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范文.docx
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范文为了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学校领导实事求是地评价各教师的常规工作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检查组要做好检查情况记录,肯定长处,找出不足,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检查对象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二、工作目的1、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师常规工作情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为教师的工作积分量化提供依据。三、领导小组教学常规检查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教务处、学科教研组等有关人员组成。具体人员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各学科主任及各年级备课组长四、检查要求1、备课:学期初要拟订教学计划,要有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对所任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备课过程中要写好课题;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教学过程、步骤;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后小结;教学反思2、上课:教学目的要求要明确,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要漫无边际,东拉西扯。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到学困生,力求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件不能采用“放电影”,要有自己的原创,要符合自己的教学情况。3、作业批改:要求教师做到“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力争使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充分体现过分层次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订正,日期明确,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不得出现只写一个“查、阅”等不负责任的现象,作业错误要指出,批语要多鼓励学生,多教方法给学生并启发学生自行改正,杜绝知识性错误。教务处每月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抽查,每学期不定期抽查若干次。学校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类优秀作业展评。4、辅导:培优补差除有全面铺开整体发展外,更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每位教师每天至少面批一人次一个月辅导记录不少于4次。5、检测:加强考试管理。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或者教研组长负责,随堂组织小考,进行阶段性作业质量监测。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考后教师及学生都要进行深入的考试分析,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及时总结得失、成败。五、领导小组的职责和分工1、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负责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2、分工情况:常规工作检查分工,按照学科类别分为语文组、数学组和英语组,理化组,政史地生组,艺体组进行,检查人员按照熟悉学科进行安排,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六、检查原则检查过程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七、检查形式教学常规检查实行级部周查与教务处月查相结合的办法,均分组、分学科进行。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立足之本,为把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做细、做实,有效地提升我校教学质量,保证教学工作平稳运行,教务处携手各级部,坚持教学常规周查月结制度,对教师业务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详细记录业务材料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通过检查,教务处就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汇总,及时反馈、提出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详细安排整改及检查的时间节点,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核。1、定期检查: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全体成员,每月对全体教师的常规工作定期检查一次,每学期检查不少于四次;2、不定期抽查:不定期抽查分三种形式。一是学校常规检查领导小组成员,临时决定对全体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二是学校领导随堂听课的时候,对上课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三是各年级主任和教研组长平时对本组的教师进行的常规工作检查。学期末,将对各位教师的各次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优,作为教师本学期的常规工作成绩。同时,将此成绩作为教师年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