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健委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计划.docx
-
资源ID:1362514
资源大小:9.6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区卫健委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计划.docx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直卫生健康单位,委机关各股室: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探索创新带头示范引领发展。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同时结合金安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切实做好联系帮扶工作通知要求,现就结合帮扶木厂镇潘新村、毛坦厂镇八角塘村的实际情况,制定2023年度帮扶工作计划: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衔接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区卫健委每年研究推进帮扶工作至少2次,并采取有效帮扶措施,为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卫健委要有1项以上实质性帮扶措施。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工作,到村开展调研工作每年不少于1次;分管领导或班子成员到村调研、现场研究解决问题每年不少于2次。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做好工作的对接衔接,凝心聚力抓党建谋发展,积极谋划重点产业,推进强村富民建设。明确各自责任,围绕定点帮扶村的发展,做好调研,充分发挥单位优势,落实好帮扶举措,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及时调整帮扶责任人,明确帮扶职责,继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确保帮扶工作不断档、不走过场。(二)持续做好帮扶走访和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有计划、分步骤的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走访工作,区卫健委组织帮扶人入户走访。按照脱贫户每季度联系走访1次,监测对象每个月走访1次要求,对长年不在家帮扶户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走访。准确掌握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家庭生产生活及收支状况,对存在困难的,按照''因户因人施策、分层分类帮扶原则,落实针对性帮扶举措,做到致贫返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巩固好脱贫成果。宣传好乡村振兴惠民政策,让群众满意。要保持干部帮扶总体稳定,对于因人员退休、人事调动、离岗调整、患病等原因不适合帮扶的应及时调整,及时做好统计摸排,并与乡(镇)村(居)做好沟通衔接,防止帮扶对象长期无帮扶责任人。(三)要切实加强驻村工作管理。卫健委要严格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在岗在位,督促驻村工作队驻村履职尽责,每年至少听取2次驻村干部专题汇报,同时区卫健委要关爱派驻干部身心健康,帮助解决在驻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驻村干部待遇。驻村工作队要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和部署要求。宣传好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引导帮扶对象对帮扶工作的认可。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分别协调配合木厂镇潘新村发展白鹅养殖、土地流转、稻虾养殖、乡村旅游和毛坦厂镇八角塘村中草药种植、新建金杯纸杯厂,以及利用毛坦厂镇内闲置厂房资源发展镇内水果批发市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等产业。带动脱贫户等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帮助村发展1-2项支柱产业,状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摸排村内人居环境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短板,主要包括水、电、路、网、厕等农业生产配套施设以及垃圾清运等小型公益性生活设施项目,区卫健委将给与适当的项目资金支持。三、强化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案为戒、''一改两为专题教育,开展走访调研,听取和反应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着力从强组织,兴产业,优治理,促振兴等方面开展工作。督促指导帮扶村健全党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积极开展''三会一课,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大会和一次党课学习,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形成制度常态化,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落实好党的政策,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对帮扶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结合木厂镇潘新村、毛坦镇八角塘村帮扶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产业、就业、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继续谋划其他经济增长点较大的产业项目,推动帮扶村产业向''规模化、精品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增加脱贫户、监测户实际收入。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便利,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