。8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物质占据一定的空间。水和石头占着一定空间;空气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样能占据空间。如将空杯子倒扣入水中,水不会完全进入杯子,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给气球充气时,气球膨胀,说明空气进入后占据了气球的内部空间。题干正确。9 .【答案】错误【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解析】【分析】使用天平前,需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这是确保测量准确的前提。若天平未调平,两侧“初始状态”存在质量差,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差。10 .【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空气【解析】【分析】鱼类和植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解了一定的气体(如氧气)。鱼用鳗呼吸,可从水中过滤出氧气;水生植物通过根部或叶片吸收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IL【答案】正确【知识点】降水形式【解析】【分析】水是天气的基本特征之一,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或固态形式落到地面的现象。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通过雨量器等工具测量一定时间内地面累积的降水深度。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2 .【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正数温度(如20)读作“二十摄氏度Z负数温度(如-20)正确读法是“零下二十摄氏度”,而非”负二十摄氏度13 .【答案】正确【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如南风是从南方吹来的风)。炊烟会顺着风向飘动,即风从哪个方向吹来,炊烟就会飘向相反的方向。若吹南风(风从南方吹来),炊烟会向北飘;若吹东风(风从东方吹来),炊烟会向西飘14 .【答案】错误【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表格与柱状图的分析【解析】【分析】天气观测需要连续、持续进行,以反映真实的天气变化规律。周末和假期虽非上学日,但天气现象不会停止变化,仍需坚持观察记录。15 .【答案】C【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后降温,凝结成许多微小的液态水珠,这些小水珠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16 .【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能否被磁铁吸引、溶解性、颗粒大小等进行分离方法。磁铁分离法:铁屑能被磁铁吸引,而木屑不能。用磁铁靠近混合物时,铁屑会被吸附,木屑则留存,操作方便快捷。17 .【答案】C【知识点】压缩空气【解析】【分析】空气能占据空间,且可以被压缩(体积变小)或扩张(体积变大)。被压缩的空气会产生向外的推力,这种性质称为弹性(弹簧被挤压后会弹开)。故C选项正确。18 .【答案】C【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重量(质量)。两只充满空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保持平衡,说明此时小棍两端质量相等。扎破一只气球后,空气逸出,该端质量减小,小棍向另一端倾斜,平衡被打破。19 .【答案】C【知识点】测量气温【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通常在下午2到3Bto午后太阳辐射虽减弱,但地面持续吸热后释放的热量仍使气温达到峰值。一天中气温的最低值。清晨日出前。夜间地面持续散热,日出前无太阳辐射补充热量,气温降至最低。酒精灯上物体受热均匀石棉网一加热20 .【答案】搅拌棒加快物质溶解水温计研究压缩空气注射器测量水温【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分离;认识气温计【解析】【分析】工具种类繁多,不同工具具有独特功能,如切割、测量、加热等,帮助人类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人类工具不断进步,从简单石器到现代科技产品,功能更强大、使用更便捷。酒精灯加热,石棉网让物体受热均匀,搅拌棒加快物质溶解,水温计测量水温,注射器研究压缩空气。21 .【答案】(1)99(2) A(3) A(4) A(5)水中有气泡产生;气泡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有热气产生;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知识点】温度计;酒精灯的使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可通过温度变化实现转化。凝固点:0时水结冰;沸点:100时水沸腾并迅速变成水蒸气。(1)温度计读数;图1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在90以上,读数为99。(2)加热操作原理;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必须用外焰,确保效率和效果。(3)水沸腾时的气泡;如图2A,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水的压力减小,气泡体积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4)沸腾水蒸气实验;图3中,套在漏斗上的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沸腾产生的水蒸气进入袋内,加热空气并占据空间。(5)水加热过程的现象;未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升高,杯底产生气泡,气泡由大变小上升;沸腾时:温度稳定在100,大量气泡由小变大上升破裂,杯口出现“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1)从图1中温度计的刻度值可以看出,温度计的最小分度是1,液柱上端位于90之上,此时所示的温度计的读数为99O(2)酒精灯的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因此,在给物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效果最好。(3)水沸腾时,我们看到的气泡如图2A情况一致,气泡上升过程中,水的压力越来越小,气泡体积由小变大,迅速上升,至表面破裂。(4)如图3所示,将套有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在正在沸腾的水上面,水蒸气温度较高,不断加热塑料袋内的空气,而且水蒸气也会进入塑料袋内,会看到塑料袋慢慢鼓起来。(5)水在加热过程中,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温度计的示数逐渐升高,水未沸腾前,杯子底部有气泡产生,由大变小往上冒;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是10(C,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由小变大迅速上升,至表面破裂。杯子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