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药房创建资料】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等管理制度.docx
-
资源ID:1361832
资源大小:13.8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规范药房创建资料】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等管理制度.docx
卫生院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管理制度为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药品购进管理制度()采购原则1 .药品采购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从合法、正规的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采购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可靠、来源合法。2 .采购药品应根据本院临床需求,结合基本用药目录、库存情况及药品的有效期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采购计划,避免药品积压或短缺。3 .优先采购基本药物、医保目录药品及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二)采购流程1 .采购计划制定:药剂科根据临床科室的用药需求、药品库存情况及药品的有效期等因素,制定药品采购计划,经药剂科主任审核后,报院领导批准。2 .供应商选择:采购人员应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作为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3 .签订合同:采购药品应与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明确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供货时间、验收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4 .采购记录:采购人员应详细记录药品采购的相关信息,包括采购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供应商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并妥善保存采购记录,以备查验。(三)特殊药品采购1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购、储存和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的“五专”管理。2 .进口药品:采购进口药品时,必须向供应商索取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原印章。3 .特殊管理药品:采购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二'药品验收管理制度(一)验收人员1 .药品验收工作由药剂科指定的验收人员负责,验收入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和验收程序。2 .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验收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如实记录验收情况,对验收结果负责。(二)验收程序1 .待验区管理:药品到货后,应先存放于待验区,待验区应与其他区域分开,标识明显,确保药品在验收过程中不受污染或损坏。2 .核对信息:验收人员应根据采购合同、随货同行单及药品采购记录,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家、有效期、包装等情况是否与采购计划一致。3 .外观检查: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包括药品的性状、颜色、气味、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污染、渗漏、变形、变质、霉变、虫蛀等情况。4 .抽样检查:按照规定比例对药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抽样的代表性。抽样时应从不同部位、不同批次的药品中抽取样品,检查药品的内在质量是否符合标准。5 .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详细记录验收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家、有效期、验收结果、验收日期等信息,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三)验收结果处理1 .合格药品:验收合格的药品,由验收人员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经保管人员核对无误后,将药品存放于合格区。2 .不合格药品:验收不合格的药品,验收人员应拒绝入库,并及时通知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联系处理。对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于不合格区,标识明显,并做好不合格药品记录,详细记录不合格的原因、处理结果等信息,必要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3 .特殊管理药品验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验收,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验收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药品的安全和质量。三'药品储存管理制度(一)储存条件1 .库房设置:药品库房应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光、防潮、防虫、防鼠的地方,库房内应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如空调、除湿机、冷藏柜、货架、温湿度计等,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2 .分区存放:药品库房应划分待验区、合格区、不合格区、退货区等区域,并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区、零货称取区和待发药品区标识为绿色;待验药品区和退货药品区标识为黄色;不合格药品区标识为红色。3 .分类存放:药品应按照药品的性质、剂型、用途等分类存放,化学药品、中成药、生物制品分别储存,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易串味药品、危险品等应单独存放。中药饮片应设专库,冷藏药品应存放于冷藏柜中,确保药品的质量稳定。(二)储存管理1 .药品入库: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由保管人员根据入库单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将药品存放于指定位置,并在药品货位卡上登记药品的出入库情况。2 .库存管理:保管人员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对库存药品应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避免药品过期失效。对近效期药品应加强管理,及时登记近效期药品台账,并采取催销措施。3 .温湿度监测:库房内应安装温湿度计,定期监测库房内的温湿度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药品的储存要求,及时调节库房内的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4 .安全防火:药品库房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库房内严禁烟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确保库房的安全。四'药品养护管理制度(一)养护人员1 .药品养护工作由药剂科指定的养护人员负责,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熟悉药品的性质、储存条件及养护要求。2 .养护人员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检查,做好养护记录,对养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二)养护措施1 .定期检查:养护人员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检查内容包括药品的外观质量、有效期、储存条件等,对易变质、易吸潮、易挥发、易生虫、易发霉等药品应增加检查频次。2 .重点养护:对近效期药品、易变质药品、特殊管理药品等应进行重点养护,建立重点养护药品台账,详细记录养护情况。3 .温湿度调控:根据药品的储存要求,养护人员应及时调节库房内的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对需要冷藏的药品,应定期检查冷藏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冷藏药品的质量稳定。4 .防虫防鼠:库房内应采取防虫防鼠措施,定期投放防虫防鼠药品,防止药品被虫蛀、鼠咬。5 .养护记录: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养护情况,包括养护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批号、养护措施、养护结果等信息,并妥善保存养护记录,以备查验。(三)养护结果处理1 .质量可疑药品:养护过程中发现药品存在质量可疑情况,如药品变质、变色、结块、发霉、虫蛀、包装破损等,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该药品的调配使用,及时报告质量管理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 .近效期药品:对近效期药品,养护人员应及时登记近效期药品台账,并通知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联系退货或换货事宜。对无法退货或换货的近效期药品,应加强催销措施,避免药品过期失效。3 .不合格药品:对养护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应严格按照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单独存放于不合格区,标识明显,并做好不合格药品记录,详细记录不合格的原因、处理结果等。五'药品调配管理制度(一)调配前准备1 .调配人员应提前准备好调配所需的药品、工具和设备,确保药品充足、工具齐全、设备正常运行。2 .调配人员应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确保药品无变质、变色、破损、过期等情况。3 .调配人员应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与处方一致。(二)调配操作1 .调配人员应按照处方要求,准确称量或计数药品,确保药品剂量准确无误。2 .调配人员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调配药品,如需要研碎、溶解、稀释等操作的药品,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处理。3 .调配人员应将调配好的药品放入药袋或药盒中,并在药袋或药盒上注明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4 .调配人员应对调配好的药品进行再次核对,确保药品调配的准确性。(三)调配后核对1 .调配完成后,调配人员应将调配好的药品交由另一名调配人员进行核对。2 .核对人员应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是否与处方一致,确保无误后在处方上签名或盖章。3 .核对无误的药品应交由发药人员进行发药。六'发药制度(一)发药流程1 .发药人员应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无误。2 .发药人员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服药时间等信息,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品。3 .发药人员应在处方上签名或盖章,表示发药完成。4 .发药人员应将处方留存,妥善保存,以备查验。(二)发药注意事项1 .发药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避免发错药品。2 .发药时应耐心解答患者咨询,不得推诿患者。3 .发药时应确保药品包装完好,避免药品在发药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损坏。4 .对于特殊管理药品,发药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本制度适用于本院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等环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