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分层练习.docx

    • 资源ID:1361584       资源大小:15.3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分层练习.docx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分层练习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该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象形文字D.楔形文字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这表明该法典()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B.极力维护贵族利益C.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是现存最早的法典3 .古代埃及人创造的文字是()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象形文字D.拉丁字母4 .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这表明古埃及人()A.重视农业生产B.崇拜神灵C.善于观察天象D.追求完美5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A.阿拉伯数字B.医学集成C.天方夜谭D.伊斯兰教6.花剌子密是古代阿拉伯杰出的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12世纪,印度数字和零号通过花剌子密的著作传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作“阿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所采用,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这表明()A.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和创新B.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C.印度文化对欧洲影响深远D.数学是最重要的学科二、非选择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黏土。书写时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木棒做笔,在黏士制作的泥版上书写。由于书写时是从左到右,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像木楔一样,所以叫楔形文字。(1)根据材料,指出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楔形文字的重要地位。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在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死后,他们会把尸体制成木乃伊,放入金字塔内。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1)根据材料,分析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和修建金字塔的原因。(2)除了金字塔,古埃及还有哪些文明成就?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O它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形式是()A.纸草文书B.泥版文书C.石刻D.青铜铭文2 .波斯帝国的建筑以王室为中心,有很强的世俗性,波斯人模仿两河地区的塔式建筑,柱子的装饰又具有埃及人的风格,浮雕和塑像艺术则受亚述的深刻影响。这说明波斯文化()A.具有多元性B.具有创新性C.具有继承性D.具有开放性3 .古代埃及人在进行建筑、测量等工作时,逐渐积累了一些数学知识,如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推算圆周率等。这表明古埃及的数学成就()A.源于生活实践B.领先世界C.服务于宗教D.注重理论研究4 .阿拉伯帝国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为阿拉伯文。这一举措()A.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繁荣B.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使阿拉伯成为世界文化中心D.体现了哈里发的专制统治5 .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成就的是()医学集成天方夜谭阿拉伯数字几何原本A.B.C.D.6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文化()A.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C.为欧洲思想解放提供土壤D.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影响二、非选择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两河流域,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它由表示人物、走兽、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约有2000多个。材料二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物。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两河流域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异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字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根据材料,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拓展创新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它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等级制度。这说明该法典()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是一部完备的法典C.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古代埃及的艺术作品大多是为法老和贵族服务的,其风格庄重、肃穆,强调秩序和对称。这反映了古代埃及()A.艺术水平高超B.宗教信仰浓厚C.社会等级森严D.审美观念独特3 .阿拉伯人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他们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发明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表明文化交流()A.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B.推动了社会的进步C.加强了不同地区的联系D.以上都是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美尔人在泥版上书写,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木棒做笔,在黏土制作的泥版上书写。由于书写时是从左到右,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像木楔一样,所以叫楔形文字。材料二古埃及人用芦苇杆蘸上颜料在纸草上书写,纸草是一种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植物,古埃及人将其茎部切成薄片,压平后晾干,就制成了纸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在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上的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文字产生的地理环境因素。(3)文字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阿拉伯人吸收了这些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1)根据材料,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3)从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答案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D2.A3.C4.A5.A6,A二、非选择题1. (1)书写材料:黏土。书写工具: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木棒。(2)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2. (1)原因: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在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死后,他们会把尸体制成木乃伊,放入金字塔内。(2)文明成就:象形文字、太阳历、医学、建筑等。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B2.A3.A4.A5.A6.B二、非选择题1. (1)相同点:都是象形文字,都用图形表示事物。不同点:两河流域的象形文字约有2000多个,通常刻在泥版上;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2)意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能够记录和传承知识,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 (1)特点: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2)贡献: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数学、天文学、医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拓展创新一、选择题1 .A2,C3.D二、非选择题1. (1)书写材料:楔形文字用黏土,象形文字用纸草。书写工具:楔形文字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木棒,象形文字用芦苇杆蘸颜料。(2)地理环境因素:两河流域气候干旱,黏土资源丰富;古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纸草资源丰富。(3)重要意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能够记录和传承知识,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 (1)特点: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2)贡献: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数学、天文学、医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3)启示: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要勇于创新;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等。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分层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