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土地的誓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360399
资源大小:18.0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8课《土地的誓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第8课土地的誓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8课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热的眷恋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对祖国深厚的热爱。(重点)2 .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的抒情艺术。(重难点)【重点难点】1 .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热的眷恋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对祖国深厚的热爱。(重点)2.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的抒情艺术。(重难点)【情境任务群】九一八事变后,作者流亡关内,回忆纷繁的故土景物,心中泛滥着挚痛的热爱。班级将录制土地的誓言电视散文作品,请根据学习任务,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任务一:基础入门识记字词文常知识任务二:精读课文设计电视散文画面任务三:朗诵课文聚焦电视散文配音任务四:比较阅读选择电视散文配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九一八事变后,作者流亡关内,回忆纷繁的故土景物,心中泛滥着挚痛的热爱。班级将录制土地的誓言电视散文作品,请根据学习任务,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二、教学新课任务一:基础入门识记字词和文常1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碾(nin)ao)山涧(jiin)an)亘古(gen)ang)镐头(gdo)ao)污秽(hui)an)词语(Idn)誓言(Shi)胸膛(tang)嗥鸣(h高粱(Iidng)斑斓(Ian)缠绕(Ch默契(qi)田垄(Ibng)埋葬(Z土壤(rang)禾稻(dao)丰饶(r耻辱(ru)挚痛(Zhi)泛滥(1怪诞(dan)白桦(hud)蚱蠕(Zhimeng)2 ,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1)诚恳而深切。()(2)笔直。()(3)(野兽)大声嚎叫。()(4)没有根据的话。()(5)整个古代。文中指远古()(6)家族世系。文中比喻“我"和土地的血肉联系。()(7)肮脏的东西。()(8)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常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预设:(1)挚痛(2)标直(3)嗥鸣(4)词语(5)亘古(6)族系(7)污秽(8)泛滥3 .观看视频东北作家群,结合课下注释,完成文学常识填空。(课件播放视频:东北作家群)(1)端木藏(hong)良(19121996),原名,辽宁昌图人,满族,作家。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小说等。(2)"”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他们被称为“东北作家群"o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主要作家有、端木雄良等,代表作有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等。预设:(1)曹京平东北科尔沁旗草原(2)九一八萧军萧红舒群呼兰河传八月的乡村4.观看视频,了解九一八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课件播放视频:九一八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吞并东北的序幕。在短短的四个月里,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东北全部沦陷,3000万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日寇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东北大地,黑土地浸着血泪,松花江日夜悲鸣,许多东北的同胞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九一八"事变十年之后,他们仍然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为此,东北作家端木藤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土地的誓言。任务二:精读课文设计电视散文画面将一篇好的散文作品,配上相应的画面和音乐,再由一位有文学修养的朗诵家或话剧演员读出来,就是电视散文了。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给电视散文设计相应的画面。L听名家诵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课件播放音频土地的誓言朗诵)2.课文描绘了作者记忆中家乡的一幅幅动人画面,如同电影特写镜头一般,请你结合课文内容,为电视散文设计合适的画面并解读画面情感,并用以下句式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句式:我设计的这幅画面名为图,因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是一片的土地,并且这幅画面能表现出作者的情感。示例:我设计的这幅画面名为美丽富饶图,因为从“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山涧里的脆响”,可以看出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并且这幅画面能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预设L我设计的这幅画面名为神秘奇幻图,因为从“狐仙姑深夜的词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可以看出这是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并且这幅画面能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预设2:我设计的这幅画面名为广袤无垠图,因为从“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以看出这是一片广阔无垠,一望千里的土地,并且这幅画面能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预设3:我设计的这幅画面名为温馨丰收图,因为从“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可以看出这是一片充满欢笑、充满温馨、丰收的土地,并且这幅画面能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预设4:我设计的这幅画面名为清新生机图,因为从“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可以看出这是一片空气清新,生机勃勃的土地,并且这幅画面能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师小结:抒情特点一: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间接抒情任务三:朗诵课文聚焦电视散文配音设计好电视散文画面后,接下来要进行配音了。本环节,我们将聚焦配音时“如何读出挚痛的热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为配音做好准备。L请先结合“知识卡片”了解呼告这一修辞手法。表达上撇开了对话的听读者,而突然直呼所说的人或物来说话,叫“呼告”。呼告是在写文章,感情达到最高峰时,将想象中的人或物,都当作就在眼前,直接向其呼唤、倾诉的一种修辞手法。2 .故乡美好的土地令作者魂牵梦萦,可在那田垄里却埋葬过作者的欢笑,作者直抒胸臆,大声呼告,倾诉了这种对土地挚痛的热爱。请从“呼告”这一角度对下列句子作批注,并记录朗读要点: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预设:批注:作者情绪逐渐激动,对土地以“你”相称,运用呼告的手法,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热爱的土地进行对话、交流,情感热烈又直接。朗读要点:语气坚定,读出作者内心的悲痛与愤怒,读响作者坚决果敢的战斗誓言。师小结:抒情特点二:大声呼告,直抒胸臆3 .本文大量运用了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请从文中找出来作批注,并记录朗读要点。预设L原文: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蠕,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批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营造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抒发我与故乡的血脉相连炽热感情。朗读要点:语调逐渐加强,语气沉重且饱含悲伤,读出作者内心的悲痛与愤怒。预设2:原文: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批注: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多角度展示出东北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乡愁和怀旧情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朗读要点:语调逐渐加强,语气有眷恋、热爱、也有悲痛,读出作者内心的思念和愁苦。师小结:抒情特点三:大量运用排比,增强气势任务四:比较阅读选择电视散文配乐电视散文作品,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配乐。请阅读拓展资料,为电视散文土地的誓言选择合适的配乐。松花江上和嘉陵江上是抗日战争时期传唱最广的两首歌曲,有很多共同之处,请阅读相关材料,聆听歌曲,进行拓展学习。拓展资料1:嘉陵江上端木藏良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为了那没有收割的菜花,和那饿瘦了的羔羊。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那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拓展资料2:松花江上张寒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据传这两首歌曲还颇有渊源:原来端木蔗良在重庆教书时,诗人方殷到重庆北硝探望他。两人谈起松花江上,端木藤良认为该歌曲道出了东北人民但在感情基调上过于(A.激昂B.低沉),于是决定写一首(A.激昂B.低沉)基调的歌曲,这就是嘉陵江上。你会选择哪一首来配乐呢?理由是?预设:对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BA我想选择嘉陵江上为电视散文的录制配乐。松花江上更多书写的是人民的悲惨,歌词中反复地强调自身的苦难,对于未来则以设问的方式来遥想,没有坚定的回答,显得无奈而凄苦;而嘉陵江上虽然也有对故乡沦丧的忧伤,但反复吟唱的“我必须回去"显得坚定果敢,尤其是“把我那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更是充满力量,感情激昂。课堂小结L主旨上: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丧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成长的足迹,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牺牲的誓言,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沉的爱国热情。2.写法上一一抒情方式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间接抒情大声呼告,直抒胸臆大量运用排比,增强气势课后作业本文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令人震撼。请同学们先听读课文,然后反复朗读课文,体味作者饱满、深沉、炽烈的家国情怀。并自行录制朗诵音频,参与电视散文配音挑选活动。