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试讲逐字稿.docx
-
资源ID:1360428
资源大小:9.9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九年级《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试讲逐字稿.docx
统编版九年级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试讲逐字稿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十五从军征授课教师:授课日期:课程时长:45分钟适用年级:九年级二、课程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小谜语:“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大家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呢?(停顿,等待学生回答)对啦,就是蜘蛛。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你们的印象里,蜘蛛一般会出现在什么样的地方呢?(请几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得都很对,一般在那些很久没有人居住、比较荒凉破败的地方,就容易出现蜘蛛网。那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首古诗,在这首诗里,就有一位老人,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满是荒凉的景象。让我们一起走进十五从军征,去看看他的故事。三、新课内容讲解作者及背景介绍这首诗出自乐府诗集,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朝的官方诗歌总集,它的特点就是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百姓的生活。而这首十五从军征,就生动地描绘了一位老兵返乡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当时的社会,战争频繁,很多年轻人都被迫离开家乡去参军打仗,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个体故事。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来,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学生自由朗读)好,谁愿意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请一位同学朗读)读得很不错,字音都读准了。那现在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遍,同学们在听的时候,可以在心里跟着老师一起读,感受一下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师范读)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们能说一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吗?(请几位同学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诗歌主要写了一位老兵返乡后的情景)精读诗歌,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一句一句地分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同学们想一想,从“十五”到“八十”,这是多长的时间啊?(引导学生感受时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位老兵经历了什么呢?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没错,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生死考验。好不容易回到家乡,他又看到了什么呢?“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这里,老兵向乡里人打听家中的情况,大家想一想,他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回答,引导学生体会老兵急切又忐忑的心情)那乡里人是怎么回答他的呢?“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同学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解释诗句意思)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兵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感受老兵的悲痛)我们接着看,“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大家看,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描述画面,引导学生体会家中的荒凉破败)老兵此时的心情我们可想而知,那他又做了些什么呢?“舂谷持作饭,采葵特作羹。羹坂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同学们想一想,老兵做好了饭菜,却不知道该送给谁吃,他心里会在想些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感受老兵的孤独寂寞)最后两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同学们,老兵为什么要出门东向看呢?他的泪水里又包含了哪些情感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老兵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控诉、对自己悲惨命运的哀伤等复杂情感)四、互动环节问题一:同学们,假如你是这位老兵的邻居,看到他回到家乡后的样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几位同学回答,引导学生从同情、安慰等角度发言)问题二: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老兵这样因为战争而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人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战争的危害,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问题三:大家想一想,这首诗如果用一幅画来表现,你觉得画面中应该有哪些元素呢?(请同学描述画面,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十五从军征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兵悲惨的命运,也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痛。诗歌虽然简短,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内涵。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首诗,记住战争的残酷,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六、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十五从军征。以“老兵返乡后”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想象老兵回到家乡后的生活,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收集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词,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七、课程结束语好啦,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