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融合教育方案.docx
随班就读融合教育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依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相关政策法规,秉持全纳教育理念,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让特殊学生能够在普通学校环境中获得适宜的支持与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二、工作目标1 .构建完善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确保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级中得到充分的教育与关怀,提升其学业成绩、社交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2 .增强全体教师的融合教育意识与专业素养,营造接纳、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3 .加强家校合作,携手为特殊学生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三、融合教育工作小组1 .组长:校长职责:全面统筹学校融合教育工作,制定融合教育发展规划与政策,协调校内外资源,保障融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2 .副组长:副校长3 .职责:协助组长落实融合教育工作,监督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评估融合教育工作成效。4 .成员:教导主任:负责特殊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调整,协调任课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监测特殊学生的学业进展。德育主任: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行为表现,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引导普通学生接纳和帮助特殊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特教教师:为特殊学生提供专业的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指导普通教师开展特殊教育工作,提供特殊教育资源与技术支持。心理教师: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与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特殊学生及普通学生应对融合教育中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负责特殊学生在班级内的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观察并记录学生表现,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后勤人员:为特殊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持与服务,保障校园环境的无障碍和安全性。四、教师考核机制1 .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30分)培训参与度(10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融合教育相关培训,每缺席一次扣2分。知识掌握情况(10分):通过定期的融合教育知识测试进行考核,成绩优秀得810分,良好得67分,合格得45分,不合格得03分。技能应用(10分):在教学中能熟练运用融合教育技能,如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由校领导和特教教师进行评估,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打分。2 .个别化教育计划执行(30分)计划制定(10分):与特教教师共同为特殊学生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计划内容不完善或缺乏针对性酌情扣分。计划执行(10分):严格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认真记录执行情况,未按计划执行每次扣2分。效果评估(10分):定期对特殊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估,根据学生在计划实施期间的进步情况打分。3 .班级融合氛围营造(20分)学生关系引导(10分):积极引导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友好相处,班级内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氛围浓厚得810分,一般得57分,较差得04分。融合活动组织(10分):组织开展促进融合的班级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文体活动等,根据活动的质量与效果评分。4 .家校合作(20分)沟通频率(10分):定期与特殊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每学期与家长沟通少于X次酌情扣分。家长满意度(10分):通过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教师融合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90%以上得810分,70%89%得57分,50%69%得34分,50%以下得02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挂钩,对于在融合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