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素材).docx
-
资源ID:1360427
资源大小:11.9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素材).docx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素材)第三单元精编知识点单元人文主题: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第9课:猎人海力布一、词语酬谢珍宝崩塌焦急发誓谎话延迟后悔扶老携幼猎物复活议论搬家镇定悲痛千真万确震天动地流传二、知识点1 .猎人海力布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这两件事,赞扬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2 .重点句子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动作描写)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神态描写)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心理描写)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环境描写,写出了灾难之大,来势之猛,验证了海力布的话,从侧面表现了海力布舍已救人的高尚品质。)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两个感叹号,说明海力布内心万分焦急)3 .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民间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和传奇色彩被救助的小白蛇会报恩;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动物的语言;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们变成石头4 10课:牛郎织女(一)一、词语牛郎爹娘嫂子车辆好歹稀罕纱衣妻子来一趟托起溜出来结婚一辈子紧挨剩饭床铺亲密笑嘻嘻成家立业晚霞相依为命【多音字】落Id丢三落四lo落枕Iu大大落落Elu6降落二、知识点1 .本文是民间故事(体裁)。由叶圣陶整理,2 .课文生动地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长大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勤劳善良品质的赘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 .本文以牛郎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围绕牛郎”童年一一成人一一成家"的过程展开。4 .文中牛郎:吃苦耐劳,心地善良、勤劳能干;织女:心地善息、敢于反抗。5 .重点句子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神态描写)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咧开嘴”动作描写."笑嘻嘻"神态描写)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神态描写)难得来一趟,多自在啊,也不多玩一会儿。一一哎呀!我的纱衣哪儿去了?瞧见了?(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第11课:牛郎织女(二)一、知识点1 .本文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在王母娘娘的干涉下被迫分离,从此化作星尘隔河相望的故事。课文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 .牛郎织女让我们认识了忠厚老实,勤劳善良的牛郎;心灵手巧,渴望自由,敢于反抗的织女;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王母娘娘;善解人意,知恩图报的老牛。3 .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4 .民间故事一般都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5 .重点句子她喜欢人问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排比)愁什么呢?她没告诉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会来找她。(设问)语文园地三一、交流平台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换个角度,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第二,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第三,变换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二、词句段运用L俗语:多用于口语。语言通俗、活泼。6 .成语:多用于书面,语言凝练、文雅。7 .俗语积累眼中钉吃哑巴亏船到桥头自然直不费吹灰之力大树底下好乘凉不分青红皂白八字没一撇半斤对八两不够塞牙缝的不撞南墙不回头不是省油的灯不知天高地厚拆东墙补西墙三、日积月累1 .乞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林杰2 .“乞巧”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3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4 .诗中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的诗句是: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5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几万条”比喻多。6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快乐读书吧一、民间故事的特点第一情节内容的反复;第二、固定的故事类型;第三,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第四、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力,第五,寄托着人们朴素美好的原望。二、民间故事中的价值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诚实善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