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
-
资源ID:1361517
资源大小:13.1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学习重点+难点+练习-S学习重点(一)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于民族精神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其突出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注重明志:明志即确立志向,是为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如“有志者事竟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明确的志向能引领人们不畏艰险、不断进取,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 .崇尚气节: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常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比如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坚守汉节,绝不屈服,体现了高尚的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便是对气节的生动诠释。3 .讲究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不变的人生哲理,人的言论应符合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要求。范式赴约的故事中,范式与朋友约定日期,虽历经风雨险阻,仍按时赴约,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4 .追求求新: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没有求新,个人无法发展,社会也难以进步。(二)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1 .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古人崇尚这样的精神境界。例如,孔子一生好学不倦,他不仅广泛学习各种知识,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思想,践行着知行合一的理念。2 .修身律己: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如曾参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自我反省来提升个人修养。二、学习难点(一)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理解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传统美德虽然形成于过去,但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像“气节”“明志”等传统美德在当下和平繁荣的社会中的意义。教师需引导学生认识到,气节在现代社会可体现为坚守道德底线、不随波逐流;明志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努力奋斗。2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学生在理论上了解传统美德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具体情境时,可能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美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难以做到以宽容的美德去处理问题。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二)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提高学生以古为鉴的能力1将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品质:要让学生不仅仅知道传统美德的内容,更要使其深入内心,转化为自身的人格修养。这需要长期的引导和熏陶,教师可通过讲述名人故事、开展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2.学会从传统美德中汲取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弓I导学生以古为鉴,从传统美德中找到解决现代生活中问题的方法。比如,当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想要放弃时,引导他们从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坚持不懈。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 .O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2 .“有志者事竟成”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特点。3 .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4 .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有好学善学、()、知行合一。(二)选择题1 .下列故事中体现诚信美德的是()A.苏武牧羊B.范式赴约C.孔融让梨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是()A.明志B.气节C.诚信3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仁爱精神的是()A.自己学习好,也帮助同学提高成绩B.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他人的困难视而不见C.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4.以下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中“求新”精神的是()A.小明总是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做题,从不尝试新方法B.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创新,研发新技术C.小红认为传统的东西都是好的,拒绝接受新事物(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说“明志”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做到“诚信”的。3 .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践行这句话。(四)分析题材料:在学校运动会上,五(1)班的小明在跑步比赛中摔倒了,但他迅速爬起来,继续坚持跑到了终点。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他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问题:请从中华传统美德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行为,并说说这种美德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四、答案(一)填空题1 .诚信2 .注重明志3 .民族危急关头4 .学以致用(二)选择题5 .B2.B3.B4.B(三)简答题1 .“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它为一个人的人生注入第一推动力。在向理想彼岸前进的过程中,明确的志向能让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进取,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助我们在成长道路上找到方向,努力奋斗实现目标。2 .例如,答应同学帮忙辅导功课,就认真准备,按时给同学讲解题目,不敷衍不拖延;在考试中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独立完成考试,以真实的成绩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生活中践行这句话,比如自己不希望别人给自己起难听的外号,那也不要给别人起外号;自己不喜欢被人插队,那在排队时就自觉遵守秩序,不插队。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意愿。(四)分析题小明在跑步比赛中摔倒后迅速爬起并坚持跑到终点,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轻易放弃。就像小明一样,虽然摔倒了,但依然凭借这种精神坚持完成比赛。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能让我们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