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应对自然灾害》随堂练习.docx
5应对自然灾害随堂练习-S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和病虫害等。2 .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3 .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破坏、直接()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4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工程。5 .当泥石流发生时,向()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6 .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撤离,要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7 .台风来临时,要关好(),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在户外,要远离()、电线杆等危险物体。8 .()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这里的人们采取()、()等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9 .我国把自然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和()四个等级,分别用()、()、()和()表示。10 .每年的()月()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个日子的设立,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只有自然因素会引发自然灾害,人类活动不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2遇到泥石流时,要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3自然灾害只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会影响社会稳定。()4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楼上,应立刻乘坐电梯下楼。()5 .我国建立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完全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6 .台风来临时,在户外可以躲在大树下避风。()7 .干旱发生时,我们只要节约用水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措施。()8 .人类的一些不合理行为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引发自然灾害。()9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与汶川地震有关。()10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保持冷静,积极应对。()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地震B.泥石流C.台风D.滑坡2 .当洪水来临时,我们应该()。A.迅速向高处转移B.在低洼处等待救援C.跳进水中游到安全地带D.躲在大树下3.下列行为中,可能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的是()。A.植树造林B.过度开垦荒地C.修建水利工程D.保护野生动物4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特点是()。A.种类单一,分布均匀B.种类多样,分布广泛C.只分布在沿海地区D.只分布在西部地区5.地震发生时,在教室里的正确做法是()。A.立刻跑出教室B.坐在座位上不动C.躲在桌子底下,并用书包保护头部D.大声喊叫6 .台风预警信号中,最严重的是()。A.蓝色预警信号B.黄色预警信号C.橙色预警信号D.红色预警信号7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都是不可避免的8 .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C.自然灾害只会发生在偏远地区D.只有大型自然灾害才会造成危害9 .为了防御自然灾害,我们可以()。A.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B.破坏生态环境C.学习防灾避险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D.依赖他人的帮助10 当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A.乘坐电梯逃生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逃离现场C.躲在房间里不出来D.从窗户直接跳下去10.下列属于我国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所做努力的有()。建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A.B.C.D.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列举三种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危害。2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举例说明(至少举两个例子)。3 .说一说人类的哪些不合理行为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并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答案一、填空题1 .旱灾、台风、洪涝、地震2 .不合理3 .资源、经济、间接4 .监测、预警、防灾减灾5 .垂直6 .下面、头部7 .门窗、广告牌8 .西南地区、植树造林、修建护坡9 .四级、三级、二级、一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10.5、 12、避灾自救技能二、判断题1 .×2.×3.×4,×5,×6,×7,×8,9.10.三、选择题1.C2.A3.B4.B5.C6.D7.B8.C9.B10.D四、简答题1.旱灾: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导致粮食短缺;造成河流断流,影响河道运输;造成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使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洪涝:能淹没农作物,造成农作物减产和绝收;冲毁农田、房屋、公路、铁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造成疾病流行。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等;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2地震:如果在室内,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等地震停止后,尽快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体,到空旷的地方躲避。洪水:迅速向高处转移,如楼顶、山坡等;如果来不及转移,要抓住漂浮物,等待救援。3.不合理行为: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使得发生洪灾的频率及程度增加,还可能引发滑坡等灾害;过度开垦荒地,破坏了地表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干旱地区还可能引发土地沙漠化;工业废气、废水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而影响气候,可能引发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减少措施: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荒地;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督促工厂合理处理工业废气、废水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